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研究VMI&TPL模式,构建理论框架,完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提供实践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博弈论等理论为依据,遵循”TPL评价与选择——VMI与TPL集成——利益分配机制构建”这一逻辑主线展开研究,并辅以案例分析,旨在构建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的理论框架,由此完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理论积累,同时为实业界推动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实践指导。

目录

  • 封面
  • 版权页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1.1.1 供应链的起源与发展
  • 1.1.2 供应链的结构与特征
  • 1.1.3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流程
  • 1.2 VMI模式
  • 1.2.1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
  • 1.2.2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环境下暴露出的弊端
  • 1.2.3 ⅤMI模式的定义
  • 1.2.4 ⅤMI模式的特征
  • 1.2.5 ⅤMI模式的实施步骤与基本原则
  • 1.3 VMI&TPL模式
  • 1.3.1 TPL与ⅤMI集成的动因
  • 1.3.2 TPL与ⅤMI集成的可行性
  • 1.3.3 ⅤMI&TPL模式的优点
  • 1.4 供应链上游段VMI&TPL模式
  • 1.4.1 供应链上游段ⅤMI&TPL模式的结构和特征
  • 1.4.2 供应链上游段ⅤMI&TPL模式的三大关键问题
  • 1.4.3 研究目标
  • 1.4.4 本书的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TPL评价与选择
  • 2.1 TPL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1 TPL的内涵
  • 2.1.2 TPL的理论基础
  • 2.2 基于DEA的TPL评价与选择
  • 2.2.1 DEA简介
  • 2.2.2 TPL评价与选择的指标体系
  • 2.2.3 算例分析
  • 2.2.4 小结
  • 2.3 基于ANP的TPL评价与选择
  • 2.3.1 ANP简介
  • 2.3.2 SD软件
  • 2.3.3 TPL评价与选择的指标体系
  • 2.3.4 算例分析
  • 2.3.5 小结
  • 2.4 基于DEA-ANP的TPL评价与选择
  • 2.4.1 DEA、ANP的分析与比较
  • 2.4.2 DEA-ANP两阶段模型简介
  • 2.4.3 TPL评价与选择的指标体系
  • 2.4.4 算例分析
  • 2.4.5 小结
  • 第3章 VMI与TPL集成
  • 3.1 VMI与TPL集成的基本原则
  • 3.2 VMI与TPL集成的过程
  • 3.3 VMI与TPL集成的策略
  • 3.3.1 分散协调型集成策略
  • 3.3.2 集中控制型集成策略
  • 3.3.3 两种集成策略的比较
  • 3.4 VMI与TPL集成的支撑条件
  • 3.4.1 契约
  • 3.4.2 信息技术
  • 3.4.3 供应链物流集成者的能力
  • 3.4.4 物流运作规范
  • 第4章 利益分配机制的相关变量和假设
  • 4.1 变量说明
  • 4.2 假设说明
  • 第5章 分散协调型集成策略下的利益分配机制
  • 5.1 研究情境
  • 5.2 经济效果模型
  • 5.2.1 实施供应链上游段ⅤMI&TPL模式前的经济效果模型
  • 5.2.2 制造商、TPL 与任意m个供应商联合实施供应链上游段ⅤMI&TPL模式的经济效果模型
  • 5.2.3 制造商、TPL 与n个供应商联合实施供应链上游段ⅤMI&TPL模式的经济效果模型
  • 5.3 确定需求时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
  • 5.3.1 ShapIey值法简介
  • 5.3.2 函数分析
  • 5.3.3 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5.3.4 算例分析
  • 5.3.5 小结
  • 5.4 确定需求时基于最大熵值法和正交投影法的利益分配机制
  • 5.4.1 基于最大熵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5.4.2 正交投影法对利益分配机制的修正
  • 5.4.3 算例分析
  • 5.4.4 小结
  • 5.5 随机需求时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利益分配机制
  • 5.5.1 相关说明
  • 5.5.2 供应链期望收益函数
  • 5.5.3 “利益分享—批发价格”契约
  • 5.5.4 基于风险共担的“利益分享—批发价格”契约
  • 5.5.5 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相关契约参数
  • 5.5.6 算例分析
  • 5.5.7 小结
  • 第6章 集中控制型集成策略下的利益分配机制
  • 6.1 随机需求时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风险共担型利益分配机制
  • 6.1.1 相关说明
  • 6.1.2 供应链期望收益函数
  • 6.1.3 利益分享契约
  • 6.1.4 基于风险共担的“利益分享”契约
  • 6.1.5 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相关契约参数
  • 6.1.6 算例分析
  • 6.1.7 小结
  • 6.2 随机需求时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与ANP方法改进的利益分配机制
  • 6.2.1 相关说明
  • 6.2.2 经济效果模型
  • 6.2.3 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的利益分享契约
  • 6.2.4 基于ANP方法改进的利益分配机制
  • 6.2.5 算例分析
  • 6.2.6 小结
  • 第7章 分散协调型集成策略下的案例分析
  • 7.1 案例背景
  • 7.1.1 A公司概况
  • 7.1.2 A公司库存管理现状
  • 7.1.3 A公司库存存在的问题
  • 7.2 实施流程和措施
  • 7.2.1 实施目标
  • 7.2.2 实施基础
  • 7.2.3 实施准备
  • 7.2.4 实施流程
  • 7.3 实施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 7.3.1 实施效果评价
  • 7.3.2 持续改进
  • 7.4 案例启示
  • 7.4.1 对A公司的启示
  • 7.4.2 对供应商的启示
  • 7.4.3 对TPL的启示
  • 第8章 集中控制型集成策略下的案例分析
  • 8.1 案例背景
  • 8.1.1 S公司概况
  • 8.1.2 S公司库存管理现状
  • 8.1.3 S公司库存管理问题
  • 8.2 实施流程和措施
  • 8.2.1 实施目标
  • 8.2.2 实施基础
  • 8.2.3 实施准备
  • 8.2.4 实施流程
  • 8.3 实施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
  • 8.3.1 实施效果定性评价
  • 8.3.2 实施效果定量评价
  • 8.3.3 持续改进
  • 8.4 案例启示
  • 8.4.1 对S公司的启示
  • 8.4.2 对供应商的启示
  • 8.4.3 对TPL的启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