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电子技术基础入门书籍,适合爱好者自学和用作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电子技术基础、万用表的使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与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场效应管与IGBT、继电器与干簧管、过流与过压保护器件、光电器件、电声器件与压电器件、显示器件、传感器、贴片元器件、集成电路、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本书具有起点低、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内容结构安排符合学习认知规律,适合作电子爱好者学习电子元器件、万用表和示波器的自学图书,也适合作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电子技术教材。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电子技术基础
  • 1.1 基本常识
  • 1.1.1 电路与电路图
  • 1.1.2 电流与电阻
  • 1.1.3 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 1.1.4 电路的三种状态
  • 1.1.5 接地与屏蔽
  • 1.2 欧姆定律
  • 1.2.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 1.2.2 全电路欧姆定律
  • 1.3 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 1.3.1 电功
  • 1.3.2 电功率
  • 1.3.3 焦耳定律
  • 1.4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 1.4.1 电阻的串联
  • 1.4.2 电阻的并联
  • 1.4.3 电阻的混联
  • 1.5 直流电与交流电
  • 1.5.1 直流电
  • 1.5.2 交流电
  • 第2章 万用表的使用
  • 2.1 指针万用表的使用
  • 2.1.1 面板介绍
  • 2.1.2 使用准备
  • 2.1.3 测量直流电压
  • 2.1.4 测量交流电压
  • 2.1.5 测量直流电流
  • 2.1.6 测量电阻
  • 2.1.7 指针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 2.2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 2.2.1 面板介绍
  • 2.2.2 测量直流电压
  • 2.2.3 测量直流电流
  • 2.2.4 测量交流电压
  • 2.2.5 测量交流电流
  • 2.2.6 测量电阻
  • 2.2.7 测量线路的通断
  • 2.2.8 测量温度
  • 2.2.9 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 第3章 电阻器
  • 3.1 固定电阻器
  • 3.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3.1.2 电阻的功能
  • 3.1.3 阻值与误差的表示
  • 3.1.4 标称阻值的系列
  • 3.1.5 额定功率
  • 3.1.6 选用
  • 3.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阻器
  • 3.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阻器
  • 3.2 电位器
  • 3.2.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3.2.2 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3 应用电路
  • 3.2.4 种类
  • 3.2.5 主要参数
  • 3.2.6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位器
  • 3.2.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位器
  • 3.2.8 选用
  • 3.3 敏感电阻器
  • 3.3.1 热敏电阻器
  • 3.3.2 光敏电阻器
  • 3.4 排阻
  • 3.4.1 实物外形
  • 3.4.2 命名方法
  • 3.4.3 种类与结构
  • 3.4.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排阻
  • 3.4.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排阻
  • 第4章 电容器
  • 4.1 固定电容器
  • 4.1.1 结构、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4.1.2 主要参数
  • 4.1.3 “充电”和“放电”特性说明
  • 4.1.4“隔直”和“通交”特性说明
  • 4.1.5 “两端电压无法突变”特性说明
  • 4.1.6 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
  • 4.1.7 种类
  • 4.1.8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 4.1.9 容量与误差的标注方法
  • 4.1.10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 4.1.1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 4.1.12 选用
  • 4.2 可变电容器
  • 4.2.1 微调电容器
  • 4.2.2 单联电容器
  • 4.2.3 多联电容器
  • 第5章 电感器与变压器
  • 5.1 电感器
  • 5.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5.1.2 主要参数与标注方法
  • 5.1.3“通直阻交”特性与感抗说明
  • 5.1.4 “阻碍变化的电流”特性说明
  • 5.1.5 种类
  • 5.1.6 电感器的串联与并联
  • 5.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感器
  • 5.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感器
  • 5.1.9 用电感表测量电感器的电感量
  • 5.1.10 选用
  • 5.2 变压器
  • 5.2.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5.2.2 结构原理
  • 5.2.3“变压”和“变流”功能说明
  • 5.2.4 特殊绕组变压器
  • 5.2.5 种类
  • 5.2.6 主要参数
  • 5.2.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变压器
  • 5.2.8 选用
  • 第6章 二极管
  • 6.1 半导体与二极管
  • 6.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 6.1.2 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 6.1.3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说明
  • 6.1.4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 6.1.5 二极管的正、负极性判别
