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世纪思想史》作者全新力作。世界“祛魅”之后,是历史终结,还是走向新生?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在孤立无援的世界中探索与创造、失败和成功的迷人故事。

1882年,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以此为标志,西方世界进入无神论时代,宗教信仰坍塌带来的震荡催生了从思想界到艺术文化各个领域的百花齐放。

哲学家、诗人、剧作家、画家、心理学家、科学家……数以万计杰出的个体将他们的创造性精力投入到设计没有上帝的生活方式中,在终极价值坍塌的废墟上独自面对希望与失望,拒绝妥协,展现出人类的尊严和勇气。

今天,他们的事迹第一次被完整讲述了出来。

作为当代最杰出的思想史学家之一,彼得·沃森以尼采在世纪之交引发的思想震荡为起爆点,考察这一震荡如何侵入精神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荣格、胡塞尔、易卜生到毕加索、鲍勃·迪伦,从心理学、现象学、神智学到印象派、波普艺术、爵士乐,从奥斯威辛、广岛、大清洗到伍德斯托克、“9·11”的点点滴滴连接起来,以优雅、精准的笔触挖掘出看似彼此无关的现象背后有章可循的脉络,绘制出一张从古典崩溃时代到光怪陆离的后现代的思想地图。

尽管无神论导向的绝非完满生活,但人类的灵魂却始终拒绝沉沦于黑暗之地。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些最优秀的头脑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和富有启示的回答,汇成一个宏大的人生主题。无论对于想知道生命意义,抑或想要理解我们生存于其中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发现“虚无时代”都将是一次令人惊喜的心灵体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我们的生活缺失了什么?该指责尼采吗?
  • 没有“祷告”: 我们存在的条件以及道德整体的理念
  • 通透的自我对比被包裹的自我
  • 我们处于灵性倒退的时代吗,还是说我们和曾经一样陷入了宗教狂热?
  • 作为社会学而非神学的宗教
  • 超验性对阵贫穷
  • “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被我们接下来欲求的东西所贬低”
  • 尼采现象
  • 危险的风潮和生活的负担
  • 为更好世界贴上怀疑标签
  • 信仰与科学的格格不入
  • 第一部分 战前:当艺术尚且重要之时
  • 1 尼采的时代:狂喜、性爱和放纵
  • 艰苦的智慧
  • 尼采式的庸俗作品
  • 本能面前人人平等
  • 新人类: 流浪者和舞者
  • 拉班的舞池
  • 节奏教学法与伦理: 舞者的精神
  • 羊群永远不懂的事
  • 超人伦理
  • 2 生活不止一条道路
  • 幸福的局限
  • “去它的绝对!”
  • 我们心中重要的不安
  • “成长是唯一的道德目的”
  • 可能群体的新概念
  • 新三位一体: 信任,道德野心,社会希望
  • 桑塔亚纳的喜剧信仰
  • 3 物的享受
  • 有形事物的形而上学
  • “物性”
  • 与世界和解
  • 灵性的精英主义
  • 什么应当存在
  • 作为私人宗教的精神症
  • 4 天堂:并非处所,而是方向
  • 机械天堂
  • 精神价值的闪光
  • 欲望与残暴
  • “目标是莫扎特式的快乐”
  • 不要在意远处
  • 5 伊甸园的景象:对颜色、金属、速度和瞬间的崇拜
  • 一种并不困扰人的完整感
  • 作为意义的色彩
  • 金属的魔力,对机器的崇拜
  • 过去的无意义
  • 艺术之中“新精神”的四个特点
  • 共存的整体性
  • 6 对欲望的强调
  • 忘我的骚动
  • 谎言与共享的虚构
  • 集体心灵与普遍目标
  • 记忆与欲望
  • 7 我们脸颊上的天使
  • 上帝的遗孤
  • 赞颂和纵向维度
  • 莎士比亚,而非耶和华
  • 秘密德国: 精神的国度
  • 适应失望
  • 短暂的秩序
  • 8 “错误的超自然世界”
  • 英雄的堡垒
  • 高贵的叶芝主义
  • 美国的阴影文化
  • 神秘学的流行
  • 论艺术中的灵性
  • 第二部分 无尽的深渊
  • 9 战争的救赎
  • 1914年现象
  • 共同体: 贯穿1914年的主题
  • 反讽和单纯
  • 10 布尔什维克对科学无神论的捍卫
  • 人类发展的新阶段
  • 钢铁、锤子和石头
  • 大公性和创造性: “摆脱上帝”
  • 计划: 完美的“未来”,而非完美的“超越世界”
  • 违抗上帝
  • “更高级的生物社会学形态”
