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关注20世纪“魔都”日常面貌的城市传记,国内外专家学者描绘的上海都市形象与日常生活画卷。

内容简介

本书从清末民初这个新都市成型之初开始,讲述了20世纪上海与中国现代性的故事。

自晚清以来,在黄浦江畔的滩涂和农田之上,一座大都市拔地而起。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龙头城市,激发着人们对于都市繁荣昌盛、现代化优雅生活、工作和赚钱机会的无限想象和憧憬。现代上海将中国近代天翻地覆的现代化转型浓缩在了这座城市短短一个半世纪的成长过程中,凝聚在她那独特的都市空间和景观中,体现在她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变迁中,也见证了都市社会新的技术、组织形式和人际网络的形成。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都市的传记。从她的出生到成长演变,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特点,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希望揭示的正是城市的这些日常及其背后的现代性逻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部分 都市初长成
  • “十里洋场”与“独上高楼”:民初上海遗民的都市想象与生活世界
  • 从“隐逸”到“入世”
  • “盛出丧”:民初上海城市景观与大众的兴起
  • 第二部分 都市渐繁华
  • 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民国早期上海经济学知识的生产
  • 阔太太的上海租界生活
  • 牛奶与近代上海都市想象
  • 第三部分 都市新文化
  • 流行与荣耀
  • 从《妇女杂志》广告看女性日常生活的更张(1915—1931)
  • 海上繁华:月份牌画里的民国与世界
  • 第四部分 都市社会
  • 城市知识精英与“权力的文化网络”:以北京为比较背景的近代上海地方社会(1900—1937)
  • “与鬼为邻”
  • 社会性别、技术条件与上海计划生育的开展(20世纪50—60年代)
  • 上海美食街的诞生:云南南路和小绍兴鸡粥店叙事
  • 第五部分 进一步的讨论
  • 都市想象、日常生活与政治经济:遂昌会议讨论辑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浪奔、浪流

    这本论文集讲述了二十世纪上海与中国现代性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上海这个都市的传记。从她的出生到成长演变,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特点,一些动人的故事。从第一部分,“都市初长成”,第二部分 “都市渐繁华”,再接着 “都市新文化”,一路下来描绘了清末民初上海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都市空间、景观和人群的新变化见证了一座现代都市的诞生。第五部分的讨论辑录也很精彩,政治视角的回归还有城市史的研究和写作刚好是自己最近看得比较多的东西,从政治经济学出发来看城市研究,也很有启发。这本书中我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关于海上名园之一的徐园的研究。这部分涉及的是另一个现代化进程中迅速崛起的社群,即江南绅商。造园,原是江南士绅生活和社交的一项重要内容,清末民初时却为新兴的商人阶层所青睐,成为商人获取精英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途径。本篇论文作者赵莹莹聚焦建造徐园的徐棣山及其子徐贯云和徐凌云两代买办富商,追溯了徐园在近代都市化的快速推进和近代民主革命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从 “私家园林”——“公共雅集园”——“商业娱乐园”——“大众准公园” 的变迁,以及园林主人身份认同从 “雅士” 到 “雅商” 再到 “绅商”,甚至到 “政治文人” 的转变。园林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由 “私” 到 “公” 的变迁,伴随着园林主人从传统之蛹里脱茧而出、成为新式政商精英的转变。疏离政治的 “隐逸” 的江南文化传统在都市空间中逐渐转变成热心社会和政治的 “入世” 倾向,是现代都市公共性的一个重要发展。在 1949 年以后,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城市发展方面却止步不前。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上海在中断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再一次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再度崛起于东方,成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龙头,全球资本、物质、文化、人员流动的中心之一,成为新一轮全球化中的一个奇迹。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上海

