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21千字
字数
2024-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简明讲透中国历史的演变规律,从朝代更迭中理解中国大一统的必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著名学者李学勤和出版家郭志坤联合主编,由新生代中国学者撰写的可信又通俗的中国历史。从夏商周三代写起,一直到清朝覆亡为止,以十二分册完整展现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华王朝的开端:夏》《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灿烂辉煌的放世界:隋唐五代》《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元》《沉暮与新生:明》《从康乾盛世到惊天巨变:清》。
目录
- 中华王朝的开端:夏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五帝时代和先夏史
- 万年前的中华文化起步
- 万年陶
- 万年居
- 万年稻
- 万年猪
- 万年货
- 万年祭
- 延绵千年的五帝时代
- 龙山文化和龙文化
- 作为“百里之诸侯”的先夏族
- 先夏史是五帝时代的文化亮点
- 第二章 早中期的治水英雄鲧
- 旷日持久的洪水大泛滥
- 鲧的治水业绩
- 鲧的个性及悲剧结局
- 第三章 大禹:“三代”第一王
- “三过家门而不入”
- 治水十三年功成
- “唯禹之功为大”
- 成为“三代”第一王
- 第四章 禹定九州和铸九鼎
- 天下九州的划分
- 禹贡制度
- 禹铸“九鼎”和王权建设
- 禹,一个新历史时期的领军人物
- 第五章 夏王朝的建立
- 禅让和禅让制度的衰微
- 传子制度的确立
- 夏启艰难的建国历程
- “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 第六章 夏王朝的兴盛
- 太康失国和《五子之歌》
- 后羿代夏
- 少康流亡中的砥砺
- “天下共主,九夷来宾”的中兴盛况
- 第七章 夏王朝的衰亡
- 孔甲“乱夏”
- “武伤百姓”的夏桀
- 商汤代夏
- 第八章 夏王朝的权威
- “王”的变迁
- 王城——夏王朝权威的旗帜
- “夏后氏官百”
- 宽严相济的夏代法制
- 第九章 夏朝划时代的文明进步
- 新时代和新文明
- 历法时代
- 青铜时代
- 玉石时代
- 第十章 为礼仪之邦奠基的夏礼
- 夏礼和中华传统礼仪
- “始诸饮食”的夏礼
- 夏礼的基石:孝礼
- “以天下养”的养老思想
- “慎终追远不忘祖”
- 第十一章 夏代民生掠影
- 养民“九功”
- “邑”和“邑人”
- 邑人的食谱
- 尚黑、右衽的夏装
- “开道”与“筑梁”
- 第十二章 典籍中的夏代
- 《诗》《书》等典籍中的夏代
- 先秦诸子对夏代的追记
- 司马迁的考察报告《夏本纪》
- 第十三章 二里头遗址昭示的夏代文明
-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
- 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和分布地区
- 二里头文化昭示的夏代文明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 夏大事记
- 附录二 夏代世系表
- 重版后记
- 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商代的历程
- 先商时期
- 早商时期
- 晚商时期
- 第二章 商代的制度
- 分内服、外服的职官制度
- 商代的军事制度
- 商代的法律制度
- 商代的刑罚制度
- 商代的教育制度
- 商代的选官制度
- 第三章 商代官员的仕宦与受到的监督
- 商代官员的仕宦
- 商代官员受到的监督
- 第四章 商代的甲骨文
- 甲骨文的制造过程
- 甲骨文的埋藏、破坏和发现
- 甲骨文的著录
- 甲骨文的分期
- 第五章 商代的金文
