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2千字
字数
202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全面指南,实物照片直观指导,适合专业人员与高校师生。
内容简介
本书以介绍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将通信线路基础知识和传统的通信线路工程技术重新展示出来,内容全面,符合最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并插入大量工具、仪器和材料的实物照片,起到直观具体的指导作用。本书内容完全依据相关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通信线路工程建设实际经验编写的,是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 本书适合从事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序
- 前言
- 第1章 通信线路基础知识
- 1.1 通信线路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
- 1.2 通信线路的分类及其特点
- 1.2.1 通信线路的分类
- 1.2.2 通信线路技术的特点
- 1.3 主要材料及设备的介绍
- 1.3.1 市话电缆线路工程材料
- 1.3.2 光缆线路工程材料
- 1.3.3 通信管道工程材料
- 1.4 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定的介绍
- 1.5 关于国际标准单位
- 第2章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要点
- 2.1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 2.2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 2.3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程序划分
- 2.3.1 设计程序的划分
- 2.3.2 通信工程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 2.4 设计内容
- 2.4.1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 2.4.2 设计说明
- 2.4.3 工程概预算
- 2.4.4 图纸绘制与标注和设计编号方法
- 2.5 工程概预算编制
- 2.5.1 通信建设工程项目总费用
- 2.5.2 通信建设单项工程总费用的构成
- 2.5.3 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表格编制
- 第3章 通信线路工程勘测
- 3.1 勘察测量
- 3.1.1 准备工作
- 3.1.2 勘察
- 3.2 测量
- 3.2.1 测量前准备
- 3.2.2 线路测量分工和工作内容
- 3.2.3 整理图纸
- 第4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 4.1 通信线路网的构成
- 4.2 本地网组网方式
- 4.3 长途光缆线路的基本特点
- 4.4 通信线路路由的选择
- 4.4.1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则
- 4.4.2 本地网光缆路由的选择原则
- 4.4.3 长途光缆路由的选择原则
- 4.4.4 高原严寒地区通信线路设计的注意事项
- 4.5 局站的设置
- 4.5.1 站址选择的原则
- 4.5.2 局站建筑方式选择原则
- 4.5.3 本地网光缆局站的设置
- 4.5.4 长途光缆局站的设置
- 4.6 敷设方式的确定
- 4.6.1 线路敷设方式的分类
- 4.6.2 敷设方式的选择
- 4.7 光缆的选型及传输指标设计
- 4.7.1 光缆的结构与类型
- 4.7.2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 4.7.3 光缆的选择
- 4.7.4 光缆容量的确定
- 4.7.5 光纤的选型
- 4.7.6 光缆系统传输指标设计
- 4.7.7 光(电)缆配盘
- 4.8 宽带接入网光纤到户(FTTH)建设
- 4.8.1 FTTH的基本原理
- 4.8.2 FTTH的建设范围
- 4.8.3 FTTH工程建设原则
- 4.8.4 FTTH工程设计
- 4.8.5 光缆分纤箱的规格、型号与技术要求
- 4.8.6 综合布线系统与FTTH建设中广泛应用的蝶形光缆
- 第5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 5.1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 5.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 5.1.2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缩略语
- 5.1.3 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
- 5.1.4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模式
-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与等级
- 5.2.1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 5.2.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 5.3 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长度划分与设计要点
- 5.3.1 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长度划分
- 5.3.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
- 5.4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子系统的配置设计及技术要求
- 5.4.1 工作区子系统
- 5.4.2 配线子系统
- 5.4.3 干线子系统
- 5.4.4 建筑群子系统
- 5.4.5 设备间子系统
- 5.4.6 进线间子系统
- 5.4.7 管理子系统
- 5.5 导管与桥架安装要求
- 5.6 缆线的敷设方式和工艺要求
- 5.6.1 建筑物内缆线的敷设方式
- 5.6.2 建筑群之间缆线的敷设方式
- 5.6.3 缆线的敷设工艺要求
- 5.7 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指标
- 5.7.1 缆线及连接器件的性能指标
- 5.7.2 系统的性能指标
- 5.8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
- 5.8.1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技术要求
