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8千字
字数
2024-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从传统制造商到新兴科技巨头,公司对我们的生活、经济和政治有着重要影响。有人将其视为进步与繁荣的引擎,有人则认为它们不计后果地追求利润,而让整个社会一起来承担发展的成本。
在本书中,作者威廉·马格努森将通过时间跨越近3000年、对人类历史发展有过重要影响的8家公司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被视为“国家支柱”的罗马大税吏公司到日不落帝国缔造者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被视为联邦救星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到可以左右选举的Facebook,公司的存在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塑造了我们现代经济的格局。
纵观历史,公司为谋求公共利益而生,虽时常偏离初衷,但其独特且持久存在的合理性始终在于增进人类福祉的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1章 经济体
-
第2章 银行
-
第3章 股票
-
第4章 垄断
-
第5章 流水线
-
第6章 跨国公司
-
第7章 掠夺者
-
第8章 初创公司
-
结语
-
致谢
-
索引
展开全部
制造贫富差距的怪兽
相当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在一开头就先帮我们明确了公司这一基本概念。尽管人们常将公司与商业等同视之,但公司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的特殊商业形式。公司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罗马共和国时期,其名称 “corporation” 源于拉丁语 “corpus”,意为 “身体”,象征着由一群个体依法组成的整体。进一步地,在其他语言中,公司一词与 “societas”(合伙)更为接近。例如,在意大利语中,公司被称为 “società per azioni”,即股份公司,这揭示了公司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具有股份和股东。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吸引公众投资者,投资者为公司提供资金,公司则借此利用大众资本,而非仅依赖高管自有资金。此外,公司还有一个使其成为极具吸引力商业载体的关键特征:有限责任制。与合伙企业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的所有者不承担公司未来的财务需求。股东购买公司股票后,即便公司遭遇困境,其个人资产也不会被债权人追索。当这些属性相结合时,公司便成为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商业引擎。18 世纪的英国法学家威廉・布莱克斯通(William Blackstone)在其著作《英国法释义》中曾描述:“公司一旦拥有特权和豁免权、地产和财产,便永久持有这些权益,且无须转让给任何新的继任者;从创立公司开始的所有个体,以及现在和今后的所有个体,在法律上均为一体 —— 一个永不消亡的统一体。” 另一位英国法学家爱德华・柯克爵士则简洁地称之为 “无形且不朽的”。这些描述都凸显了公司在商业世界中的独特地位与持久价值。公司的发展不仅催生了全新的公民阶级 —— 资本家,还为这一阶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扩张渠道。以往,富人阶层的财富增长多依赖于囤积或奢侈消费,而现在,他们可以通过投资公司来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随着这一新资产阶级的崛起,一个显著的现象是:作为公司股东,这些资本家能够隐身幕后,无需付出实际努力,仅通过他人的劳动就能享受日益增长的投资回报。然而,这种趋势也带来了问题。资本家往往更关注股息和股价的短期利益,而非公司的长远发展或员工的工资福利,这无疑对公司的长期健康构成了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制度还为新型的欺诈行为提供了温床。资本家通过操纵股价来影响公众对公司价值的评估,进而实现个人财富的积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乔西亚・查尔德爵士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他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引发市场恐慌,趁机低价买入优质股票,从中牟取暴利。这种操纵市场的行为已存在数世纪之久,不仅严重损害了股票市场的公平性,也让许多普通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
每日一书:《逐利而生》。从诞生之日起,公司就是一种为促进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机构。尽管它们有时或是常常偏离初衷,但其独特且持久存在的合理性一直在于:公司具有增进人类福祉的能力。公司出于政治目的的开支…… 是我们政务腐败的主要源头之一。真正的财产之友,真正的保守主义者,应是那些坚称个体财产应服务而非主宰公共财富的人,应是那些坚称人类的创造物应服务而非奴役人类的人。美国公民必须有效控制他们所创造的各种强大的商业力量。很多人认为公司是没有灵魂的实体,视利润为最高且唯一的目标;有些人则更为极端,声称公司的职责就是将利润置于其他一切考量之上。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错了。从诞生之日起,公司就是一种为促进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机构。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再到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公司一直是共和国任劳任怨的主力军,承担着建设社会并保持其繁荣的重任。