- 商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类型
- 商代金文的分期与著录
- 商代金文的形式与一些典型的铭文
- 第六章 商代的社会生活
- 商代的服饰
- 商代的饮食
- 商代的住所
- 商代的交通
- 商代的船运能力
- 商代的婚姻
- 商代的异族婚姻
- 第七章 商代的经济
- 商王朝的财政收入
- 商代的商业贸易
- 商代的城市
- 商代的农业
- 商代的畜牧业
- 第八章 商代的方国与小臣
- 方国
- 小臣
- 第九章 商代的神灵关系
- 帝臣与帝的关系及神灵世界里帝臣的分职
- 帝与祖先神以及祖先神内部的关系
- 自然神与帝、祖先神的关系
- 商代人间世界里的帝臣及其思想史意义
- 第十章 商代的文化以及考古遗迹
- 西北冈王陵区大墓:商代王室墓葬文化
- 殷墟妇好墓:商代妇女婚姻文化
- 三星堆祭祀坑:商代祭祀面具文化
-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商代居室文化
- 新干商代大墓:商代地域文化
- 商代的文化
- 第十一章 商代的医疗
- 商代的疾病种类
- 商人对疾病原因的认识与治疗疾病的方法
- 第十二章 殷都屡迁及其他
- 殷都屡迁
- 商纣王身边的大臣
- 商代的自然灾害与救灾措施
- 第十三章 商代的对外交流
- 与西北、北部地区以外族群的交往
- 与身处今天朝鲜、日本地区族群的交往
- 与东南亚的交往
- 与西南地区以外族群的交往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商王世系
- 附录二:常用甲骨文文献简称
- 后记
- 重版后记
- 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先周历史
- 后稷传说
- 周人迁徙
- 周原创业
- 第二章 周邦肇始
- 文王之前的殷周关系
- 文王建业
- 武王克商
- 第三章 “其命维新”
- 平乱与东征
- 周人的天命
- 第四章 “封邦建国”
- 成康大分封
- 封建的性质和效果
- 第五章 西周政府的架构
- 中央政府的组成
- 政府的运作与管理
- 刑罚和军队
- 第六章 周王与贵族
- 贵族家族及其结构
- 君臣关系的建立
- “世官”与王权
- 第七章 诸侯与“四方”
- “畿内”诸侯
- 诸侯与王室的关系
- 王朝与周边的战争
- 第八章 礼乐制度
- “五礼”与乐
- 青铜礼器
- 祭祀和信仰
- 第九章 城市与乡村
- 西周的城市
- 城邑与乡野
- 城乡差别与管理
- 第十章 西周的社会经济
- 农业的发展
- 手工业和商业
- 科学技术
- 第十一章 内外危机与王朝覆亡
- 西周国家制度的隐患
- 西周的地理格局和军事危机
- 振兴的努力和最终覆亡
- 第十二章 西周的遗产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西周大事记
- 武王(前1046—前1043),在位四年
- 成王(前1042—前1021),在位二十二年
- 康王(前1020—前996),在位二十五年
- 昭王(前995—前977),在位十九年
- 穆王(前976—前922),在位五十五年
- 共王(前922—前900),在位二十三年
- 懿王(前899—前892),在位八年
- 孝王(前891—前886),在位六年
- 夷王(前885—前878),在位八年
- 厉王(前877—前841),在位三十七年
- 宣王(前827—前782),在位四十六年
- 幽王(前781—前771),在位十一年
- 附录二:西周世系表
- 后记
- 重版后记
- 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平王东迁
- 西周王朝的由盛而衰
- 一个王朝的残阳夕照
- 无奈的平王东迁
- 第二章 郑庄公“小霸”
- 春秋时代的历史进程
- 郑国的东进方略
- 郑武公经营中原
- 郑庄公“小霸”及其影响
- 郑子产“铸刑鼎”
- 第三章 齐桓公的霸业
- 齐的建国及其“杂交”文化
- 齐桓公用管仲为相
- 齐鲁长勺之战
- 管仲改革齐政
- 齐桓公的尊王和称霸
- 第四章 秦、晋两大国的崛起
- 结秦晋之好
- 宋襄公图霸失败
- 晋楚“城濮大战”
- 晋文公的霸业
- 秦穆公称霸西戎
- 第五章 楚国的北上争霸
