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是近世东亚中日韩三国间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影响深远。

内容简介

明朝军队远赴朝鲜半岛,异国作战,异常艰苦;但英勇奋战,屡建奇功,最终将日军赶出朝鲜,使得“藩邦”得以“再造”。

然而,因为党争激烈,《明神宗实录》未能如实叙述他们的战功;明清易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与清官修《明史》又加以贬低和抹杀,致使明军将士群体形象不明,人数不清。当今日韩学术界对本场战争研究成果虽丰,但多立足本国立场,对明军论述亦多有不公。

本书基于朝鲜王朝与明清史料的对比研究,考订出明军总人数及其群体特征;并以石星、宋应昌、李如松、杨镐、丁应泰、董一元等为代表,系统梳理明军将士在战争中的相关问题,以点带面,力图呈现明军将士在战场上的风貌。

同时关注到,因为南兵英勇善战,使得朝鲜君臣希图学习《纪效新书》,重建朝鲜军队。最后两章对《明史纪事本末》与清官修《明史》如何书写明军将士,追根溯源,试图说明正是清初的政治文化左右着史家们的历史书写。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编委会
  • 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绪论
  • 一 20世纪前半叶研究之筚路蓝缕
  • 二 1949年至1978年研究之艰难推进
  • 三 1978年以来研究之蓬勃发展
  • 四 评价与总结
  • 第一章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明东征将士群体
  • 一 明东征将士人数考
  • 二 明东征将士群体来源分析
  • 三 明东征军事指挥体制的特点
  • 第二章 兵部尚书石星与万历抗倭援朝战争
  • 一 石星之仕途与其力主出兵朝鲜的原因
  • 二 石星与封贡之议
  • 三 朝鲜对石星之感恩与石星后人在朝鲜之境遇
  • 第三章 经略宋应昌之东征及其对东征历史的书写
  • 一 宋应昌被任命为经略及其赴朝日期
  • 二 宋应昌之职责及其与李如松的关系
  • 三 宋应昌主战还是主和
  • 四 宋应昌之晚年境遇与《经略复国要编》之编纂
  • 第四章 提督李如松之东征及其后裔之流寓朝鲜
  • 一 李如松受命赴朝及其部队之来源
  • 二 平壤大捷之真相与明朝党争之关系
  • 三 碧蹄馆之役与和战之转变
  • 四 李如松之撤归及其后人在朝鲜之生活
  • 第五章 经理杨镐之功过与朝鲜之感恩
  • 一 杨镐到朝鲜前与朝鲜之接触
  • 二 汉城保卫战与稷山大捷
  • 三 蔚山之战的真相
  • 四 杨镐被罢与朝鲜感恩
  • 第六章 丁应泰弹劾事件与明清史籍之建构
  • 一 岛山之战与杨镐被弹劾
  • 二 李昖被弹劾与朝鲜辩诬
  • 三 丁应泰弹劾事件之影响
  • 四 《明神宗实录》等明清史籍对此事件的建构
  • 第七章 提督董一元与泗川之役
  • 一 泗川之役之背景与中日双方兵力之分析
  • 二 有关泗川之役几种说法异同之考释
  • 三 泗川之役明阵火药爆炸与士卒伤亡数目分析
  • 四 泗川之役后岛津义弘与董一元的命运
  • 第八章 水师提督陈璘与露梁海战
  • 一 陈璘两度被征召
  • 二 陈璘统率中朝联合水师与朝鲜君臣的纠结
  • 三 陈璘指挥中朝水师联军取得露梁大捷
  • 四 陈璘撤归与朝鲜王朝后人的追忆
  • 第九章 《纪效新书》与朝鲜王朝军制改革
  • 一 明南兵在平壤大捷中的表现与《纪效新书》之东传
  • 二 朝鲜训练都监的建立与朝鲜依《纪效新书》之练兵
  • 三 朝鲜王朝训练都监之演变与影响
  • 四 朝鲜增刊本《纪效新书》与诸节刊解读之图书
  • 余论
  • 一 三国史料与东亚视野
  • 二 明东征将士的人数与来源
  • 三 明东征将士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
  • 四 如何看待明东征将士后人东渡朝鲜之说法
  • 附录 西方人视野中的壬辰战争
  • 一 塞缪尔·霍利与其屡遭退稿的畅销书
  • 二 一部以文学手法写作的历史著作
  • 三 重视日韩而忽略中国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