  • 6.1.6 二极管的常见故障及检测
  • 6.1.7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 6.2 整流二极管和整流桥堆
  • 6.2.1 整流二极管
  • 6.2.2 整流桥堆
  • 6.3 稳压二极管
  • 6.3.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6.3.2 工作原理
  • 6.3.3 应用电路
  • 6.3.4 主要参数
  • 6.3.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 6.3.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 6.4 双向触发二极管
  • 6.4.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6.4.2 双向触发导通性质说明
  • 6.4.3 特性曲线说明
  • 6.4.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 6.4.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 6.5 肖特基二极管
  • 6.5.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6.5.2 特点、应用和检测
  • 6.5.3 常用肖特基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 6.5.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肖特基二极管
  • 6.6 快恢复二极管
  • 6.6.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6.6.2 特点、应用和检测
  • 6.6.3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快恢复二极管
  • 6.6.4 常用快恢复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 6.6.5 肖特基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高速整流二极管和开关二极管的比较
  • 第7章 三极管
  • 7.1 通用三极管
  • 7.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7.1.2 结构
  • 7.1.3 电流、电压的规律
  • 7.1.4 放大原理
  • 7.1.5 放大、截止和饱和状态说明
  • 7.1.6 主要参数
  • 7.1.7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 7.1.8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三极管
  • 7.1.9 型号命名方法
  • 7.2 特殊三极管
  • 7.2.1 带阻三极管
  • 7.2.2 带阻尼三极管
  • 7.2.3 达林顿三极管
  • 第8章 晶闸管
  • 8.1 单向晶闸管
  • 8.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8.1.2 结构原理
  • 8.1.3 主要参数
  • 8.1.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 8.1.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 8.1.6 种类
  • 8.1.7 型号命名方法
  • 8.2 双向晶闸管
  • 8.2.1 电路符号与结构
  • 8.2.2 工作原理
  • 8.2.3 应用电路
  • 8.2.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双向晶闸管
  • 8.2.5 用数字万用表判别双向晶闸管的电极
  • 第9章 场效应管与IGBT
  • 9.1 结型场效应管(JFET)
  • 9.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9.1.2 结构与工作原理
  • 9.1.3 主要参数
  • 9.1.4 检测
  • 9.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管)
  • 9.2.1 增强型MOS管
  • 9.2.2 耗尽型MOS管
  • 9.3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 9.3.1 实物外形、等效电路与电路符号
  • 9.3.2 工作原理
  • 9.3.3 应用电路
  • 9.3.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IGBT
  • 9.3.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IGBT
  • 第10章 继电器与干簧管
  • 10.1 电磁继电器
  • 10.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0.1.2 结构
  • 10.1.3 应用电路
  • 10.1.4 主要参数
  • 10.1.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电磁继电器
  • 10.1.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磁继电器
  • 10.2 固态继电器
  • 10.2.1 直流固态继电器
  • 10.2.2 交流固态继电器
  • 10.2.3 固态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
  • 10.3 干簧管与干簧继电器
  • 10.3.1 干簧管的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0.3.2 干簧管的工作原理
  • 10.3.3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干簧管
  • 10.3.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干簧管
  • 10.3.5 干簧继电器的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0.3.6 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10.3.7 干簧继电器的应用电路
  • 10.3.8 干簧继电器的检测
  • 第11章 过电流与过电压保护器件
  • 11.1 过电流保护器件
  • 11.1.1 玻壳熔断器
  • 11.1.2 自恢复熔断器
  • 11.2 过电压保护器件
  • 11.2.1 压敏电阻器
  • 11.2.2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 第12章 光电器件
  • 12.1 发光二极管(LED)
  • 12.1.1 普通发光二极管
  • 12.1.2 双色发光二极管
  • 12.1.3 三基色与全彩发光二极管
  • 12.1.4 闪烁发光二极管
  • 12.1.5 红外发光二极管
  • 12.2 光敏二极管
  • 12.2.1 普通光敏二极管
  • 12.2.2 红外接收二极管
  • 12.2.3 红外线接收组件
  • 12.3 光敏三极管
  • 12.3.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2.3.2 应用电路
  • 12.3.3 检测
  • 12.4 光耦合器
  • 12.4.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2.4.2 应用电路