- 楚的先世及楚的建国
- 楚的北上和东进
- 楚庄王问鼎中原
- 楚国称霸天下
- 第六章 “弭兵”之盟
- 晋楚争霸的势均
- 华元的“弭兵”
- 向戎的“弭兵”
- 第七章 吴越的崛起
- 开放的吴国走向昌盛
- “十年归报楚王仇”
-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
- 越国的北上争霸
- 第八章 大夫专政和三家分晋
- 大夫专政局面的形成
- “三桓”专鲁政
- 田氏代齐
- 三家分晋
- 第九章 铁器时代
- 冶铁手工业的兴盛
- 从“铁耕”走向牛耕
- 铁器应用引起的社会变革
- 第十章 中华民族的开始形成
- 民族大家庭形成的社会条件
- “华夷杂处”局面的发展
- 大国争霸促成华夷融合
- 频繁的华夷联姻活动
- “东西南北人”
- 第十一章 学术下移和思想解放
- “天下一统”局面的打破
- 学术下移和私学的兴盛
- “士人”崛起和思想解放
- 第十二章 显学及其社会影响
- 儒墨显学的渊源及其形成
- 儒墨显学的社会价值
- 老子和先秦道家的创始
- 显学以外的文化大家
- 第十三章 至圣先师孔夫子
- 圣人之后
- 千秋学人
- 民族良心
- 万世师表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春秋大事记
- 附录二:春秋时期周王室及霸国世系a
- 重版后记
- 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战国”:大变革之时代
- “战国”之名的由来
- 战国历史的起点
- 战国历史的分期
- 第二章 宗法国家的凋零
- 三家分晋
- 田氏代齐
- 第三章 列国变法
- 李悝变魏
- 吴起变楚
- 申不害相韩
- 邹忌相齐
- 商鞅变秦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 燕哙让国与燕昭图治
- 第四章 战国制度变迁
- 战国制度变迁的总体趋势
- 战国官制的变化
- (一)文武分途,将相分职
- (二)从家臣到国臣:职业官僚的诞生
- (三)从采邑制到封君制
- 中央与地方:郡县制度的建立
- 乡里制度:基层社会治理架构的形成
- 军功爵制:居民政治身份的重塑
- 第五章 战国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 (一)制土分民
- (二)计户授田,计亩征税
- 编户齐民的出现
- 小农生产方式的确立
- 小农与国家间的共生互动关系
- 第六章 列国争雄
- 魏国始强
- 齐魏争霸
- 秦之崛起
- 合纵与连横
- 齐燕互侵
- 秦的远交近攻
- 秦灭六国
- 第七章 兼并战争形势下的军事变革
- 战国兼并战争的基本特点
- 列国军事变革措施
- 战国军事技术的发展
- 战国时期军事理论的创新
- 第八章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 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 (一)农业工具与耕作技术的进步
- (二)战国时期的水利灌溉工程
- 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 战国时期的商品流通、市场与货币
- (一)战国时期的商品流通
- (二)战国时期的市场
- (三)战国时期的货币
- 战国时期城市的发展
- 第九章 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化
- 小农阶层的分化
- 豪强地主和军功地主的出现
- 战国时期的奴隶
- 战国士阶层的变化
- 商人阶层的兴起与社会风气变化
- 第十章 百家争鸣
- 战国诸子之学的兴起
- 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
- 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
- 战国时期的墨家学说
- 战国时期的法家学说
- 战国时期的名家学说
- 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学说
- 第十一章 战国风云人物