      关于上海都市想象的论文集,帮我打开了关于学习上海史的一扇门,但是,差点又关上了,因为书的最后,几位历史教授在讨论,“上海不是中国”,言之成理,毕竟上海太特殊了,无论其近代史、移民史、经济发展史,以及现代性的形塑过程,都有别于其它的中国城市。幸亏冯筱才教授又说了一句,“上海有中国”,同样言之成理,哈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上海的故事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669 本)#2024 年读书主题(七)人类学 - 文化学《上海:都市想象与日常生活的更张》(214)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人类学的领域开始,选择文化学的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四本是《上海:都市想象与日常生活的更张》,一部关注 20 世纪 “魔都” 日常面貌的城市传记,国内外专家学者描绘的上海都市形象与日常生活画卷。本书从清末民初这个新都市成型之初开始,讲述了 20 世纪上海与中国现代性的故事。自晚清以来,在黄浦江畔的滩涂和农田之上,一座大都市拔地而起。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龙头城市,激发着人们对于都市繁荣昌盛、现代化优雅生活、工作和赚钱机会的无限想象和憧憬。现代上海将中国近代天翻地覆的现代化转型浓缩在了这座城市短短一个半世纪的成长过程中,凝聚在她那独特的都市空间和景观中,体现在她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变迁中,也见证了都市社会新的技术、组织形式和人际网络的形成。这是一部关于一个都市的传记。从她的出生到成长演变,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特点,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希望揭示的正是城市的这些日常及其背后的现代性逻辑。2、精彩内容:中国的名城上海仿佛是一夜之间建成的,是奇迹。上海作为地名虽然有近千年的历史,可是一直到 1843 年开埠之前,上海只是松江府治下的一个县城。上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松江一条叫作 “上海浦” 的支流,就是今天外滩至十六铺一段的黄浦江。现代都市上海,诞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时间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再扩展而成公共租界。在英租界西南,又有了法租界。上海从此进入半殖民地时代,开始了其近代城市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民国十六年(1927 年)7 月 7 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从此成为中央政府的直辖市。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上海在中断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再一次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再度崛起于东方,成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龙头,全球资本、物质、文化、人员流动的中心之一,成为新一轮全球化中的一个奇迹。进入 21 世纪以来,上海努力提高自己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欲将自己打造成 21 世纪世界金融、经贸中心和国际大都会。自古以来,目睹政事之 “回天无力” 而 “旋乞归乡”,几乎已成为 “为臣之道” 的传统。在清末民初芜杂的政局之下,士人的 “经南去北”,亦隐匿个人与家国政治的离合。与前代先辈不同的是,此时的遗民大多不是遁往 “山林”,或 “山林” 的象征 —— 故乡,而是或依旧滞留京都,或辗转另外三个要地 —— 青岛、天津或上海,三者都以本属尴尬的租界身份,为遗老们挣得了 “世外” 转圜的余地。进入 20 世纪后,民族主义、民主革命的政治思潮日益高涨,随着士阶层的逐渐陨落和新式学堂或留学海外出身的新一代江南商人和文人的崛起,江南文人、商人渐渐远离 “雅士”“雅商” 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民主政治运动,渐具 “政治文人” 或 “绅商” 色彩,江南文化疏离政治的 “隐逸” 传统逐渐让位于热心政治的 “入世” 倾向。绅商家庭的妇女们见证了租界城市生活的变迁,外洋物质文化对租界的侵袭和浸润。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不像秋瑾那么爱国激进,也不像曾纪芬那样从小有严格的女学和勤俭的教育,也没有吕碧城那样的文学才华,可以成为职业妇女,经济独立。她们是最普通的一群女性,识字但不足以断文,勤恳但充满了欲望,守家但不足以爱国,有钱但不足以独立。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区别在于,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而城市基本上是一个由各地移民所组成的陌生人社会。当移民们成群结队来到城市,所带来的不仅是劳动力和资产,而且是原先在熟人社会中自然形成的社会文化网络。不仅如此,由于城市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所形成的职业分化和文化区隔,在城市居民的内部又形成了新的文化关系网络,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其内部结构和网络形态远比乡村社会复杂得多。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一家以工具书出版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8月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称现名。主要出版各类综合性辞典、语文辞典、专科辞典、方志、年鉴等,以及各类学术与大众读物。编辑出版辞书学专业期刊《辞书研究》,以及时尚住房装潢类杂志《家居主张》。《辞海》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标志性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