  • 共产主义的“教会”
  • 祈祷者与拖拉机
  • 11 生活中的秘而不显与存在法则
  • 韦伯的不确定原则
  • 日常生活未被展开的丰富性
  • 屈服的礼物
  • 我们本能地知道什么
  • 激进田园主义
  • 理智之人的核心活动
  • 生活的捷径
  • “在世存在的两种方式”
  • 其他状况
  • 12 不完美的天堂
  • 金钱取代上帝
  • 华丽的事物与上帝无关
  • 值得信仰的下一种伟大力量
  • 一度很幸福
  • 具有灵性的中产阶级和生活的谎言
  • 家庭中的宽恕和信仰
  • 13 面向事实而活
  • 个人魅力和日常生活
  • 破坏的理想主义
  • 喜剧福音和中性的人
  • 生理的温暖与温暖的他性
  • 14 不可能的形而上学,对心理玄学的尊重
  •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 慰藉中的残忍
  • 快乐原则
  • 四条权宜之计
  • 无处可避
  • 整体性的神话
  • 现代的取舍
  • 15 哲学家的信念
  • 杜威的共同信仰
  • 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言说信念
  • 怀特海对过程的信念
  • 罗素对知识和爱的信念
  • 16 纳粹的血统宗教
  • 德国的神学复兴
  • 基督教的纳粹形式
  • “种族是上帝的想法”
  • 世界“无可争议的冷酷性”
  • 第三部分 关键时刻及其后的人性
  • 17 余波之后的余波
  • 18 行动的温暖
  • 抵抗与丽兹战线
  • 对超验性的争夺
  • 作为意义的强度
  • 作为庇护的爱
  • 劝说之前的启迪
  • 没有托辞的生活
  • 轻蔑,以及生活的休憩场所
  • 19 战争,美国道路与原罪的式微
  • 自我理解,而非自责
  • 已经“坍缩”的上帝
  • 自助行为(Self-help)的起源
  • 更加温暖的上帝: 教牧心理学
  • “渗入”未来
  • 更高的人道主义: 新亲密行为
  • 情境伦理
  • 对乐观主义的颂扬
  • 高度的心理学
  • 20 奥斯威辛,大灾变,不在场
  • 希特勒,新一代的尼布甲尼撒二世
  • 祈祷的新含义
  • 做一个不信上帝的犹太人: 大屠杀的宗教
  • 世界末日的降临
  • 上帝死亡神学
  • 21 “停止思考!”
  • 欲望的消融
  • 对深度的怀疑
  • 对自我的限定
  • 即兴创作与身体
  • 可塑的对话: 行动中的启示
  • 运动的知识
  • 与黏土的对话
  • 作为意义的韵律
  • 消极活力: 颠倒式生活的强度
  • 22 有远见的联邦和生活的规模
  • 没有宗教的宗教
  • 借化学物质通向更好的生活
  • “摇滚和药品创造奇迹”
  • “我们那种没有上帝的文明正在抵达零点”
  • 美学和道德
  • 白宫的会心小组
  • 23 幸福的享受与局限
  • 降低期望的艺术
  • 升级焦虑
  • 合理的缓解剂?
  • 诊断的慰藉
  • 24 细节中的信仰
  • 承认我们真正的欲望
  • 我们的成就和我们的局限
  • 人们所欲和谐的预兆
  • 奥登对意义的挑剔
  • 给予合理性的一个假期
  • 命名
  • “生活的丰富远超我们的想象”
  • 25 “我们的精神目标在于丰富进化叙事”
  • 文化健康的概念
  • 调整生活的新规则: 信任、贸易和悲惨图景
  • 没有神学的宗教
  • 亲生命性的革命
  • 灵魂的当代科学
  • 充盈的审美
  • 作为宗教的进化,作为拯救的科学
  • 新教义和新形而上学
  • 上帝与宇宙论者
  • 不朽的物理学
  • 26 “好生活就是用来寻找好生活的那种生活”
  • 元叙事的终结
  • “拼装”信仰
  • 失落的是“实践”
  • 从时间中逃离的艺术
  • 意义是一种沉重的幻想
  • 不可能的超验性
  • 生活的不可满足性
  • 对社会的信任
  • 为什么要做正确的事情?
  • 负责任生活的义务
  • 神秘中的美与美的神秘性
  • 综合性统一体阻碍了我们
  • 宗教的合理性: 一种后世俗社会?
  • 结论 核心的理智活动
  • 意义并不是一张安全毯
  • “让生命绚丽夺目的希求”
  • 解放的元叙事
  • 琐碎与融贯
  • 世俗的天启: 我们内心之中并不自知的事物
  • 为世界命名
  • “我们不该悲伤,相反,更应该从仍遗留的事物中找到力量”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

    1. 人类无法容忍没有意义的生活。2. 被追求的心灵平静的欲求所支配,为何如此令人艳羡?3. 如果上帝并不存在,那么所有一切都将被允许。4. 幸福能被我们所想象,但不能被我们所经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虚无时代上帝死后我们如何读后感