- 吴起:执着功名,兴魏变楚
- 商鞅:变秦易俗,峭法任力
- 孙膑:身残志坚,兵法修列
- “战国四公子”:封君与门客
- (一)孟尝君
- (二)平原君
- (三)信陵君
- (四)春申君
- 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苏秦:信如尾生,谍间齐燕
- 范雎:睚眦必报,快意恩仇
- 穰侯魏冉:权倾六国,身折势夺
- 吕不韦:奇货可居
- 屈原:汨罗悲吟
- 荆轲刺秦:悲壮的余音
- 第十二章 考古发现所见战国历史
- 消失的古国:中山国
- 远古的乐声——曾侯乙墓编钟
- 官员“喜”与他的事业
- 两千三百年前的家信
- 楚竹书背后的精神世界
- (一)包山楚简
- (二)郭店楚简
- (三)上博楚竹书
- (四)发现“清华简”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战国大事记(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 附录二:战国时代列国世系简表
- 后记
- 重版后记
- 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秦朝的建立
- 新制度的创立
- 统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 展示帝国实力的伟大工程
- 第二章 秦朝的灭亡
- 帝位更替
- 关东的义军
- 第三章 楚汉之争
- 项羽集团的崛起
- 刘邦集团的崛起
- 楚汉决战
- 第四章 西汉的建立
- 天下秩序的重建
- 汉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
- 第五章 文景之治
- 吕氏集团的覆灭与文帝即位
- 文帝的“宽严兼济”
- 景帝面临的挑战
- 第六章 武帝的励精图治与西汉盛世
- 初露锋芒
- 反击匈奴
- 开疆拓土
- 经营西域
- 新的经济政策
- 强化皇权与统治政策的转变
- 文化繁荣与宗教改革
- 第七章 武帝末年的统治危机
- 全新的帝国
- 对外征伐的失利
- 皇室内乱与地方叛乱
- 第八章 霍光专政与宣帝中兴
- 昭帝时代的“与民休息”政策
- 霍光权势的确立
- 霍氏覆灭与宣帝亲政
- 边疆秩序的重新安定
- 第九章 儒学治国
- 元帝、成帝对儒学的推崇
- 儒家学术的繁荣
- 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 第十章 王氏专权与短命的“新朝”
- 王氏外戚势力的确立
- 王莽篡汉
- 新朝:遵循儒家理念构建的理想国家
- 新朝灭亡
- 第十一章 东汉的建立
- 刘秀的发迹
- 经略河北与刘秀称帝
- 天下的重新统一
- 东汉新政
- 第十二章 东汉的复兴
- 重塑皇权
- 儒学的重新定位
- 中原王朝威望的重建
- 第十三章 东汉的衰落
- 外戚、宦官专权
- 士人集团的形成与党锢之禁
- 北疆统治秩序的崩溃
- 第十四章 东汉的灭亡
- 地方门阀与经学世家的崛起
- 黄巾起义
- 群雄纷起与汉室流亡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秦汉大事记
- 附录二:秦汉皇帝世系表
- 重版后记
- 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 曹操的异军突起和官渡之战
- 刘备“三顾茅庐”
- 孙氏初据江东
- 赤壁之战
- 第二章 曹操经营北方
- “奉天子以令不臣”
- 求贤“三令”
- 开荒屯田
- 九品中正制
- 第三章 诸葛亮治蜀
- 刘备入蜀
- 刘备东征的失败
- 七擒七纵孟获
- 六出祁山
- 诸葛一生唯谨慎
- 第四章 孙权经营东吴
- 灵活的外交方略
- 开发江南经济
- 对岭南的开拓
- 驶向宝岛台湾的万人船队
- 第五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
- 司马氏代魏为晋
- 西晋建国初的繁荣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 流民南下的狂潮
- 第六章 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
