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去掉“上帝视角”回看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

内容简介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本书所涉及的,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与史事,它们是世运盛衰的直接表征。

书中收录的20篇文字,内容跨度百余年,从嘉道年间到1919年底,阐释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见活动时君臣的互动、中枢机构的运作、皇帝如何批示文书、官场的机密通信,尝试从制度的视角,重新解释影响历史走向的诸多政治事件,包括辛酉政变、皇族内阁、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权继承,也勾勒了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驻美公使陈兰彬、驻英公使汪大燮、风云人物康有为、外交总长陆徵祥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揭示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线索,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从此君王勤早朝
  • 面对天颜咫尺间——晚清君主的召见
  • “枢译勇怯无常,国事可知矣”——晚清的军机处与总理衙门
  • “诸公之祸,肇于搁车矣”——辛酉政变的玄机
  • 宸翰纶音自宫中来——晚清的朱批和上谕
  • “阅后即付丙”——军机章京的秘密通信
  • “军机、总署各衙门差使,均宜得一二处”——晚清官场的“鬼使神差”
  • 成为“王佐”——总理衙门的考卷
  • “太上皇”的烦恼——醇亲王奕譞的心结
  • “皇华使节耀万邦”——晚清外交官的保举单
  • “荔秋拘谨畏事,与莼甫抵牾已久”——陈兰彬与留美幼童公案
  • “合众国之上法”——美国宪法的中译本
  • 使馆有本难念的经——驻外公使的经济账
  • “假借了武器不肯丢”——被误解的康有为
  • “为救圣君哭秦庭”——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给窦纳乐的两份文书
  • “此事非不可办,不能急图耳”——收回威海卫的尝试
  • 举火积薪要自毙?——“皇族内阁”新解
  • “相如白璧完能否?”——谈退位诏书的署名
  •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中英照会中的朝代更替与政府继承
  • 陆徵祥在1919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