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1千字
字数
2005-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集中研究北京地区言语社区正在使用中的儿化词。
内容简介
全书从各个角度对北京话儿化词进行考察,对北京话儿化词所具有的特质重新做出解释与说明,论述了北京话儿化词在使用中显现出的共时差异,并阐述北京话儿化词在历时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趋势与特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 子
- 第一章 概 说
- 第一节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
- 一、历史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 二、语音学角度的研究
- 三、方言学角度的研究
- 四、现代汉语词汇、语法及修辞角度的研究
- 五、“推普”及语言规范化角度的研究
- 六、汉语教学角度的研究
- 七、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 八、北京话儿化词的收集整理和辞书编纂
-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北京话儿化词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类型
- 一、语义特征角度的类别
- 二、变异特征角度的类别
- 第二节 特点
- 一、方言口语词特点
- 二、语体变化标记特点
- 第三节 性质
- 一、北京话儿化词及其变体系统
- 二、北京话儿化词多角度定位
- 第三章 北京话儿化词差异研究
- 第一节 使用者的差异
- 一、使用者社会差异分布
- 二、从使用者的差异分布看变化的动因、过程和结果
- 第二节 语体差异
- 一、书面语言不同语体风格的表现及原因
- 二、电视新闻用语不同语体风格的表现及原因
- 第三节 其他差异
- 一、话题因素引起的差异
- 二、语境因素引起的差异
- 三、媒介载体因素引起的差异
- 四、接收者因素引起的差异
- 五、小结:差异与互动
- 第四章 北京话儿化词变化研究
- 第一节 消失
- 一、衰减:以通名儿化为例
- 二、扩散:消失的具体表现
- 三、小结:真实时间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隐现
- 一、隐现:有序退隐与无序显现
- 二、交错产生:变体系统的特征
- 第三节 从词汇现象到语体标记
- 一、词汇现象与北京话儿化词
- 二、从词汇现象到语体标记
- 第五章 儿化词的规范
- 第一节 儿化词的规范与北京话
- 一、普通话和北京话
- 二、普通话的规范与北京话
- 第二节 规范的原则与重点
- 第三节 “必读”与 “必懂”
- 一、关于 “必读”
- 二、关于 “必懂”
- 第六章 余 论
- 第一节 北京话儿化词与语义轻化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京话儿化词的轻化现象
- 第二节 北京话儿化的泛化现象
- 一、轻化与泛化
- 二、“儿”化泛化的社会功能
- 附 录
- 一 北京地名中部分通名儿化情况调查表
- 二 电视新闻语体差异调查文本
- 三 电视新闻儿化词使用对比
- 四 儿化词社会属性分布调查表
- 五 电视新闻中使用的儿化词及出现次数统计(2003年8月)
- 六 普通话儿化词表
- 参考文献
- 后 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