- 司马睿南下建东晋政权
- “王与马,共天下”
- 东晋的北伐
- 淝水之战
- 东晋的衰亡
- 第七章 十六国时代的纷争与融合
- 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内迁
- “十六国”的建立
- 动乱中的民族融合
- 北魏统一中国北方
- 第八章 南朝的更迭
- 南北朝时期的开始
- 宋、齐两朝的更迭
- 梁武帝及“侯景之乱”
- 南朝时期皇权的加强
- 南朝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 第九章 北方王朝的更替及统一大势
- 北魏的百年兴衰
- 魏孝文帝的改革
- 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 转弱为强的西魏、北周
- 统一大势:杨坚建隋代周
- 第十章 道教的形成与改革
- 道教的形成及广泛流传
- 寇谦之、陆修静对道教的改革
- 第十一章 佛教传入与佛教中国化
- 佛教传入及传布
- 译经与佛教中国化
- 佛教石窟寺院兴盛
- 第十二章 文学艺术的兴盛
- 文学创作的兴盛
- 乐舞纷呈
- 高峰突起的书法
- 举世瞩目的绘画
- 第十三章 经学史学的成果丰硕
- 经学研究的继续
- 正史修撰的丰硕
-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的显著发展
- 数学的领先地位
- 农业技术的革新
- 地理学以及其他科技发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魏晋南北朝大事记
- 附录二:魏晋南北朝帝王世系表
- 重版后记
- 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帝国的统一和隋朝的兴衰
- 隋文帝的上台及改革
- 二百七十多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 隋文帝的佛教意识形态
- 隋炀帝的急政及隋朝的衰亡
- 第二章 李唐兴起与帝国的巩固
- 隋末群雄逐鹿的知识和信仰背景
- 李唐及其竞争对手
- 玄武门之变与权力传承
- 贞观之治
- 第三章 东亚格局的起伏和文化融合
- 隋朝对高句丽的战争
- 唐前期东北亚政局的嬗变
- 高句丽、百济的灭亡和日本的战败
- 遗民、遣唐使和文化交流
- 第四章 大唐帝国的拓展和文化自信
- 初虽效之,终能反之——破灭突厥
- 经营西域和安抚吐蕃
- 与印度关系的嬗变
- 太宗后期的权力角逐
- 第五章 崇佛的武则天
- 武周政权的登场
- 佛教政治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
- 天后的都市:洛阳的最后辉煌
- 武周政权的意义
- 第六章 玄宗改革与中古贵族政治的终结
- 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格局
- 皇位从中宗系转入睿宗系
- 玄宗的政治改革与贵族政治的终结
- 玄宗改革的历史意义
- 第七章 宽容而灿烂的精神世界
- 西行求法运动和佛教的本土化
- 绚烂的文化和艺术
- 唐诗的世界
- 科技发达的时代
- 第八章 亚洲历史图景中的安史之乱
- 玄宗朝强盛局面的突然终结
- 安史之乱的始末
- 保守主义兴起和走向内转
- 第九章 中央权威的瓦解与唐朝的乱亡
- 藩镇割据与唐朝恢复中央权威的斗争
- 内政外交之连环性
- 作为皇权延伸的宦官及中央政府的党争
- 唐朝的乱亡与五代的肇始
- 第十章 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和重新统一
- 朱温代唐和五代前期的攻战
- 契丹的崛起与南方的情形
- 统一因素的滋长与五代后期的政治社会
- 第十一章 思想转型与世界帝国的终结
- 回归古典的儒家思想运动
- 武宗灭佛及其影响
- 对其他宗教的迫害和宗教宽容政策的结束
- 东亚信仰世界的重构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隋唐五代大事记
- 附录二:隋唐皇帝世系表
- 重版后记
