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解构西方的中国形象入手,揭示其中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内容简介

跨文化形象学起于当下中国文化自觉的问题,本书提出“三组课题”。按三组课题清理跨文化形象学的基本研究思路与体系,可发现的理论困境:面对西方现代性,中国现代性自我想象的困境不仅在知识与观念上,还在价值与权力上;真正需要解构的,不是西方现代性及其构建的中国形象的知识-权力网络,而是中西方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模式。在这一思维模式中,我们不可能摆脱西方这一巨大的他者进行现代性自我确认,即使是用后现代的话语理论解构西方现代性,质疑西方的中国形象构成中国现代性自我想象的他者,也最终会落入后现代的话语理论的陷阱,因为没有他者便没有自我。三组课题出现的理论困境,将直接质疑跨文化形象学的前提与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术文库”总序
  • 导论:跨文化形象学的问题与方法
  • “孔教乌托邦”: 在西方现代性的社会期望与审美期望之间
  •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启蒙运动利用中国思想的过程与方式
  • 西方启蒙大叙事中的“中国”
  • 停滞或进步:中国现代性的他者困境
  • 东西南北“中”——俄罗斯思想中的中国
  • “我们遥远的近邻”——印度眼中的中国形象
  • “巨大的他者”——日本现代性自我想象中的“中国”
  • 奈何问题,若何方法?——有关跨文化形象学研究的反思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