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赫哲族口传艺术“伊玛堪”: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的凝结。

内容简介

“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世代传承、口耳相授的民间说唱艺术,也是赫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达和娱乐审美方式,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性情上的愉悦。它不仅充分记载了赫哲族的征战史和迁徙史,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精神和文化精华,还全面展现了赫哲族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世代居住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渔猎生活等,是集赫哲族历史、习惯、文化、宗教于一体的知识体系,为历史学、民族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是赫哲族人民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向心力的凝结点,堪称赫哲族历史的“活态标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通过全面、系统地采集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口述资料,进一步梳理、整合“伊玛堪”传承过程的口述历史,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这项民间说唱艺术,并让更多人领略“伊玛堪”文化艺术的魅力,进一步增强赫哲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伊玛堪”采录实践与学术研究述评
  • 第二节 以口述史理论与方法实现对“伊玛堪”的观照
  • 第三节 赫哲族聚居区与“伊玛堪”传习所现状
  • 第二章 “伊玛堪”述说
  • 第一节 记忆与历史:“伊玛堪”述说中的赫哲族
  • 迁徙与吸纳——赫哲族的宽和与包容
  • 采捕与打牲——赫哲族的自然生态
  • 萨满习俗——赫哲族的情感归依
  • 第二节 追昔抚今:“伊玛堪”述说渐行渐远
  • 追昔:充满敬畏的吟唱
  • 今朝:理性祛魅后的远离
  • 第三章 生命绝响:“伊玛堪”老艺人的深情演绎
  • 第一节 “伊玛堪”传承谱系勾描
  • 第二节 当代“伊玛堪”歌手
  • 吴连贵:从《想情郎》到《乌苏里船歌》
  • 葛德胜:赫哲族民间说唱家
  • 尤树林:说唱《马尔托莫日根》
  • 吴进才:最后的萨满歌手
  • 尤金良:绝唱《希特莫日根》
  • 第三节 “伊玛堪”著名翻译家
  • 第四章 记忆与技艺:“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的承与传
  • 第一节 吴明新:文化传承的领军人
  • 操劳的一生
  • 耳濡目染
  • 夕阳无限好
  • 当选传承人
  • 传习阵地
  • 传播“伊玛堪”及民族文化
  • 创新“伊玛堪”
  • 遗憾与希望
  • 第二节 吴宝臣:历久弥新的艺术人生
  • 一生的印记
  • 初识“伊玛堪”
  • 从懵懂到自觉
  • 艺术团的生机与危机
  • 《日出一族》
  • 传习所授课时光
  • 第三节 尤文凤:从传承服饰之美到延续说唱之魂
  • 生于渔猎之家
  • 能歌善舞的“金凤凰”
  • 机缘巧合的“传承人”
  • 血脉相连的家族传承
  • 吐故纳新的社会传承
  • 困境中的坚守
  • 第四节 尤文兰:赫哲女儿的守护与传承
  • 生活的记忆
  • 家族的传与承
  • 古稀老人上讲堂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第五节 尤秀云:风情园里的“金牌导游”
  • 苦难与荣光
  • 幸福连理枝
  • 与“伊玛堪”结缘
  • 宣传“伊玛堪”
  • 教习“伊玛堪”
  • 坚守与期许
  • 第六节 葛玉霞:展翅高翔的天鹅
  • 耳濡目染,代代相袭
  • 女承祖业,勇挑重担
  • 潜心学习、发扬光大
  • 第七节 胡艺:生而担重任
  • 不一样的“90后”
  • 继续深造
  • 职业的选择
  • 年轻的传承人
  • 第八节 小结
  • 第五章 支持与展望:“伊玛堪”见证人的说与唱
  • 第一节 陈茂贤:厚植赫哲族文化的政府官员
  • 与“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的“缘分”
  • 文化官员的“文化自觉”
  • 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政府角色”
  • 第二节 虔诚的守望者
  • 尤桂琴与“伊玛堪”
  • 尤玉发与“伊玛堪”
  • 第三节 厚积薄发的“伊玛堪”学员
  • 母女俩的“伊玛堪”情缘
  • 因责任挑重任
  • 第六章 大音新声:“伊玛堪”文化生态体系危机与对策
  • 第一节 “伊玛堪”文化生态演变
  • “伊玛堪”文化生态核的消解
  • 传承主体的萎缩
  • 受众客体的漠视
  • 第二节 “伊玛堪”文化生态变迁原因
  • 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
  • 语言载体濒危
  • 与移民杂居中的内容消解
  • 第三节 “伊玛堪”走出危机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赫哲族文化保护的再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