      现象学将我们再次带回 20 世纪最受忽视的观念,它认为生活由快乐的诸多瞬间构成。世界不再由上帝或理性照亮,上帝和理性总是试图将世界的无限变化(宇宙和经验)还原为概念、观念或本质 —— 既可能是宗教性的,也可能是科学性的;既可能牵扯到 “灵魂”“本性”“粒子”“来世”—— 它们消解现实性的真实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可能是其意义的一个部分,也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就是全部意义。宗教人士可以像现象学家那样在此我们可以再谈谈谢默斯・希尼的一个观点。希尼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诗歌增加了世界之中善的规模;新的韵律就是赋予世界的一种新生活;诗歌制造出这个世界中的某种居家感和信任感;诗歌是一个自然过程,它既由世界的现象所提供,也由语言的嬉戏所引起;它是直觉知识的传递;诗歌不断地进入更丰满的生活,它是对拓展本身的经验;诗篇像荒野中的教堂一样耸立,它们奉献出不可亵渎的高贵性,无可慰藉的明晰性,无防备的存在性,它们是内在光辉的外在标志;它们是自我克制的范例;它们表明世界的现实不应当被贬低;它们给出了某种充分性,是从内心源头迸发出的丰富性。我们最后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希尼的一篇文章中,援引了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诗的遗产》:诗的本质中有某种粗鄙:这些论题不可谓不重要,也是更宏大论题中的一部分。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论题也绕开了本书主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如何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生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似乎看到症结在于道德生活。不同种类不同派别的所有哲学家(除托马斯・内格尔以外,尤其是要除开他的晚近主张)都同意进化论生物学家,认为道德顺着良好的达尔文主义原则而演进。(戴维・斯隆・威尔逊近来研究了教义问答和宽恕的演进,这是非常撩人的一次进步。)不仅不需要使用上帝来解释道德演进,而且进化本身就是有关道德演进的更好的权威。这实际上确认了进化可以理性地表明道德何以能被证成,可以理性地列明好处,指出当规则不被遵守的时候人们丧失了什么东西。也许最重要的一点是,研究表明对 “自私基因” 的需要如何导致了对合作的需要和很多人看来,希望由道德社群的扩张而引发,尽管如果条件合适希望总是会产生。贾尼・瓦蒂莫(Gianni Vattimo)和理查德・罗蒂坚持认为,“如果不去参与社群,那么对真理的体验是不可能存在的”。少数民族群落、妇女、同性恋、残疾人、各宗教派别以及其他团体,现在都得到了更多的平等和尊重。我们对某些问题的态度则不再那么宽容,比如战争中的 “间接伤害”。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很多方面变得更宽容 —— 此过程被认为是 “社会希望” 之所在(而约翰・格雷则驳斥这种看法的肤浅)。变得更具容忍性这本身似乎并非意义所在,但对于在新的容忍之下被接受的人们来说,这会让他们过上更充实的生活。对以上所有少数派来讲,毫无疑问少数社群是政治上最重要的事物。通常由于数量和宗教身份的缘故,对少数社群的重视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将成为世界主要关注的对象,并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最为痛苦的一边。另一方面,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转变上看,未至少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整个科学进路的目标不仅仅是对自然更精确的描述,还是对自然更抽象的理论,用更少公式来解释更多的内容。这一进路离日常生活太远了。它过于抽象,过于收缩。抽象虽让很多人感到激动,但如果你不是一个直接参与者,那么它作为经验可能太过干瘪,过于无涉。(科学家一直告诉我们,应当说服更多孩子学习科学,告诉我们科学提供了一种令人激动的,能带来诸多好处的生活。他们一直在宣扬这些观点,而这一事实似乎暗示他们的推荐几乎没有发挥作用。)沃尔特・惠特曼曾说,进化论背叛了 “让生命绚丽科学和精神分析以外,思想领域在后尼采时代最重要的发展在我们看来就是看待世界的现象学进路。我们已经看到,马拉美寻找 “没有褶皱的语言”,波德莱尔看重他 “销魂的时刻”,在瓦莱里则偏好 “秩序的小世界”。契诃夫专注 “具体的个人”,倾向于 “小规模的实践性解答”,纪德认为 “系统化本身正在变质,扭曲,变得贫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觉得,“生活中的所有快乐一般来说都是观念,而生活的所有使用方式具体而言都是解决方案”。华莱士・史蒂文斯考虑到,“个别事物能够更好地满足” 我们。托马斯・内格尔的说法是:“个别事物能具有一种非竞争的完善性,它以透明的形式向自我的各个方面呈现。这也有助于解释对宏伟之美的体验为何会利于自我的统一,因为对象在种种不相干的观点中做出区分,从而立即完全地引起我们注意。” 或者就像罗伯特・诺奇克那样,劝说我们让自己成为美的 “载体”,他说:“诗人和艺术家带给我们的是微小事物所具有的浩瀚而无可怀疑的现实性。所有事物都具有‘其包容的实体性’。” 乔治・莱文则呼吁 “对这个世界的细节保持一种深切的关注”。(第 24 章完全是在讨论诗人对细节的信念和确证。)相应地,与生活的片断观念一致观点的还有普鲁斯特的 “极乐瞬间”、易卜生 “灵性价值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