- 5.8.2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措施
- 5.9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 5.9.1 智能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 5.9.2 智能小区的干线设计
- 5.9.3 网络数据传输的距离要求
- 5.10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举例
- 5.11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工具与仪器和光(电)缆材料
- 5.11.1 综合布线施工常用的工具与仪器
- 5.11.2 常用的测试仪表和工具
- 5.11.3 布线备件和工具
- 5.11.4 综合布线常用的缆线材料
- 第6章 通信管道工程设计
- 6.1 管道路由及位置的选择
- 6.1.1 市话管道路由选择
- 6.1.2 长途管道路由选择
- 6.1.3 管道路由选择的安全性考虑
- 6.1.4 管道埋设位置的确定
- 6.2 管道容量的确定
- 6.2.1 原有规范对管道容量的确定方法
- 6.2.2 新的通信管道容量确定方法
- 6.3 管道材料的选择
- 6.4 管道敷设技术要求
- 6.4.1 市话管道的敷设要求
- 6.4.2 硅芯管道的敷设要求
- 6.5 光(电)缆通道
- 6.5.1 需要建设光(电)缆通道的条件
- 6.5.2 光(电)缆通道的规格
- 6.6 光(电)缆进线室设计
- 6.6.1 光(电)缆进线室设计原则
- 6.6.2 进线室的建筑要求
- 6.6.3 进线室的其他要求
- 6.7 各种标号混凝土参考配比、人孔体积及开挖土方量
- 6.7.1 各种材料说明
- 6.7.2 各种标号混凝土参考配比
- 6.7.3 人(手)孔体积及开挖土方量
- 6.8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标准图
- 6.8.1 关于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标准图的说明
- 6.8.2 各种型号人孔标准图
- 6.8.3 各种型号手孔标准图
- 第7章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
- 7.1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 7.1.1 工程施工准备
- 7.1.2 工程组织施工和管理
- 7.1.3 工程竣工验收
- 7.2 器材检验
- 7.2.1 一般规定
- 7.2.2 市话通信电缆单盘检验
- 7.2.3 光缆单盘检验
- 7.3 光(电)缆路由复测
- 7.4 架空线路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 7.4.1 架空杆路路由选择
- 7.4.2 架空杆路施工技术要求
- 7.4.3 拉线的种类与安装技术要求
- 7.4.4 吊线装置
- 7.4.5 架空光(电)缆线路吊线原始安装垂度
- 7.4.6 光缆敷设安装的一般要求
- 7.4.7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 7.4.8 墙壁光(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 7.5 管道光缆及局内光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 7.5.1 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 7.5.2 引上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
- 7.5.3 光缆交接箱安装要求
- 7.5.4 局内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
- 7.5.5 光纤与光缆的接续要求
- 7.5.6 光缆的预留处理
- 7.6 直埋光缆敷设技术要求
- 7.6.1 直埋光缆路由选择
- 7.6.2 光缆埋深要求
- 7.6.3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
- 7.6.4 直埋光缆的敷设要求
- 7.6.5 直埋光缆路由施工后的维护标准
- 7.6.6 冻土层直埋光缆的敷设
- 7.6.7 水底光缆敷设要求
- 7.7 本地网电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 7.7.1 电缆线路传输指标设计
- 7.7.2 电缆的选择
- 7.7.3 电缆路由的选择
- 7.7.4 架空电缆敷设技术要求
- 7.7.5 管道电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 7.7.6 埋式电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 7.7.7 交接箱安装及室内成端电缆
- 7.7.8 配线区和分线设备安装与防雷接地装置
- 7.7.9 电缆接续与割接技术要求
- 7.7.10 电缆线路施工安全措施
- 第8章 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 8.1 防强电
- 8.1.1 危险影响的容许标准
- 8.1.2 强电危险影响的防护措施
- 8.1.3 通信线路与其他电气设备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 8.2 防雷
- 8.2.1 雷电的基本概念及活动规律
- 8.2.2 室外光(电)电缆线路防雷
- 8.2.3 进局光(电)缆线路防雷措施
- 8.3 防腐蚀、防潮
- 8.3.1 光缆腐蚀的分类
- 8.3.2 地下光缆的腐蚀程度
- 8.3.3 地下光缆电化学防护指标
- 8.3.4 地下通信光缆防腐蚀措施
- 8.3.5 直埋电缆防腐蚀
- 8.3.6 防潮、充气维护系统
- 8.4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光缆防护
- 8.4.1 对山体滑坡灾害的防护措施
- 8.4.2 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护措施
- 8.4.3 对膨胀土壤危害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 8.4.4 对冻土层光缆的防护措施
- 8.4.5 对温差悬殊影响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 8.4.6 对盐碱地腐蚀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 8.4.7 对风沙暴影响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 8.4.8 对地层沉陷段落的防护措施
- 8.5 防鼠害、啄木鸟和白蚁
- 8.5.1 防鼠害
- 8.5.2 防啄木鸟
- 8.5.3 防白蚁
- 8.6 架空光缆防护
- 8.6.1 杆路保护措施
- 8.6.2 拉线、吊线及架空光(电)缆保护
- 8.6.3 杆根加固措施
- 8.7 管道光缆防护
- 8.7.1 管道光缆路由防护
