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学研究者华杉,用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讲透千年古人智慧。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案例集”。本书为系列第25册,主要讲述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至德宗统治的近三十年的历史。

宝应二年春,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为了笼络河北降将,先后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宝臣;田承嗣为魏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河北藩镇,自此强傲不可制。建中元年,德宗采用杨炎的建议,开始实行两税法。德宗即位后,力图削藩,引发藩镇不满,建中二年奉天之难爆发,德宗逃往奉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第二百二十一 唐纪三十七
  • 卷第二百二十二 唐纪三十八
  • 卷第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
  • 卷第二百二十四 唐纪四十
  • 卷第二百二十五 唐纪四十一
  • 卷第二百二十六 唐纪四十二
  • 卷第二百二十七 唐纪四十三
  •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纪四十四
  •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纪四十五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40325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25 这一本时间线是公元 784 年二月 -- 公元 812 年九月,是卷 230 - 卷 238,共 9 卷。主要讲述唐朝安史之乱后,德宗和宪宗励精图治的 28 年历史。公元 784 年,唐德宗在奉天下罪己诏,宣布李希烈、田悦、朱滔等人罪过。后联合回纥和南诏,打击吐蕃,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唐宪宗即位后,勤勉政事,重用贤良,削弱了藩镇势力,史称 “元和中兴”。要告一段落了,27 还没有出版,待出版后,继续阅读。一、学习 1. 世界的好坏是被说出来的,你老说坏话,你的世界就会变坏;多说好话,你的生态就会变好。自己可以想一想:你把自己高估了多少倍?2. 唯有持守自己的志向,才能抵制攀比欲望,家业长青。房子成了 “木妖”,这个词很值得玩味。所谓 “问舍求田,本无大志”,人没有志向,不干正事,一心只在豪宅上攀比,以致着了魔,倾尽家财,耗尽心力,国家大事,子女教育,都不管了。人在 “成功” 之后,有钱了,进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容易被其他有钱人的生活品位和爱好影响,开始时模仿学习,后来就开始攀比,被各种 “房妖”“吃喝玩乐妖”“收藏妖”“人妖” 附体,沉迷堕落而不自知。要抵御这些妖,唯有持守自己的志向,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这才能使家业长青。3. 从恶性循环发展到 “魔鬼循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4.《吕氏春秋》里还有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 的故事: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是他自己很有钱,就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5. 闻义而徙,听到正确的话,马上改变自己现在的做法,照着正确的做。二、生活 1. 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我们都会有无力感。无力感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颓废放弃,就像德宗此时的心情;二是冀图侥幸,走向冒险,这也是德宗的常态。解决无力感,就要降低目标,不要心急,能做什么就做什么。2. 理解等待,学会等待,就能无为而成。最重要的军事行动,往往就是等待;或者说,不管军事、政事、企业的事、个人的事,等待,都是一个独立的、正式的行动。理解等待,学会等待,就能少犯好多错误,无为而成。3. 谗言可以离间父子、君臣,可以让朋友、兄弟反目。进谗言的人,出发点都是为你好,或者为你打抱不平。之所以听信谗言,也是因为自私。4. 推进一件事情往往很难,就是因为人人都怕麻烦。懒惰和拖延,是人性的通病。反对一件事情,总是比赞成一件事情更容易。因为赞成之后,需要去落实执行,给大家添麻烦;而采纳反对意见,则大家什么都不用做。所以,反对的人,往往随便找个理由或困难,就能成功。5. 有缺陷的人容易自卑,自卑的人特别需要尊重。你尊重他,能得到超额回报;轻视他,则会招来凶狠报复。