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带你从哲学角度认清工作的本质。

内容简介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担心自己的工作时间会减少,闲暇时间会增多,尽管这正是他们日日夜夜所渴望的状态。人们应当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为何曾经的技术经济革命并没有减少就业岗位,但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结果很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未来,我们将如何工作?又为何将如此工作?

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向我们展示了工作世界的变革将如何改变我们对生活、文化、教育的理解,并最终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决策者将面临何种艰巨的、旨在重塑社会的任务。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将现有的有偿劳动社会体系重塑为无条件基本收入社会。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引言
  • 第一章 工作世界的革命
  • 大变革来临,我们将会面临什么
  • 拉响警报:经济学家解读未来
  • 解除警报:经济学家以过去预测未来
  • 对实证理性的批判:这场变革是否可被计算
  • 自然定律和人类世界:补偿还是替代
  • 四个赢家和一个输家:未来的劳动力市场
  • 经济陷入困境:转变思维的必要性
  • 第二章 什么是工作
  • 工作:一个矛盾重重的概念
  • 劳动与工作:劳动社会的诞生
  • 用“劳动”替代“人”:经济学中的“工作”概念
  • 工作厌倦和工作认同:社会民主主义中矛盾的工作概念
  • 劳动世界的解放:自由主义的劳动概念
  • 第三章 劳动与当今社会
  • 在场即是一切:如今我们为何而工作
  • 苦力劳动并非真正的工作:旧有劳动社会崩溃的原因
  • 紧握栏杆:工作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 拯救或是替代:使工作变得人性化
  • 做正确的事:意义社会
  • 后工业社会的生存保障:现收现付制度的终结
  • 第四章 无条件基本收入
  • 天堂里的饥饿:进步的悖论
  • 没有土地的人:基本收入的起源
  • 重新定义基本收入:工业进步背景下的社会乌托邦主义
  • 工具还是基本权利:自由主义的基本收入
  • 自由、可持续性和制度变革:左派人文主义的基本收入制度
  • 今天的基本收入:实现无条件基本收入的现实要素
  • 懒惰的其他人:对无条件基本收入的人类学反对意见
  • 要给百万富翁发钱吗:对无条件基本收入的社会学反对意见
  • 谁来付钱:对无条件基本收入的经济学反对意见
  • 实验中的证据:为什么模拟实验没有多大用处
  • 从乌托邦到现实:基本收入是如何实施的
  • 第五章 意义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 自主学习:21世纪的教育
  • 保持好奇心:当代教育学的目标
  • 十二条原则:未来的学校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协直属的出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编辑出版各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普图书、科技专著和科普期刊为主要任务,是中国出版科普图书历史最长 、品种最多、规模大的出版社。旨在向读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