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读书》2020年06期收录郑少雄《云中何人:灾难背后的历史与族群》等作品。

内容简介

本期主要文章:周展安《探求中国现代思想的基底》、李零《西高泉秦墓发掘记》、彭小瑜《“行天下之大道”》、王利兵《区域、网络与公共资源治理》、陈飞《“无名”秀才们》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云中何人:灾难背后的历史与族群
  • 《罂粟海》:跨界的文学想象
  • 探求中国现代思想的基底
  • 近代日本如何言说中国
  • 西高泉秦墓发掘记
  • 汉学、英语和漱石文体
  • 第二个青铜时代
  • 赋到沧桑:文化的暮年与投荒
  • 响搨还是向搨
  • “行天下之大道”(上)
  • 大学教育:走向一流还是走向虚无?
  • 戈登·伍德与“美国政治科学”
  • 工业演进的四条道路
  • 区域、网络与公共资源治理
  • 虚实之间读西南
  • “她者”的醒来
  • 中日交流可以从什么地方写起
  • 水流云在
  • 丰盛的一种可能
  • 沙漠独行者
  • 西方时尚与身份认同
  • “无名”秀才们
  • 谢国桢《江浙访书记》辨误一则
  • 制造《搜神记》
  • 美国宪法中的“弹劾”与“叛国”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二个青铜时代

    一、底气来自编钟一九九九年,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在湖北定制了曾侯乙式三十六件一套的编钟。运到那天,拆箱卸包,零件摊满一地。于少华教授带着几个学生,翻看图纸,正不知如何下手。其时在那里就读的我,恰好走进音乐系所在的 “许让成楼”,见此场景,便想到编辑《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的经验,于是毛遂自荐,带领大家安装。先把两边佩剑青铜武士的支架撑起来,再架上蟠龙纹铜套加固的彩绘横梁。簨虡固定后,三层编钟,按大小顺序,连接悬挂。考古学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融入音乐学的新知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自一九六二年河南信阳长台观春秋编钟由王湘、孟宪福、王瑛等人测音考察后,这一领域的操持者似乎就成了中国音乐研究所的使命。我参与了《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的普查与编辑工作,测量、测音过多套编钟,脑子里自然装着钟虡列堵的步骤。没承想,这份知识,到了香港,成了超前见识。手不停摆,马不停蹄,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会如此胸有成竹。忙活了一上午,整套编钟,毫发未损,安置到演奏厅右壁。组装完毕,扑打衣裳,执锤敲击,声满堂壁。看着满屋子同学心旌摇荡的样子,我突然冒了一句:“这是第二个青铜时代。”“安装” 引发的后续效应,也令我吃惊。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与香港大学音乐系,一直暗中较劲。两校历年的 “研究生交流”,简直是打擂台。师生围坐台下,研究生上台讲演。那场面就是唐代康昆仑与段善本的 “对台” 或电影《海上钢琴师》的 “斗琴”。我也是第一次见识这般阵势。香港大学的一位男生,身穿红格子英格兰短裙,怀抱绛紫竹管的苏格兰风笛,边走边吹,绕场一周。那股必欲夺冠的逼人劲头儿,让人觉得这不是学术讲演而是演艺大比拼。“风前横笛斜吹雨”,作秀 “亚历山大”。有了 “安装” 的信任,意欲充分利用新资源的于少华教授,让我介绍编钟。于是,我与同学苏汉涛,提前练了一支曲子。轮到我发言,为了造势,我也不先走上讲台,而是站到了编钟前,敲了一阕国风十足的《孟姜女》。苏汉涛敲下层低音组,击打重音;我敲中层组,演奏旋律。钟声叩响,如鼓风涛,双锤振壁,一举滔天。接下来我介绍一钟双音,系主任陈永华,亲自上台执钟。我秉锤敲击,正鼓部、侧鼓部,两个相距三度的音,一一跳出。那时,香港大部分师生(特别是外籍教师)从未见过编钟,更甭说现场聆听。只知一钟一音的老外,如同当年刚刚发现先秦伟大创造的中国音乐家一样,个个被 “中国阵势” 惊得目瞪口呆。有位外籍教师,甚至跑到台上,从里到外,翻看编钟,想查个底儿掉。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