- 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大唐的遗产
- 五代的形势
- 契丹踏入中原
- 幽云十六州
- 第二章 兴起:太祖、太宗朝
- 从夹马营到陈桥驿
- 杯酒释兵权
- 未完成的统一进程
- 太祖的兄弟关系及末年迁都之争
- 烛影斧声
- 终结十国与宋辽开战
- “抑武”的制度保障
- 文治与科举、学校
- 第三章 守成:真宗、仁宗、英宗朝
- 对峙的巩固与鼎立的酝酿
- 东封西祀
- 宋夏战争
- 关南誓书与宋辽夏三边关系
- 宋的南疆政策与侬智高之乱
- 仁宗朝的军事形势与财政状况
- 第四章 争执:神宗、哲宗朝
- 因忧患而思变
- “理财为方今先急”——新政的主要内容
- “三不足”与“一道德”
- 整饬军政与开边
- 翻云覆雨
- 第五章 突变:徽宗、钦宗朝
- “端王轻佻”
- 开边的新成果与宋的幽云情结之泛起
- 辽的统治格局及其危机的产生
- 辽金战争与“海上之盟”
- 北伐幽云
- 盟邦反目
- 第一次围城和城下之盟
- 北宋灭亡
- 第六章 中兴:高宗朝
- 逃亡
- 防线的重建与政权的重建
- 宋与伪齐的战争
- 和战之间
- 和议与收兵权
- 达成和议的外部环境——“恢复”的困境
- 秦桧专权
- 完颜亮南侵与高宗之退位
- 第七章 僵持:孝宗、光宗、宁宗朝
- 隆兴北伐与和议
- 金的政局动荡
- “独断”与“近习”用事
- 两宫不睦与光宗“禅位”
- 庆元党禁
- 开禧北伐
- 史弥远专权与理宗之立
- 蒙古侵金与宋金混战
- 第八章 沉沦:理宗、度宗、恭帝朝
- 理宗的身份危机
- 李全之叛及宋失山东
- 宋蒙联合灭金
- 端平入洛与宋蒙战争的爆发
- 理宗朝的宋蒙战争
- 贾似道的时代
- 襄阳失守与宋之灭亡
- 厓山海战
- 第九章 宋代政治体制概说
- 中央的权力架构与权力平衡
- 地方行政
- 财政
- 科举
- 第十章 宋代的经济与社会
- 工商经济与城市网络
- 城市生活——以开封为例
- 海外贸易
- 社会救济
- 第十一章 宋代的文化
- 理学
- 史学
- 宋词
- 科技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宋代大事记
- 附录二:宋代皇帝世系表
- 重版后记
- 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元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蒙古崛兴前的历史与传说
- 9至13世纪北方草原形势:漠北的蒙古化
- 蒙古诸部的游牧经济与社会结构
- 蒙古先世历史概说:苍狼与白鹿的传说
- 第二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的形成
- 铁木真早年的成长:三河之源的传奇
- 争雄草原: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的转变
- 漠北立国: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 征夏攻金:成吉思汗的对外扩张
- 挥鞭西进:蒙古第一次西征
-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扩张及其崩解
- 窝阔台继承汗位
- 窝阔台合罕的文治武功
- 汗统的转移:从贵由汗到蒙哥汗
- 极盛的帝国:蒙哥汗对东、西方世界的统治
- 蒙古帝国的崩解及其世界性意义
- 第四章 元统治的确立:忽必烈及其时代
- 建元中统:1260年的转折
- 整顿中原:罢“世侯”,行“迁转法”
- 灭亡南宋:江南若破,百雁来过
- 文天祥之死:元廷对南宋遗留问题的处置
- 经世敛财:忽必烈的理财大臣们
- 第五章 元王朝由守成到更化至覆亡
- 成宗守成:铁穆耳继位及其“惟和”政策
- 武仁授受:“兄弟叔侄相继”与“延祐儒治”
- 英宗被弑:至治新政与南坡之变
- 明文之争:两都之战与天历之变
- 顺帝北遁:脱脱更化与大元覆亡
- 第六章 元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法律
- 元代体制的“二元性”特征
- 宋元明的“转折”:元代是“黑暗”时期吗?
- “四等人制”?“九儒十丐”?
