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9.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1千字
字数
2016-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钱穆的得意门生、“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历史学名家严耕望毕生治史经验,两岸三地历史院系公认治史入门首选。
内容简介
《治史三书》是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以个人治学心得为基础,融合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等几代史学大家的治史经验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学方法论著作,被认为是“金针度人”的治史入门书,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语言质朴流畅,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谓金针度人,功在学林。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插图
- 金针度人的治学入门书 ——《治史三书》导读
- 治史经验谈
- 序言
- 一 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 (四)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
-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
- (六)其他几点意见
- 二 几条具体规律
- (一)尽量少说否定话
- (二)不要忽略反面证据
- (三)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
- (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须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证
- (六)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
- (七)不要轻易改字
- 三 论题选择
- (一)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
- (二)问题的实用性
- (三)大问题与小问题
- (四)自己能力与材料情况
- (五)检查论著目录
- 四 论著标准
- 五 论文体式
- (一)常行体
- (二)纲目体
- (三)纲目变体
- (四)复合体
- 六 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
- (一)引用材料方式
- (二)注释方式
- 七 论文撰写与改订
- 八 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
- (一)立志与计划
- (二)工作要诀
- 九 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
- (一)健强身体、健康心理
- (二)一心力、惜时光
- (三)淡名利、避权位
- (四)坚定力、戒浮躁
- (五)开阔胸襟
- (六)慎戒执著
- 治史答问
- 序言一
- 序言二
- 一 我研究历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 二 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代的课外阅读
- 三 我对于政治制度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 四 我对于历史地理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 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
- 六 我对于上古史与考古学的兴趣
- 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 八 我对于唐诗史料的利用
- 九 我今后的撰述计划
- 十 研究历史不要从哲学入手
- 十一 研究中国史不必要从中文入手
- 十二 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
- 十三 “无孔不入”、“有缝必弥”
- 十四 目录学与校勘学
- 十五 年龄与撰述
- 十六 前进与落伍
- 十七 史学二陈
- 十八 通贯的断代史家 ——吕思勉
- 十九 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 二十 我购藏书刊的原则
- 二十一 我对于中国通史讲授的几点意见
- 附录一 严耕望先生访问记
- 附录二 《唐代交通图考》序言
-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 序言
- 上篇 钱穆传[1]
- 下篇 从师问学六十年
- 附录一 我与两位王校长
- 附录二 我对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
- 附录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