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22千字
字数
0000-00-00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公共财政论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学说的奠基著作,探讨了公共财政的定义、特征和内涵,回应了其他学者的意见。
内容简介
《公共财政论纲(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从财政思想史和财政实践史的角度,分析了财政学中“公共性”这一核心问题的缘起,探讨了“公共财政”的定义、基本特征和内涵,不同时期各国财政学家对公共性的论述,以及财政的这一根本特性与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密切联系。该书不单单是一本论述著作,也是一本论辩性质的作品,在论述中对其他学者关于公共财政的意见予以回应。作者指出了当前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改革目标,同时介绍了西方财政学发展的概况。该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学说的奠基著作之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再 版 序 言
- 前 言
- 绪 论
- 第一编 基本特征
- 第一章 弥补市场失效
- 第一节 市场效率
- 第二节 市场失效
- 第三节 市场失效准则
- 第四节 市场失效析辨
- 第二章 “一视同仁”服务
- 第一节 等价交换准则
- 第二节 《资本论》与等价交换
- 第三节 “一视同仁”观答疑
- 第三章 非市场赢利性
- 第一节 公共财政的目的
- 第二节 双元财政论
- 第三节 争议与答疑
- 第四节 双元财政论的意义
- 第四章 法治化的财政
- 第一节 财产私人化
- 第二节 私人课税
- 第三节 政府行为法治化
- 第四节 财政行为法治化
- 第二编 理论概括
- 第五章 公共财政类型
- 第一节 “公共性”分析
- 第二节 公共需要与公共财政
-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形成
- 第四节 公共财政类型
- 第六章 国家财政本质
- 第一节 早期财政本质观
- 第二节 国家分配论
- 第三节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
- 第七章 公共财政职责
- 第一节 经济环境
- 第二节 效率职责
- 第三节 公平职责
- 第四节 稳定职责
- 第三编 学说简史
- 第八章 公共财政论史
- 第一节 最初的财政思想
- 第二节 前期公共财政论(上)
- 第三节 前期公共财政论(下)
- 第九章 公共产品论史
- 第一节 思想渊源
- 第二节 公共产品论之形成
- 第三节 公共产品论之发展
- 第四节 “边际革命”之影响
- 第十章 公共财政学史
- 第一节 发展概貌
- 第二节 内容演变
- 第三节 若干问题分析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