- 8.7.2 人孔内光缆设施防护要求
- 8.7.3 管道光缆路由防护及警示
- 8.8 直埋光缆防护
- 8.8.1 直埋光缆防护措施
- 8.8.2 标石埋设
- 8.8.3 标石制作与编号方法
- 8.9 水线防护与水线牌制作安装
- 8.9.1 水线防护措施
- 8.9.2 水线标志牌的形式、制作与安装
- 8.10 长途干线光缆的维护
- 8.10.1 光缆线路维护的基本任务
- 8.10.2 维护方法与周期
- 8.10.3 光缆线路维护要求
- 8.10.4 光缆线路维护机构
- 8.10.5 光缆线路维护器材
- 第9章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与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9.1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识别
- 9.1.1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类别
- 9.1.2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的预评估
- 9.2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 9.2.1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依据
- 9.2.2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
- 9.2.3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量化计算的原则
- 9.2.4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
- 9.3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处置
- 9.3.1 风险处置的基本原则
- 9.3.2 制订风险处置计划的步骤
- 9.3.3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处置策略
- 9.3.4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处置遵循的原则
- 9.3.5 明确职责
- 9.4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风险监控
- 9.4.1 安全风险监控的程序与内容
- 9.4.2 安全风险监控具体措施
- 9.5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9.5.1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及其特点
- 9.5.2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 9.5.3 架空线路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9.5.4 安全管理措施
- 第10章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相关的强制性条文
- 10.1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 10.2 GB 51171-2016《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 10.3 YD 5018-2005《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10.4 GB 50373-2019《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 10.5 GB/T 50374-2018《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10.6 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 10.7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 10.8 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原94版包括修订内容)
- 10.9 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 10.9.1 电信设备安装的抗震设计目标
- 10.9.2 架式电信设备安装抗震措施
- 10.9.3 自立式电信设备安装抗震措施
- 10.10 YD/T 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 10.11 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 10.12 GB 51120-2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 10.13 YD 5003-2014《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 第11章 附录
- 11.1 各种工程材料的规格、型号与单位质量
- 11.1.1 方钢与圆钢材单位质量
- 11.1.2 扁钢每米质量表
- 11.1.3 工字钢、槽钢每米质量表
- 11.1.4 等边角钢每米质量表
- 11.1.5 不等边角钢每米质量表
- 11.1.6 热轧无缝钢管每米质量表
- 11.1.7 电焊有缝钢管每米质量表
- 11.1.8 镀锌钢绞线、镀锌铁线和铜包钢线单位质量表
- 11.1.9 绝缘子的规格、型号与尺寸
- 11.2 工程设计组织计划实例(工程设计项目管理)
- 11.2.1 设计进度和计划安排
- 11.2.2 勘察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注意事项
- 11.2.3 安全与文明措施
- 11.3 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实例(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 11.3.1 工程概况
- 11.3.2 施工队伍组成
- 11.3.3 组织管理
- 11.3.4 施工进度计划及实施保证措施
- 11.3.5 技术方案
- 11.3.6 客户投诉处理及工程回访计划
- 11.4 考试试题
- 11.4.1 通信管道、光缆设计培训考试试卷
- 11.4.2 通信工程概预算考试试卷
- 11.4.3 通信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考试试卷
- 11.4.4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知识考试试卷
- 11.5 通信线路专业技术论文的编写方法
- 11.5.1 论文的内容和组成结构
- 11.5.2 论文的编写格式要求
- 11.5.3 通信线路专业技术论文实例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