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依据自古至今海内外史学理论成果和史学实践经验,将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形态学以及历史认识主体自身的素质作为统一的论述体系。

内容简介

书中揭示了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分析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考察关于历史实际及其规律的本体论,探讨史著、史学论文等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阐述历史学家为提高自身素养、担负起时代使命所应走的必由之路。作为供高校历史学和其他文科基础课教学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使用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在论述中与当今海外各种有影响的史学流派展开积极对话,进而提出一组具有前沿性乃至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力图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导论的开放性与动态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史学导论的对象与任务
  • 第一章 历史学的起源与目标
  • 第一节 人类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
  • 第二节 历史学: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
  • 第三节 历史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群
  • 第四节 历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社会功能
  • 第五节 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述概观
  • 第二章 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历史认识活动的结构与过程
  • 第二节 历史思维的方式与范围
  •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
  • 第三章 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
  • 第一节 历史事实的清洗与再现
  • 第二节 历史过程的分析与解释
  • 第三节 历史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 第四章 历史实际的本体论探究
  • 第一节 探索历史本质的艰难历程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本质的追寻
  • 第三节 史学理论多元发展中历史全面本质认识的深化
  • 第五章 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
  • 第一节 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性与多样性
  • 第二节 历史撰述的根本原则与具体要求
  • 第三节 历史撰述内容与史家撰述旨趣的统一
  • 第六章 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与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素养
  • 第二节 历史学家个体与群体
  • 第三节 历史科学的时代使命
  • 参考书目
  • 后记
  • 修订本后记
  • 第三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