- 元代法律的特性
- 第七章 元代的思想、宗教、文化与艺术
- 理学兴盛: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
- 五指并重:元代的宗教宽容
- 南北混融:大一统时代的诗风
- 曲苑竞妍:元杂剧的辉煌
- 隔江山色:文人画的兴盛
- 第八章 元朝与外部世界
- 传教士的东来与中国人的西行
-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 元人意识中的外部世界观念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大蒙古国和元朝大事记
- 附录二:大蒙古国和元朝皇帝世系表
- 重版后记
- 沉暮与新生:明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大明王朝建立
- 元末群雄并起
- 朱元璋的崛起
- 削平群雄,统一中国
- “大明”国号的由来
- 大权独揽的洪武皇帝
- 第二章 严刑重典,以猛治国
- 特务政治与文字狱
- 发展经济,奖励农桑
- 胡蓝之狱,整肃群臣
- 严刑重法,惩奸治贪
- 洪武年间科场案
- 明初大臣的悲剧
- 第三章 燕王夺皇位
- 明初的分封及隐患
- 昙花一现的建文新政
- 靖难之役
- “诛十族”与“瓜蔓抄”
- 朱棣削藩,加强皇权
- 第四章 永宣治世
- 设立内阁与创设东厂
- 永乐治绩
- 郑和七下西洋
- 仁宣之治
- 第五章 宦官干政
- 英宗朝王振专权
- 土木之变
- 北京保卫战与英宗南归
- 南宫之变及影响
- 宪宗朝汪直跋扈
- 弘治中兴
- 正德朝刘瑾乱政
- 第六章 多事之秋
- 民变蜂起
- 宁王之乱
- 嘉靖革新
- 大礼议之争
- 嘉靖大倭寇
- 第七章 嘉隆乱象
- 首辅迭换
- 严嵩柄权
- 内阁倾轧与首辅之争
- 隆庆议和
- 嘉隆时期的政策调整
- 第八章 十年新政与短暂的辉煌
- 张居正蒙恩佐帝
- 万历新政
- 人亡政息的悲剧
- 万历三大征
- 国本之争
- 第九章 王朝危机
- 万历怠政
- 矿监税使与民变
- 晚明宫闱疑案
- 东林书院与晚明党争
- 阉党误国
- 第十章 后金的崛起
-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 明军兵败萨尔浒
- 辽沈失陷,孤守宁远
- 君臣猜忌,痛失良将
- 清兵虎视中原
- 第十一章 崇祯帝无力回天
- 思宗励精图治
- 明末农民战争
- 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
- 明王朝沉疴难起
- 崇祯帝的悲剧
- 转瞬即逝的大顺政权
- 短暂的南明朝廷
- 第十二章 明代文化
- 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
- 心学的兴起
- 四大奇书
- 明代科技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明朝大事记
- 附录二:明朝皇帝世系表
- 重版后记
- 从康乾盛世到惊天巨变:清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导言
- 第一章 顺治开国
- 山海关外
- 李自成进京
- 王朝更替
- 顺治十八年
- 第二章 康熙大帝
- 康熙继位
- 三藩之乱
- 收复台湾
- 开明治世
- 第三章 盛世景象的“另一面”
- 庄廷鑨与戴名世
- 奏销和哭庙
- 社会控制
- 李煦奏折
- 民生的艰辛
- 第四章 雍正朝的政治
- 雍正即位之谜
-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年羹尧被杀
- 田文镜的发迹
- 李卫与鄂尔泰
- 第五章 雍正的思想与信仰
- 汪景祺与查嗣庭的悲剧
- 吕留良案
- 齐周华和谢济世
- 雍正的文化信仰
- 第六章 乾隆盛世
- 乾隆鼎盛局面的形成
- 文化之狱
- 科举兴盛下的儒林人生
- 政以贿成
- 第七章 和珅及其时代
- 和珅的荣耀之路
- 抄家清单
- 马戛尔尼使华
- 天朝自大
- 第八章 鸦片战争
- 鸦片之祸
- 林则徐禁烟
- 火烧圆明园
- 第九章 太平天国运动
- 洪秀全的故事
- 东进江南
- 天国的陨落
- 咸丰帝之死
- 同治并未中兴
- 第十章 傀儡皇帝
- 垂帘听政
- 中日战争
- 议行新政
- 庚子西狩
- 夕阳下的瀛台
- 第十一章 最后的帝王
- 宣统皇帝
- 宫廷生活
- 帝国的终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附录一:清朝大事记
- 附录二:清朝皇帝世系表
- 重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