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移动专家们的6G新作,体现业界高水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未来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出发,分析6G性能指标要求和频谱资源,结合无线接入网的网络拓扑,对无线物理层的基本功能进行全面描述,包括移动性管理、无线传输、无线定位等。以第四代和第五代空口技术作为铺垫,自然过渡到6G。

本书按照编码多址波形类、多天线空域类和高频段部署类三大技术领域,较为深入地介绍了6G无线网络潜在的关键技术。

本书内容安排点面结合,文字叙述配合数学公式,强调网络拓扑、部署频段和信道传播特性对空口设计的影响。

本书面向的读者包括无线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院校的师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言
  • 前言
  • 第1章 背景介绍
  •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空口技术演进
  • 1.2 6G发展动态
  • 1.2.1 相关研究组织
  • 1.2.2 6G驱动力、市场预测和发展需求
  • 1.2.3 空口技术发展趋势
  • 1.3 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场景需求与部署频段
  • 2.1 5G的应用场景、关键性能指标及部署频段
  • 2.2 6G应用场景
  • 2.2.1 6G潜在的业务应用
  • 2.2.2 6G的典型场景和部署场景
  • 2.3 6G性能指标要求与使能技术
  • 2.3.1 6G关键性能指标
  • 2.3.2 性能指标的可实现性和潜在空口使能技术
  • 2.4 6G潜在的部署频段
  • 2.4.1 中低频段
  • 2.4.2 毫米波频段
  • 2.4.3 太赫兹频段和光波频段
  • 参考文献
  • 第3章 6G无线接入网的网络拓扑
  • 3.1 无线接入网的拓扑结构与部署频段
  • 3.2 地面通信网络
  • 3.2.1 宏小区同构网
  • 3.2.2 异构网络拓扑
  • 3.2.3 无源节点的网络拓扑
  • 3.2.4 终端直连和车联网
  • 3.2.5 支持特殊应用的网络
  • 3.3 卫星-地面一体化网络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无线物理层的基本功能与6G物理层潜在技术
  • 4.1 移动性管理
  • 4.1.1 初始接入
  • 4.1.2 小区切换
  • 4.2 无线传输
  • 4.2.1 导频信号
  • 4.2.2 控制信令类信道
  • 4.2.3 业务数据类
  • 4.3 无线定位
  • 4.4 6G潜在物理层技术
  • 4.4.1 潜在物理层技术与无线空口基本功能的对应
  • 4.4.2 6G空口的标准化节奏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编码多址波形类技术
  • 5.1 信道编码与调制
  • 5.1.1 传统编码方法的改进
  • 5.1.2 新型编码方式
  • 5.1.3 新型调制方式
  • 5.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 5.3 新型多址接入
  • 5.3.1 多用户系统的容量界研究
  • 5.3.2 非协作传输的基本方式
  • 5.3.3 多点多用户系统的基本传输方式
  • 5.4 潜在的新波形
  • 5.4.1 变换域波形
  • 5.4.2 超奈奎斯特采样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多天线空域类技术
  • 6.1 基站/终端多天线技术增强
  • 6.1.1 稀布阵天线
  • 6.1.2 分布式MIMO
  • 6.1.3 基于电磁超表面的基站多天线系统
  • 6.1.4 AI辅助的CSI压缩反馈、参考信号/定位增强
  • 6.1.5 上行MU-MIMO的广义极化
  • 6.2 智能超表面中继
  • 6.2.1 信息超材料特性
  • 6.2.2 智能超表面中继系统
  • 6.2.3 初步的性能验证
  • 6.2.4 外场测试
  • 6.3 全息无线电
  • 6.4 统计态轨道角动量
  • 参考文献
  • 第7章 高频段部署类技术
  • 7.1 太赫兹频段通信
  • 7.1.1 器件发展与工艺
  • 7.1.2 信道模型
  • 7.1.3 空口物理层技术
  • 7.2 可见光通信
  • 7.2.1 可见光通信的器件发展
  • 7.2.2 空口相关技术
  • 7.3 感知通信一体化
  • 7.3.1 感知通信一体化的基本特点
  • 7.3.2 潜在波形
  • 7.3.3 回波接收机
  • 7.3.4 通感信道模型与系统考虑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