作为具有公共目标的公共实体,公司之所以能享有特权和优待,是因为政府相信公司将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尽管它们有时或是常常偏离初衷,但其独特且持久存在的合理性一直在于:公司具有增进人类福祉的能力。李维认为,这一事件证明了罗马公民的美德。私营企业之所以介入军事供应,并非出于对利润的卑劣渴望,而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他在书中写道:“这样的品格与爱国之情深深渗透在罗马社会的各阶层中。” 在整个 15 世纪,美第奇家族在许多佛罗伦萨艺术家的身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波提切利、伯鲁涅列斯基、弗拉・安吉利科和基兰达约等人。比如,乔凡尼请了一些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在自己房屋的墙上绘制壁画,还在 1419 年请伯鲁涅列斯基设计并修建了一座弃儿医院 —— 育婴堂 (Ospedale degli Innocenti)。科西莫则花钱请著名的学者马尔西利奥・费奇诺 (Marsilio Ficino) 把柏拉图的所有作品翻译成拉丁文,这是西方第一次通过拉丁文阅读柏拉图的作品。做违背人民意愿之事。如果人民的意愿超过了应有的限度,那就努力通过友好规劝引导他们转变,而不是下达傲慢的命令。不要把政府大楼当作自己的办公室,除非你不得不前去处理事务,且应谦顺恭敬,切勿口出狂言。努力维护人民安宁,顾及主导阶级利益。不要牵涉法律纠纷,妨碍法律之人必因法律而亡。不要吸引公众关注。即使我离你们而去,也要坚守道德,不留污点。在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任职期间,古尔德对赚钱以外的其他事情都漠不关心,冷淡程度令人震惊。得知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及其部下 200 多名士兵在小比格霍恩 (Little Bighorn) 被屠杀后,古尔德冷漠地说道:“最终,印第安人将被消灭,比格霍恩和黑山都会开放发展并有人定居,我们将从中获得巨大利益。”KKR 的基本战略就是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有时也被称为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策略本身很简单。首先,公司从资金充裕的投资人(通常是大型机构)那里筹集一只基金;紧接着,用该基金中的资金和大量借贷资金收购公司;然后,自己经营几年,再把这些公司卖给其他买家,以求赢利。以上手段没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地方。“低买高卖”,至少从东印度公司时代起就一直是公司信条。只是因为有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和罗伯茨三位金融奇才操控,这一策略才显得简单,但无比奏效。扎克伯格:如果你需要某位哈佛学生的信息。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上面搜索就行了。扎克伯格:这里有数量超过 4000 的电子邮件、照片、地址和短信息。[朋友]:啊?你是怎么做到的?扎克伯格:人们只管提交。扎克伯格: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扎克伯格:他们就是 “信任我”。扎克伯格:真的太蠢了。强有力的信托责任制可以确保高管有义务保护公司的长期利益;公开披露制可以迫使公司解释其做出决策的缘由以及这些决策对公司未来赢利的影响;责任制可以保护获益群体免受长期损害。这些规则不存在干预主义或反市场成分,它们是让 “看不见的手” 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追求短期利润的私募股权投资经理所采用的大规模裁员策略对公司造成了长期破坏,然而,这对他们赚取巨额利润毫无影响。政界的观察员们都有这样的疑问:金融体系是否正在从美国经济中抽取价值。正如罗伯特・莱克所说:“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有这么大的权力来重新分配美国‘蛋糕’。” 如今,顶级私募股权投资经理每年的报酬高达数千万美元,2020 年,仅黑石集团收入最高的两位高管就将 8.27 亿美元揽入囊中。《逐利而生》这本书从历史角度讲述了公司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讲述了任何时期,开局持自由放任的态度任公司发展,而结局又不得不通过政府干预,揭示了经济的发展底层是由一个个理性的个体和公司因为逐利发起、壮大,而最终走向失控的客观规律。而作者提出了公司诞生的初心是为了解决政府无力解决的问题,促进公共利益发展。并对每次失控问题的原因做了总结 —— 私营经济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被赋予了过多权力,从而干扰了正治,阻碍了民主,最终纯粹逐利的行为牺牲了公共利益。在结语中提出了 8 项措施建议 1. 维护民主 (履行对社会的义务,以不破坏民主为底线);2. 从长远思考 (关注长期利益,目光不应局限于眼前短期利益);3. 股东共享利益 (对股东坦诚公正,但是要充分考虑公司长远发展,学会拒绝股东牺牲公共利益来为公司逐利的建议与要求);4. 公平竞争 (一方面企业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另一方面管理者加强监管力度);5. 善待员工 (对员工要有人文关怀,要有基本的措施保障员工的权益,提供相应福利待遇,确保员工公平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6. 爱护环境 (承诺促进可持续发展,遵循行业安全防范措施);7. 不要带走所有的 "蛋糕"(公司的目标是创造价值,非零和博弈。成员要向着 "如何把蛋糕做大" 努力,而非内卷 "如何分到更多",同时按照贡献和需求公平合理分配);8. 切忌冒进过打破过多常规 (有效考虑通过正规途径解决问题,剑走偏锋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后果)。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