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凝聚了郭齐勇教授三十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心得,反映了中国哲学学科创设百多年来数代学者的共业与积累。

内容简介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注重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哲学经典和哲学家的思想,充分揭示了中国哲学智慧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

本书对中国哲学史提出了四阶段的分期说;删去了繁琐考证与时代背景的部分,直奔哲学性的主题,以此来选择思潮与代表人物,突出其哲学思想的要点与重点,抓大放小,准确把握有关范畴与命题,客观地评述各家各派的贡献与局限。

同时本书集中加强了对最有代表性的原著经典与人物思想的平情的理解与相应的诠释,努力分析中国哲学自身的内涵与特点,特别是与西方哲字的差别,避免了穿靴戴帽、削足适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第一编 先秦哲学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 第二章 孔子
  • 第三章 老子
  • 第四章 孙子
  • 第五章 墨子及后期墨家
  • 第六章 子思子
  • 第七章 孟子
  • 第八章 庄子
  • 第九章 惠子与公孙龙子
  • 第十章 《易传》
  • 第十一章 荀子
  • 第十二章 韩非子
  • 结语
  • 第二编 汉至唐代的哲学
  • 第一章 汉初的哲学思想
  • 第二章 董仲舒
  • 第三章 谶纬的盛行及其批判者
  • 第四章 王充
  • 第五章 魏晋玄学
  • 第六章 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
  • 第七章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 第八章 隋唐时期的道教哲学
  • 第九章 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
  • 第十章 隋唐经学与儒家哲学
  • 结语
  • 第三编 宋至清代的哲学
  •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
  • 第二章 张载
  • 第三章 二程
  • 第四章 朱熹
  • 第五章 陈亮、叶适
  • 第六章 陆九渊
  • 第七章 陈献章、湛若水
  • 第八章 王守仁
  • 第九章 黄宗羲
  • 第十章 方以智
  • 第十一章 王夫之
  • 第十二章 颜元、戴震
  • 结语
  • 第四编 近现代哲学
  • 第一章 康有为、谭嗣同与严复
  • 第二章 章太炎
  • 第三章 孙中山
  • 第四章 陈独秀与李大钊
  • 第五章 胡适、梁漱溟与张君劢
  • 第六章 熊十力
  • 第七章 冯友兰
  • 第八章 金岳霖与贺麟
  • 第九章 李达与艾思奇
  • 第十章 牟宗三与唐君毅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