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些著作标志着人类的精神高度。在中国,这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它属于人类精神价值创造的高层面。对于这些标志精神高度的经典,时间没有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刘梦溪、冯其庸、周汝昌等众多知名红学家,全面介绍曹雪芹及其红楼世界,对《红楼梦》的作者、成书、文本、人物、意蕴、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版本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堪称红学研究的集大成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作者小传
  • 第一讲 曹雪芹和他的文学世界
  • 第二讲 解读《红楼梦》之路
  • 一 《红楼梦》是可以解读的
  • 二 解读《红楼梦》之路
  • 三 解读《红楼梦》举证
  • 四 余论
  • 第三讲 《红楼梦》是怎样成书的?
  • 一 探索路上云遮雾障
  • 二 还得从作者的生卒年说起
  • 三 没有赶上也没有重过好日子
  • 四 想象比现实感受更活跃
  • 五 述家庭往事如亲历其境
  • 六 败落造就了伟大的文学家
  • 七 现实基础上的大胆虚构
  • 八 《风月宝鉴》与《石头记》
  • 九 批书的都是些什么人?
  • 十 书是否写完?为何只传抄出八十回?
  • 十一 最后十年并没有在西郊黄叶村著书
  • 十二 关于续书的一些问题
  • 第四讲 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 一 文本讨论的出发点
  • 二 一次强有力的颠覆
  • 三 红楼人生五大事件
  • 四 一条主线和三条辅线
  • 五 三种相辅相成的叙事方法
  • 第五讲 《红楼梦》的意蕴
  • 第六讲 《红楼梦》与儒道释三教关系
  • 一 毁僧谤道的小说?
  • 二 批判礼教的小说?
  • 三 信崇儒家的小说?
  • 四 宗本佛道的小说?
  • 五 以情悟道
  • 六 警幻归真
  • 七 情悟双行
  • 第七讲 《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 一 《红楼梦》女性世界还原考察
  • 二 《红楼梦》男性世界还原考察
  • 第八讲 《红楼梦》与现代性
  • 一 《红楼梦》的写作年代与曹雪芹的织造世家
  • 二 李贽反正统的异端思想和明清文艺汹涌的“情”潮
  • 三 封建盛世中的末世形象与贾宝玉叛逆典型的时代意义
  • 四 曹雪芹的“儿女真情”和宝、黛、钗的婚恋悲剧
  • 第九讲 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 一 引言
  • 二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三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社会基础
  • 四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五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文化沿革
  • 六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历史限度
  • 第十讲 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
  • 第十一讲 《红楼梦》对于传统的超越与突破
  • 第十二讲 《红楼梦》的版本和续书
  • 一 版本综介
  • 二 旧抄本抄成的年代
  • 三 各抄本之间的关系
  • 四 抄本与木活字本间的关系
  • 五 “程高本”的价值
  • 六 各本间的差别
  • 七 八十回之后为续书?
  • 八 近代印本
  • 九 续书
  • 第十三讲 树阴与楼影
  • 十一
  • 第十四讲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 第十五讲 永远的《红楼梦》
  • 一 人类精神高度的一个坐标
  • 二 《红楼梦》的宇宙境界(王国维的发现)
  • 三 是悲剧,又是荒诞剧(对王国维“评红”的补充)
  • 四 诗意生命系列的创造
  • 五 高精神与低姿态的艺术和谐
  • 六 东方的伟大史诗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