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北京城德胜门外的一次偶然相遇,揭开一段东亚的狰狞往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末为历史背景,以松锦战役中浮海逃回的辽东明军下级军官刘破虏在崇祯十六年冬天的一系列诡异经历为主线,描绘了在明王朝行将就木的最后时光里,官员、军人、百姓在大灾、大疫、大战中的人生百态和命运沉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直隶·真定府·野狗
  • 北直隶·真定府·失鹿
  • 崇祯十五年·杏山·赵子龙
  • 北直隶·真定府·瘟神
  • 京师·宣武门外·服妖
  • 京师·德胜门·箭上有神
  • 京师·德胜门·依柳将军
  • 万历十七年·辽东·萨尔浒
  • 京师·德胜门外·吞羯
  • 京师·南城兵马司·避疫
  • 京师·果子巷·南下
  • 京师·南城兵马司·喇唬
  • 京师·大时雍坊·避瘟楼
  • 大时雍坊·陈宅·捉鬼
  • 宣武门外·天主堂·炮神
  • 宣武门外·大时雍坊·倭城
  • 大时雍坊·故衣胡同·射狐
  • 大时雍坊·避瘟楼·破贼
  • 宣武门外·南城兵马司·剑鬼
  • 萨尔浒·界藩山·波平
  • 澄清坊·骆家大宅·陀螺精
  • 崇文门内·勾栏胡同·孙六
  • 九州·岩屋城·生试、死试、荒试
  • 正阳门下·味羽斋·大银国
  • 正南坊·南城兵马司·相剑
  • 东江米巷·会同南馆·大晦日
  • 尾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顺应历史潮流才是英雄

    本书文笔刚猛,典型的男士读物,用明末为背景,以 “国破家亡” 的悲剧色彩,写几位孤勇之士的 “螳臂挡车”,作者对冷兵器的细致研究,打斗的精彩叙述都写的很好,很过瘾的休闲小说,不错的影视剧本。本书完全是假借明末为背景,而实际小说和现实完全没关系,所谓的家国民族情怀都是近百年才出来概念,封建王朝组织结构决定,到王朝末期正规军已经涣散,只有家军而没有国军,让大明王朝改朝换代的不是清军,而是闯王,而李自成进攻北京城,如八国联军进北京,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直接开城纳降了。大国的崩溃,首先是内斗,官僚腐败,政令不通,对军队已经完全没有掌控力,近代的大清末期,军队已经成为 “家军”,我刚看完杨奎松的书,蒋在三大战役拼完自己大部分嫡系后,已经无力回天,桂系就逼蒋下台了,蒋捂住钱袋子,让陈诚提前掌控台湾,表明个人英雄只是影视里的角色,改变国家命运需要体系。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静待续集

      这本书初看时有种上学时看《北斗神拳》漫画的快感,都是一样的暗黑风格,看起来惊险刺激,欲罢不能。可惜结尾却有些突兀,除了第一主人公刘破虏,其他人死得都太突然了,整部小说从最开始的侦探类型也变成了玄幻类型...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同时也推荐配合张明扬的《入关》一书阅读,能够更好的了解明末 “辽人” 集团的由来。从小说的结尾来看,《甲申前夜》应当还会有续集,静待刘鹤老师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题名中的 “大晦” 既是指本书故事发生的时间,1643 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暗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大明王朝处于覆亡前夕的 “至暗时刻”。面对命运,主人公不甘屈服,发起勇敢而徒劳的抗争,是悲剧叙事常用的主题之一。2. 虽然四位主人公是虚构人物,但他们的身份,辽东军官、蒙古夷丁和李氏朝鲜使臣,却是真实存在的,分别代表了明王朝乃至东北亚地区,被卷入明清战争的各方势力。明清战争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王朝更替,更是东亚国际体系与关系变化的重要分水岭。

          1
          评论
        • 查看全部37条书评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