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21-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学论文结集。
内容简介
本辑收录:《当代艺术地理学文献研究》《艺术跨媒介研究的文献问题再思考》《当代艺术人类学文献概览及研究趋势》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编辑委员会
- 卷首语
- 艺术理论:学科与知识谱系
- 再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建设
- 当代艺术地理学文献研究
- 一 新艺术地史学
- 二 景观图像学
- 三 当代艺术地理批评与实践
- 结语
- 艺术跨媒介研究的文献问题再思考
- 一 艺术跨媒介研究路径的多重变奏
- 二 艺术跨媒介研究文献的当代构成
- 三 艺术跨媒介研究文献的中国问题
- 艺术哲学中的文献学问题
- 艺术社会学基本文献:问题与方法
- 一 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
- 二 经验主义艺术社会学
- 三 当代艺术社会学
- 当代艺术人类学文献概览及研究趋势
- 一 艺术人类学的早期历史与民族志取向
- 二 人类学的范式转向与艺术人类学的新发展
- 作为文化表征的艺术及其历史语境建构
- 20世纪西方艺术心理学的文献学初探
- 一 艺术心理学的诞生背景
- 二 艺术心理学的文献学初探
- 三 基于文献学初探的反思与展望
- 艺术心理学:学科与方法
- 导言:建造一座中国美学与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桥梁
- 连接艺术与科学:一个审美心理学的框架
- 一 历史
- 二 我们的知识状况
- 三 方法论问题
- 四 审美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 五 审美心理学框架
- 六 一个审美心理学的“乌托邦”
- 结语
- 艺术心灵与艺术史:走向艺术鉴赏科学的心理—历史框架
- 一 艺术鉴赏科学的争议性探究
- 二 艺术鉴赏科学的心理—历史框架
- 三 三种艺术鉴赏模式
- 四 经验美学、神经美学和心理—历史学框架
- 五 艺术解读与艺术史操纵的流畅性
- 六 结论
- 费希纳之后150年:来自“风暴中心”的考察
- 一 早期风暴: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
- 二 中期风暴:丹尼尔·埃利斯·伯莱因
- 三 形式主义与投射主义
- 三 概览
- 四 在实验语境中调和形式主义与投射主义的观点
- 五 搭建实验主义的桥梁
- 实验一
- 实验二
- 结语
- 《二十四诗品》中的六种崇高
- 一 西方美学概念“sublime”在中国的接受
- 二 西方崇高概念的广博与《二十四诗品》丰富的美学品格系统
- 三 《二十四诗品》中的六种崇高
- 结语
- 艺术史论新视野
- 罗兰·巴特的艺术批判与道家思想影响
- 一 《艺术的智慧》与《恋人絮语》中的道家思想
- 二 巴特晚年学术活动中的道家思想
- 三 巴特晚年学术活动中道家思想影响的评价
- 《岳阳楼记》文图关系研究
- 一
- 二
- 三
- 偶然性与精英主义:舒斯特曼的误读
- 一 引言
- 二 偶然性之辩
- 三 精英主义之辩
- 四 结语
- 从电影中的杀人玩具到“玩具主义”运动
- 一 引言
- 二 “杀人玩具”电影:参与者与致命玩物的对抗性伴生
- 三 “玩具主义”运动:艺术家与艺术创作行为的互利型伴生
- 四 结语
- 门类艺术的历史眼光
- 早期佛教入华问题再认识
- 一 佛教入华时间的史料考察
- 二 佛教入华时间的图像学讨论
- 三 佛教入华的海路途径考察
- 四 结论
- 何星叔与何绍基家传藏品之流散
- 一 何星叔家世及藏品传承
- 二 何星叔与何氏家藏散出史实
- 三 何星叔的家学传承与书画诗文修养
- 四 何星叔志趣与个性蠡测
- 余论
- 天地合图:汉画中世界图式的空间构造逻辑
- 一 世界的中央:人间对黄泉的替换
- 二 世界的边缘:蛮荒的仙境化再造
- 三 世界的穹顶:天象的神话式重构
- 结语
- 宣化辽墓中两幅婴戏图浅析
- 一 图式的组合:儿童偷桃图的双重意义
- 二 民间风俗与丧葬礼仪——儿童跳绳的观看和娱乐意义
- 三 两幅婴戏图的绘画史意义
-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稿约及注释体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