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所谓共生,并不是理想的适应,而是一种绝不舒服的妥协;日本传染病专家山本太郎,讲述人类历史与传染病之间的联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传染病为主题,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开始细数传染病与人类的爱恨纠葛,并讨论了人类与传染病在未来该如何共处。

作者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开始追溯传染病与人类的关系,描绘了人类社会在面对传染病的种种威胁时采取的各式姿态。文明之初,人类曾过着与传染病无缘、非常健康的生活。随着文明的进步发展,定居农耕以及野生动物的家畜化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然而文明成为传染病的摇篮的同时,传染病也为人类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作者细数了传染病的传播与近代世界体系、殖民地主义以及开发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曾在发明抗生素后自以为已经完全战胜了传染病,却在不久后的非洲大陆又发现了至今没有研制出特效药的埃博拉病毒。最后作者认为与传染病的共生并非理想中那样均衡的关系,而是无可奈何的妥协。与传染病共生并不代表要放弃克服某种疾病的努力。

作者在本书结尾处表示:“对于那些被病原体夺走的生命,作为一名医生、一个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人,我无法视而不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岛上的麻疹流行
  • 第一章 文明曾是传染病的“摇篮”
  • 1 狩猎采集社会的传染病
  • 2 流行病学的转换
  • 第二章 历史上的传染病
  • 1 古代文明的兴起
  • 2 欧亚大陆上的疫病交换
  • 专栏1 文明的生态史观
  • 第三章 现代世界体系与传染病
  • 专栏2 伊谷纯一郎最后的讲义
  • 第四章 从生态学看近代医学
  • 1 帝国医疗与殖民地医学
  • 2 “合上传染病教科书的时刻到来了”
  • 专栏3 野口英世与井户泰
  • 第五章 “开发”与传染病
  • 专栏4 图坦卡蒙法老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第六章 消失的传染病
  • 1 消失的传染病
  • 2 新出现的传染病
  • 3 病毒去哪儿了
  • 跋 共生之路
  • 附录 麻疹流行的数理
  • 代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