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16到20世纪的欧洲农业经济组织作的系统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在多个国别农业史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出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并分析系谱中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性质、结构和运作特征,以揭示资本主义时代农业经济既有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部分,又保留了相当的非资本主义结构和传统经济的特点。说明欧洲资本主义在各经济部类中发展的不平衡。

本书研究内容以农业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对欧洲农业经济形态的特点展开研究。农业经济组织以土地关系为中心,包含三个生产关系的研究维度:第一,土地保有权;第二,地主和农民关系中是否保留了身份领有制度的残余;第三,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

同时研究了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发展受到的自然限制性(如,地理地貌条件、土地肥力、水源、气候、季节、生长期等作物品种属性的制约、农业产量制约),这些因素使资本主义时代农业经济组织性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组织的内在原因。

本书框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个案研究,分编研究了英国、德国、匈牙利、美国和印度这些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处于不同水平的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经济组织加以考察研究。第二部分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作理论研究,最终揭示资本主义时代农业经济组织的一般特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致谢
  • 前言
  • 上篇 个案
  • 第一章 英国
  • 第一节 土地保有权和各种身份的土地持有者
  • 1.自由持有保有权和自由持有农
  • 2.公簿持有保有权和公簿持有农
  • 3.租地保有权和租地农
  • 4.维兰及其消失
  • 5.自治市民土地保有权
  • 第二节 圈地运动
  • 第三节 庄园衰落及庄园衰落后的农业经济组织
  • 第四节 租地农场
  • 第五节 关于小农消失的问题
  • 第六节 近代地产经营方式
  • 1.近代租佃制
  • 2.所有者经营和租地经营之二元结构
  • 3.使用雇佣劳动力和不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农场
  • 第七节 近代对中世纪土地法的继承和最终的改革
  • 1.革命时期的土地立法
  • 2.土地继承制
  • 3.19世纪对土地法的改革、公簿持有农的消灭
  • 4.对租地持有保有权的改革
  • 第二章 德国
  • 第一节 中世纪后期的农业
  • 第二节 黑死病,三十年战争,16世纪西部和东部农业发展的不同道路
  • 第三节 再版农奴制和农奴制废除
  • 第四节 近代农业结构
  • 第五节 20世纪初到两次大战期间的农业
  • 第六节 “二战”以后的农业
  • 1.东德农业及其变革
  • 2.统一后的农业结构
  • 第三章 匈牙利
  • 第一节 农奴制和农奴制废除
  • 第二节 封建社会瓦解后的匈牙利
  • 第三节 集体化时期的农业
  • 第四章 美国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经济组织
  • 第二节 个人财产权的确立
  • 第三节 开发土地的政策和西进运动
  • 第四节 南北战争前的农业
  • 1.租佃制
  • 2.大农场和小农场
  • 3.农业中使用的家庭劳动力和雇佣劳动力
  • 第五节 南部种植园制度
  • 第六节 大萧条和“新政”时期农业的调整
  • 第七节 19世纪到20世纪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 第八节 20世纪的土地保有权和农业经济组织
  • 第五章 印度
  • 第一节 英国殖民统治之前的土地保有权
  •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农业生产
  • 第三节 独立后的农业经济
  • 1.政府的土地改革
  • 2.独立后的农业经济
  • 3.建立合作社的努力
  • 4.农业信贷和农村的债务
  • 5.绿色革命
  • 6.当代农业结构的两个特点
  •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农业生产的发展
  • 下篇 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
  • 第六章 农业经济本体论和自然规定性
  • 第一节 农业经济本体论
  • 第二节 农业的自然规定性
  • 1.土地的属性
  • 2.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制约
  • 3.地力和肥力的制约
  • 4.自然条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 5.农业和工业劳动对象不同,决定了生产是否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
  •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
  • 第二节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身份制度的残存
  • 1.近代初期一些地区人身奴役制度一度强化
  • 2.领主制和农民身份制度的残余
  • 3.欧洲拥有各种保有权的农民
  • 第八章 租佃制、农场制和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
  • 第一节 地租和租佃制
  • 1.地租
  • 2.租佃制
  • 3.地租类型
  • 第二节 农民、家庭农场和大地产
  • 1.农民
  • 2.国家土地所有制下和封建领主制下的农民
  • 3.小农的数量
  • 4.农民家庭农场及农民家庭经济学
  • 5.合作社
  • 6.大地产经营
  • 第三节 雇佣劳动制度
  • 第四节 农业经济组织的系谱
  • 1.农业经济组织的三维系谱
  • 2.所有者经营和租佃经营在当代农业经济组织中的比例
  • 3.农业经济组织的地域分布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复杂关系
  • 第五节 农业经济形态史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再思考
  • 第六节 农业经济组织的共时性和历时性:非资本主义、半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结构在当代农业中共存
  • 附录: 农业史学说拾零
  •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农业经济学说
  • 第二节 用资本主义经济学研究农业的马克思
  • 第三节 考茨基和列宁的农业经济思想
  • 第四节 恰亚诺夫的农民学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
  • 二、英文
  • 作者著译作目录
  • 著作:
  • 译作: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