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日本是中国的一个“分身”吗?一部21世纪的日本论。许纪霖、刘苏里、施展、刘擎力荐!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东亚世界史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面向文明的意志与热情。这种人类自身固有的秉赋和能量,让我们重新确认了东亚文明在迄今为止的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位置,以及它将在未来的世界文明进程的角色。

本书选择日本近现代史上的若干个精神主题予以刻画和重述,诸如水户学、亚洲主义、近代超克、日本马克思主义、战后民主主义以及战后日本宪法的问题,从而揭示日本经验在思想史、政治史与文明史上的意义。对这些主题的讨论,不仅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近代日本的变迁,更是重新认识东亚世界史变迁和探寻更为公正的世界秩序不可欠缺的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认识日本,认识自我
  • 绪论 什么是日本 我们的方法和视角
  • 一 日本:一种精神现象
  • “日本问题”&“日本情结”
  • 世界及“新世界主义”
  • 二 国家的精神分析:方法与课题
  • 历史的终结?
  • 为什么是“精神”而不是“思想”?
  • 三 分身:东亚世界体系的视角
  • 精神帝国的诞生
  •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 分身
  • 第一章 尊王攘夷 中华世界的投影
  • 一 东亚儒学:“日本是中华!”
  • 中华—夷狄:文明意识的觉醒
  • “中国化”
  • 克服中国:“中华”与“神国”
  • 二 尊王攘夷:时代风云中的水户学
  • 为什么是“水户学”
  • “尊王攘夷”的重新发现
  • 天皇制的建立
  • 三 世界帝国:近代日本的国家目标
  • 第二章 竞逐亚洲 面向世界大舞台
  • 一 想象亚洲:日本帝国意识的成长
  • 亚洲主义
  • 福泽谕吉:脱亚论及文明工具化
  • 二 亚洲主义的三重精神结构
  • “攘夷”与“新攘夷”
  • 文明与暴力
  • 世界革命
  • 三 东亚内战:从亚洲主义到民族主义
  • 四 文明使命:未完的亚洲主义叙事
  • 附论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世界认识的转变
  • 第三章 超克西方 普遍世界的创造
  • 一 近代超克:世界革命的理论
  • 二 京都学派:世界史的预言者
  • 三 天命流转:近代东亚的世界主义
  • 附论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秩序 民族与帝国的视角
  • 第四章 世界革命 日本马克思主义的热情
  • 一 从明治到昭和: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 二 昭和维新: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变异
  • 三 民族与世界:东亚世界的新认识
  • 四 东亚世界史中的日本马克思主义
  • 附论 大正民主主义 人民觉醒的光与影
  • 第五章 民主主义 旧邦新造的历史意识
  • 一 东亚的王权:为万世开太平
  • 二 永久革命:作为近代超克论的民主主义
  • 三 战后民主主义与历史认识
  • 四 战争与民主:东亚世界史的反思
  • 附论 军国暴力 近代日本精神史的污点
  • 第六章 日本宪法 从民族国家到世界主义
  • 一 日本宪法的世界主义属性
  • 二 隐匿的立法者:重新思考日本宪法的论争
  • 三 日本宪法的真相:民族国家的世界化
  • 四 世界主义:日本宪法的时代精神
  • 附论 鹤见俊辅的人生 作为战后日本精神史的个体史
  • 第七章 明治维新 东亚世界史的精神秘密
  • 一 明治维新的真相与意义
  • 二 英雄、时势与历史的本质
  • 三 维新志士与东亚世界的古典传统
  • 四 作为古典精神事件的明治维新
  • 附论 日本转向 东亚古典精神的相逢与终结
  • 结语 青春东亚 近代日本精神史的再省察
  • 一 重述近代日本精神史的意义
  • 二 方法论的省察:我们的困难与采用的方法
  • 三 新世界主义与世界史叙事
  • 尾声 为什么日本的故事说不完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一頁folio

一頁™️,独立出版品牌,2019年创立于北京。专注于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及儿童图书三大领域,凝望历史纵深,关注知识发生学,珍视人文艺术的温度,力图让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为一次突破边界的出发,承载每一种热爱,抵达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