三、工作 1. 区分办事与弄权,才能搞懂每个人在做在做什么。在一个组织里,总是有办事的人,也有弄权的人。你以为他是在办事,其实他是在弄权。区分办事与弄权,才能搞懂每个人在做什么。2. 领导力的修养就是要建立心理契约。君臣之间,重要的是心理契约,靠什么呢?就靠自己的修养。作为领导者,要心里始终装着下属,并且有能力让对方认识到这一点。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相互信任,大家安心的心理契约,是要小心翼翼地建立和经营的。能建立心理契约,就说明有领导力,其责任主要在君,而不在臣。3.《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一个人一句话说得好,说到心坎上,就提拔他;也不会因为否定了一个人,就否定或埋没他说过的有益的话。4. 用人不分亲疏、新旧,只考察贤能和不肖。我听说,用人者没有亲疏、新旧的区别,只有对贤能和不肖的考察。其人没有贤能,因为是自己亲故而任用他,固然不公平;如果他有贤能,因为是自己亲故,避嫌而不用他,也不是公心。天下有贤能的人,不是一个人能知道尽的,如果一定要等熟识他的才行后才任用,那所遗漏的就太多了。古代担任宰相的人不会这样,举之以众,取之以公。众人都说他贤能,我虽然不知其详,也姑且用他,等他没有业绩,再罢黜他;如果有功绩,则再次擢升;奖赏举荐得当的人,惩罚举荐不当的人。进退赏罚,都是众人所公认的,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如果能以这个态度,又怎么会有错过了贤才的问题呢?5.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情不成功,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是糟糕老板呢,找到的不好原因都在别人身上,自己的原因永远只有一条 —— 都怪我对人太好!6. 如果提拔了自己,都认为是皇帝慧眼识珠,提拔了别人,就觉得愤愤不平。而这种不服,往往会遭到最凶狠的报复。这样的事古往今来都太多了。7.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那是你自己智慧不足,诚意不够,修养不及格。修养到位了,就能让人知道你的为人。至于别人的心,不需要知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直的木板放到弯的木板上面,那弯的也变直了,别人的心是跟着你的心而变的,这就是领导力的修养。8. 做老板的,总是在操心这个人不可靠,那个人也不可靠,没有一个好人。却不知道所有的原因,都是自己修养不够,每个人的社会生态环境,都是自己造成的。9. 在要面子还是要命的选择上,一些人可能会选择要面子。所以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人最大的美德,莫过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不是说对人好,而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比我的好时,我就能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看法、做法,选择听从他。四、郭子仪的故事郭子仪的故事,被广泛雕刻在中国民居的砖雕上,一千多年来,大家都羡慕他。这三句舍不得译:“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功盖天下,权势熏天,但是皇帝并不猜疑他;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众臣都不嫉妒他;穷奢极侈,富甲天下,而舆论并不非议他,都觉得这是他该得的。而且,他还活了八十五岁!郭子仪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实现了代表中国人梦想的词汇 —— 荣华富贵、一生平安、子孙满堂、望子成龙、健康长寿。在中国文化中,他就是 “洪福齐天” 的终极梦想的代表。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五条原因。第一条,是真人、真心、真本事。首先是有本事,没本事,就没价值,做什么也没用。第二条,是诚意正心不设防。郭子仪忠君爱国,无私无我,始终抱着一种 “精忠报国,等待被诛杀” 的态度,皇帝冤杀我,我也认!对皇帝绝不设防,任何时候,皇帝一招呼,马上就去。几次下来,奸臣陷害他的谗言,也就失效了。第三条,是绝不眷恋权力。他从来不认为权力是自己的,权力是皇帝的,自己的命都是皇帝的,更别说权力了。所以,皇帝夺他兵权的时候,他马上就交权。大家看到他权倾天下,却往往忘记了他被剥夺兵权、赋闲在家多年的事实。而随时能听从诏命,无条件放弃权力,正是他后来获得权力的原因。第四条,是从不得罪人,在待人接物上,时刻小心翼翼。前面讲到他对卢杞的态度,就是非常生动的例子。而对那些陷害他的奸臣,他也从不报复。奸臣虐我千百遍,我待奸臣如初恋。因为所谓奸臣,不过是皇帝的另一面,也代表皇帝。第五条,是运气!他的这些 “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他能活下来也靠运气,中间只要有一次出差错,脑袋也就掉了。郭子仪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