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9千字
字数
201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政治制度史全面介绍,并突出特色和核心问题。
内容简介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开篇语
- 绪论
- 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
- 第一节
- 前封建时代
- 第二节
- 封建时代的过渡——夏
- 第三节
- 封建时代的确立——商
- 第四节
-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
- 第二章 “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 第一节
- 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
- 第二节
- 法家帝国——秦
- 第三节
- 王霸之道——两汉
- 第三章贵族与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
- 第一节
- 三国,贵族政治浮出水面
- 第二节
- 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与门阀政治
- 第三节
- 门阀政治阴影下的西晋分封复古
- 第四节
-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
- 第五节
- 地方官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 第六节
- 军队私人化的走向
- 第七节
- 门阀政治的政治文化与门阀政治的末路
- 第四章 考试帝国——隋唐
- 第一节
- 隋朝的创制
- 第二节
-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
- 第三节
- 科举制度
- 第四节
-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核制度
- 第五节
- 隋唐时期的监察体系
- 第六节
- 府兵制及其畸变
- 第七节
- 隋唐的地方政府体制
- 第八节
- 隋唐的司法制度
- 第九节
- 中唐决策机制的变化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
- 第五章军阀政体——五代十国
- 第一节
- 武化结构与秩序
- 第二节
-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
- 第三节
- 缺乏道德维系导致的制度性动荡
- 第六章 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两宋
- 第一节
- 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
- 第二节
- 宋代的地方官制
- 第三节
- 宋代的科举与学校制度
- 第四节
- 宋代官员的人事制度
- 第五节
- 宋朝的兵制
- 第七章草原帝国——金、元
- 草原帝国(上)——金朝
- 第一节 金朝的政府特色
- 第二节 猛安谋克制度
- 草原帝国(下)——元朝
- 第一节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
- 第二节 元朝的中央行政体系以及决策机制
- 第三节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统
- 第四节 投下分封制度
- 第五节 社会等级与政治文化
- 第六节 元朝的兵制
- 第八章 绝对王权——明、清(1860年之前)
- 绝对王权(上)——明朝
- 第一节 政治中枢的变迁
- 第二节 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 第三节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
- 第四节 明代的学校与科举制度
- 第五节 明朝的兵制
- 第六节 明朝皇室的特务机构
- 第七节 明朝的监察制度
- 第八节 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
- 绝对王权(下)——清朝(1860年之前)
- 第一节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
- 第二节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 第三节 清代的内务府和太监机构
- 第四节 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 第五节 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制
- 第六节 清朝的朝贡和理藩体系
- 第七节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
- 第九章转型的阵痛——晚清
- 第一节
- 清朝政治格局的转换
- 第二节
- 勇营制度和新式海军
- 第三节
- 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
- 第四节
- 戊戌维新变革的制度意义
- 第五节
- 清朝的新政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文在线(股票代码:300364)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以“传承文明”为企业使命,以“文学+”、“教育+”双翼飞翔为企业发展战略。 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00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汤圆创作三大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驻站网络作者超过4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