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透过资本逻辑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运动逻辑。

内容简介

资本逻辑的发现和批判可谓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为深刻的理论主题之一。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披露了资本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固有的、无法克服的内在及外在边界,展现了资本内孕的自我灭亡的最终发展趋势,指明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完成了资本逻辑批判思想的完整内涵与最后链条。

本书立足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资本问题具有根本区别这一基本现实,尝试将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目标相结合,并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蕴放置在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理论事业中来理解、审视与把握,力图在推进和深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创新性研究做出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思想的生成
  • 第一节 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多重缘由
  • 第二节 多重视域的转换:马克思深入资本逻辑批判的历程
  • 第三节 生产过程:资本逻辑批判的根本向度
  • 第二章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理论图景
  • 第一节 资本本性与资本逻辑
  • 第二节 资本增殖逻辑和资本运动逻辑
  • 第三节 资本外化逻辑
  • 第四节 资本逻辑的瓦解与共产主义运动
  • 第三章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西方回应
  • 第一节 “驯服资本主义”——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之谜
  • 第二节 资本逻辑的空间化批判——大卫·哈维空间生产理论实质评析
  • 第三节 符号逻辑统治与象征交换——让·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批判
  • 第四节 资本逻辑批判西方回应的总体审视
  • 第四章 资本逻辑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世界历史视域中的资本逻辑
  • 第二节 资本逻辑的独特中国语境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资本逻辑批判
  • 第五章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发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构建的资本逻辑批判理论依据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