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介绍了20多篇音乐评论文章,分为作品评论、书籍评论、音乐会评论、人物评论、刊物评论、会议评论、杂论七个部分,涉及了音乐评论的各个方面,是一部覆盖面较广的音乐评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音乐学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田可文近年来撰写的音乐评论文章,具有“学院乐评人”的理论深度与专业素养,也不乏“社会乐评人”的随性、率意与活泼风趣。

作者精通音乐酷爱文史,用灵动的文字记录着身边的音乐,让阅读这些文字的你仿佛从字里行间“听”到了那一首首经典作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言
  • 自序 音乐评论的对象及其相关问题
  • 作品评论
  • 读《月的悲吟》
  • 人神合一的圣洁之作——黄汛舫的编钟与乐队《天坛》
  • 倍感压抑的亡魂盛宴——试论潘德列茨基《荧光》中的现代音乐特征
  • 书籍评论
  • 聊以为序的序言
  • 一个值得研究的人与作品——读冯欣欣的《序列理念的笃行者》
  • 近现代中国租界城市音乐文化的历史嬗变——写在李俊博士新著出版之前
  • 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思维观念的体现——评刘永平教授的新著《现代音乐视唱教程》
  • 感动与感悟——读周耘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
  • 来自佛教世界的“声音”——周耘的新著《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
  • 道教音乐文化现象的新阐释——孙凡的《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扫描
  • 《湖北传统乐舞概论》的学术意义
  • 唐永荣的《红色历程的音乐记忆》解读
  • 读佟文西的《论音乐文学创作》
  • 文明中的历史
  • 读《简明牛津音乐史》
  • 求书偶得:《南唐李后主词诗全集》
  • 求书偶得:关于《关汉卿散曲集》
  • 音乐会评论
  • 被解放了的感官——关于那场“解放感官”的音画视听会
  • 永恒的听觉记忆——听澳门乐团演出有感
  • 华韵楚风 献艺京城——武汉音乐学院东方中乐团国家大剧院演出纪实
  • 民族音乐改革的新思维——西安音乐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武汉行有感
  • 也许这本身……
  • 难以释怀的长江情结——王世光作品音乐会侧记
  • 弦外之韵 境深意远——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评述
  • 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速写
  • 悟性与理念的再现——硕士研究生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联想
  • 听鲍蕙荞储望华钢琴音乐会及其联想
  • 精湛的技艺不懈的追求——记朱耀熹教授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 我听李果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 “音乐学”首先就应该是“音乐”——有感于音乐学家王洪军教授参加独唱音乐会
  • 人物评论
  • 肠断何必更残阳——追忆我的恩师谭冰若先生
  • 我在“武音”最初的三位恩师
  • 现代性与民族性交融的音乐秉性——钟峻程教授的创作生涯及其音乐特征
  • 走自己的路——记中年作曲家谢国华
  • 李莉和她的《区域音乐的历史回首》
  • 从李叔同出家谈起……
  • 刊物评论
  • 《黄钟》历程20年
  • 发刊100期的《黄钟》
  • 近五年来《黄钟》杂志对中国乐律学的关注
  • 稳健发展 开拓创新——2000—2007年《乐府新声》的编辑学分析
  • 独具特色 不断探索——2000—2007年《音乐探索》的编辑学分析
  • 别具一格 天籁之声——对2000—2009年度《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的编辑学分析
  • 好名字与好刊物——写在《音乐探索》创刊30周年之际
  • 会议评论
  • 新时期音乐展示的重要平台——第三届“中国—东盟音乐周”述评
  • “中国—东盟音乐周”:多元跨域文化对话的音乐平台
  • 二胡艺术的一次盛会——“纪念黄海怀逝世40周年·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系列活动”综述
  • 杂论
  • 五四运动与中国音乐的历史诠释
  • 思索“后现代”
  • 关于重写音乐史
  • 音乐创作、评价及其他——从钟信明《第二交响曲》说开去
  • 校庆与“口述历史”——编撰“校庆专辑”的动因及其历史观念
  • 当传统遭遇现代——作为“局外人”与“局内人”对第三届“中国—东盟音乐周”的认识
  • 对孙焕英先生《对“美女奏家” 评判的误区》一文的认识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音乐出版机构。上海音乐出版社建社于1956年,历年来共推出各类图书近万种,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物3000余种,实现总资产2.3亿。目前,上音社在职员工108人,平均年龄36.8岁,多人荣获国家和市级荣誉,是中国出版队伍中一支敢于挑战和创新、充满激情与梦想的专业出版团队。 新世纪以来,上音社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放眼世界,依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丰富出版资源,聚焦音乐产业,坚守出版主业,在主题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持续发力,自“十五”规划以来,产品研发和经营业绩始终稳健发展,连续二十年保持快速发展,是上海唯一一家在图书分类市场获得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