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05千字
字数
2023-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内第一部犹太哲学通史,涵盖了希伯来《圣经》《塔木德》中的哲学思想和各个时代的众多犹太哲学体系。
内容简介
作者探讨了犹太哲学的定义、特征及其根源,阐述了各个哲学家的上帝观,神与世界、人的关系,灵魂观,神的预知与决定,神命论,神义论,神性律法与伦理,以及其他一般哲学与宗教学的问题和理论。
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斐洛、萨阿底、哈列维、迈蒙尼德、本格森、克莱斯卡、科恩、罗森茨维格、布伯、海舍尔、莱维纳斯等众多犹太哲学家的风格各异的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绪论
- 一、犹太哲学的定义
- 二、犹太哲学的基本特点
- 三、犹太人的散居与犹太哲学
- 四、犹太哲学史的主要内容
- 五、犹太哲学史对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意义
- 第一编古代犹太哲学
- 导 言
- 第一章 希伯来《圣经》中的哲学思想
- 一、希伯来《圣经》与哲学
- 二、上帝的存在
- 三、世界的创造
- 四、上帝的属性
- 五、人与世界
- 六、人的肉体与灵魂
- 七、神命与人的自由
- 八、神的仁爱、公正与恶
- 九、 《圣经》的地位和哲学影响
- 第二章 犹太哲学的开创者斐洛
- 一、生平
- 二、斐洛学说与希腊哲学的渊源
- 三、寓意解经法
- 四、上帝、理念和逻各斯
- 五、伦理学说
- 六、斐洛的贡献及其在哲学和宗教学史上的地位
- 第三章 拉比犹太教中的哲学思想
- 一、拉比犹太教的释经传统
- 二、以实玛利拉比的十三条释经规则
- 三、拉比犹太教的思维方式
- 四、上帝的存在和属性
- 五、上帝与世界
- 六、人的善恶本性
- 七、命定、自由与罪责
- 八、善恶报应的神义论
- 九、人的生死和来世
- 十、进步的历史观——弥赛亚时代
- 第二编中世纪犹太哲学
- 导 言
- 第四章 犹太凯拉姆
- 一、穆嘉麦斯及其《二十章》
- 二、卡拉派哲学思想
- 第五章 萨阿底·高恩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论知识和传统
- 三、论世界的创造
- 四、论上帝
- 五、人的地位、命运和神的公正
- 六、论灵魂和报应
- 七、论正当的生活
- 八、萨阿底哲学的影响
- 第六章 以撒·以色列里与伊本·加比罗尔
- 一、以撒·以色列里
- 二、伊本·加比罗尔
- 第七章 犹大·哈列维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希腊哲学与犹太教信仰
- 三、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批判
- 四、对卡拉派的反驳
- 五、上帝
- 六、 《托拉》
- 七、口传法
- 八、先知(prophet)或预言(prophecy)
- 九、犹太民族
- 十、哈列维的诗作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影响
- 第八章 亚伯拉罕·伊本·达吾德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科学、哲学与宗教
- 三、论形式与质料
- 四、论运动
- 五、关于上帝存在及其属性
- 六、论灵魂
- 七、论先知和预言
- 八、论恶
- 九、关于可能性和人的自由
- 十、论美德
- 十一、达吾德的历史地位
- 第九章 摩西·迈蒙尼德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对启示与理性的态度
- 三、上帝论
- 四、关于创世论与宇宙永恒论
- 五、灵魂与理智学说
- 六、形而上学的范围
- 七、先知论
- 八、关于恶的本质和神命
- 九、论上帝的预知与决定
- 十、论律法
- 十一、迈蒙尼德哲学的影响
- 第十章 列维·本格森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论上帝及其属性
- 三、关于创造和世界
- 四、论灵魂不朽
- 五、关于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
- 六、论神命
- 七、关于先知和预言
- 八、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 九、关于善与恶
- 十、本格森在犹太哲学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十一章 哈斯戴·本·亚伯拉罕·克莱斯卡
- 一、生平、著作与背景
- 二、论上帝存在及其属性
- 三、宇宙论
- 四、关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 五、关于善恶的本质和根源
- 六、论神命
- 七、论幸福
- 八、克莱斯卡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三编现代犹太哲学
- 导 言
- 第十二章 犹太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哲学思想
- 一、摩西·门德尔松
- 二、纳赫曼·科罗赫马尔
- 三、亚伯拉罕·盖革
- 四、萨姆森·拉斐尔·赫尔施
- 五、塞缪尔·大卫·卢扎托
- 第十三章 赫尔曼·柯恩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回归:从新康德主义到犹太哲学
- 三、理性宗教的主要概念
- 四、理性宗教的主要特征
- 五、源于犹太教的理性宗教
- 六、关于一神教若干问题的重新解释
- 第十四章 弗朗茨·罗森茨维格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哲学史的考察:从旧思维到新思维
- 三、上帝、世界、人及其关系
- 四、宗教观
- 五、 《救赎之星》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十五章 马丁·布伯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从对话哲学到哲学人类学
- 三、新哲学神学
- 四、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 第十六章 利奥·拜克
- 一、生平、著述及思想发展
- 二、犹太教的本质和特征
- 三、上帝与人:犹太教的基本观念及其相互关系
- 四、犹太教的维护
- 第十七章 亚伯拉罕·约书亚·海舍尔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宗教哲学的思想支点:椭圆思维
- 三、敞向上帝的意识通道:不可言说者
- 四、过程与事件:深度神学的极性观
- 五、神觅人:神圣关切
- 六、人觅神:人的自由
- 七、总结
- 第十八章 摩迪凯·开普兰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20世纪的犹太人需要一种新的文明
- 三、犹太文明的主要因素
- 四、没有超自然主义的宗教
- 五、价值论:善恶与自由
- 六、综合评述与反思
- 第十九章 埃米尔·法肯海姆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大屠杀的独特性与逻辑
- 三、 “划时代”事件与“根本经验”
- 四、第614条诫命
- 五、对启示的辩护
- 第二十章 伊曼努尔·莱维纳斯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从逃避存在到超越存在
- 三、希腊的与犹太的
- 四、莱维纳斯与《塔木德》解经传统
- 主要参考文献
- 跋
- 修订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