  • 12.4.3 引脚判别
  • 12.4.4 好坏检测
  • 12.4.5 用数字万用表判别引脚
  • 12.5 光遮断器
  • 12.5.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2.5.2 应用电路
  • 12.5.3 检测
  • 第13章 电声器件与压电器件
  • 13.1 扬声器
  • 13.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3.1.2 种类与工作原理
  • 13.1.3 主要参数
  • 13.1.4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扬声器
  • 13.1.5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扬声器
  • 13.1.6 型号命名方法
  • 13.2 耳机
  • 13.2.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3.2.2 种类与工作原理
  • 13.2.3 双声道耳机的内部接线及检测
  • 13.2.4 线控耳麦的内部电路及接线
  • 13.3 蜂鸣器
  • 13.3.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3.3.2 种类及结构原理
  • 13.3.3 类型判别
  • 13.3.4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蜂鸣器
  • 13.3.5 应用电路
  • 13.4 话筒
  • 13.4.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3.4.2 工作原理
  • 13.4.3 主要参数
  • 13.4.4 种类与选用
  • 13.4.5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话筒
  • 13.4.6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话筒
  • 13.5 石英晶体谐振器(晶振)
  • 13.5.1 实物外形、结构与电路符号
  • 13.5.2 特性
  • 13.5.3 应用电路
  • 13.5.4 有源晶体振荡器
  • 13.5.5 开路检测和在路检测
  • 13.6 陶瓷滤波器
  • 13.6.1 实物外形、电路符号与等效图
  • 13.6.2 应用电路
  • 13.6.3 检测
  • 第14章 显示器件
  • 14.1 LED数码管
  • 14.1.1 一位LED数码管
  • 14.1.2 多位LED数码管
  • 14.2 LED点阵显示器
  • 14.2.1 单色LED点阵显示器
  • 14.2.2 双色LED点阵显示器
  • 14.3 真空荧光显示器
  • 14.3.1 实物外形
  • 14.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 14.3.3 检测
  • 14.4 液晶显示屏
  • 14.4.1 笔段式液晶显示屏
  • 14.4.2 点阵式液晶显示屏
  • 第15章 传感器
  • 15.1 气敏传感器
  • 15.1.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5.1.2 结构
  • 15.1.3 应用电路
  • 15.1.4 检测
  • 15.2 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
  • 15.2.1 结构与工作原理
  • 15.2.2 引脚判别
  • 15.3 霍尔传感器
  • 15.3.1 实物外形与电路符号
  • 15.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 15.3.3 种类
  • 15.3.4 应用电路
  • 15.3.5 引脚判别与检测
  • 15.4 温度传感器
  • 15.4.1 实物外形与种类
  • 15.4.2 阻值的识读与测量
  • 15.4.3 温度测量电路
  • 第16章 贴片元器件
  • 16.1 表面贴装技术(SMT)简介
  • 16.1.1 特点
  • 16.1.2 封装规格
  • 16.1.3 手工焊接方法
  • 16.2 贴片电阻器
  • 16.2.1 贴片固定电阻器
  • 16.2.2 贴片电位器
  • 16.2.3 贴片熔断器
  • 16.3 贴片电容器和贴片电感器
  • 16.3.1 贴片电容器
  • 16.3.2 贴片电感器
  • 16.3.3 贴片磁珠
  • 16.4 贴片二极管
  • 16.4.1 通用知识
  • 16.4.2 贴片整流二极管和整流桥堆
  • 16.4.3 贴片稳压二极管
  • 16.4.4 贴片快恢复二极管
  • 16.4.5 贴片肖特基二极管
  • 16.4.6 贴片开关二极管
  • 16.4.7 贴片发光二极管
  • 16.5 贴片三极管
  • 16.5.1 实物外形
  • 16.5.2 引脚排列与内部结构
  • 16.5.3 标注代码与对应型号及主要参数
  • 第17章 集成电路
  • 17.1 概述
  • 17.1.1 快速了解集成电路
  • 17.1.2 集成电路的特点
  • 17.1.3 集成电路的种类
  • 17.1.4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
  • 17.1.5 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
  • 17.2 集成电路的检测
  • 17.2.1 开路测量电阻法
  • 17.2.2 在路检测法
  • 17.2.3 排除法和代换法
  • 17.3 集成电路的拆卸与焊接
  • 17.3.1 直插式集成电路的拆卸
  • 17.3.2 贴片集成电路的拆卸
  • 17.3.3 贴片集成电路的焊接
  • 第18章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 18.1 示波器的种类与特点
  • 18.1.1 模拟示波器
  • 18.1.2 数字示波器
  • 18.1.3 数字示波器的优缺点
  • 18.2 面板、接口与测试线
  • 18.2.1 显示屏测试界面
  • 18.2.2 测试连接口
  • 18.2.3 面板按键功能说明
  • 18.2.4 测试线及调整
  • 18.3 一个信号的测量
  • 18.3.1 测量连接
  • 18.3.2 自动测量
  • 18.3.3 关闭一个测量通道
  • 18.3.4 波形垂直调节与通道菜单说明
  • 18.3.5 波形水平调节与时基菜单说明
  • 18.3.6 信号触发的设置与触发菜单说明
  • 18.4 两个信号的测量
  • 18.4.1 测量连接
  • 18.4.2 自动测量
  • 18.4.3 波形垂直调节
  • 18.4.4 波形水平调节
  • 18.4.5 触发设置
  • 18.5 信号幅度、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 18.5.1 自动测量信号幅度和频率
  • 18.5.2 用坐标格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 18.5.3 用光标测量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 18.5.4 用光标测量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 18.6 其他示波器功能的使用
  • 18.6.1 波形的保存
  • 18.6.2 参考波形(REF)的使用
  • 18.6.3 自定义测量与默认测量设置
  • 18.7 万用表功能的使用
  • 18.7.1 万用表模式的测量挡位
  • 18.7.2 万用表模式的测量举例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