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2千字
字数
201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围绕“爱”与“生”两方面,阐述人生中的真理与矛盾。
内容简介
《爱与生的苦恼》精心选取了九篇叔本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翻译。叔本华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暂时的。
《爱与生的苦恼》围绕“爱”与“生”两方面,阐述人生中的真理与矛盾。叔本华在书中对人生存在的很多现象提出异议,对两性关系也持悲观看法,但他所说的也都存在于现实之中。在当今社会,对于越来越缺少幸福感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成为一个指南针,指引读者审视自身,帮助读者从欲望之中解脱出来。
《爱与生的苦恼》也是叔本华论文集中具有分量的作品,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当代欧美的哲学思想。在叔本华对爱情、意志、性格、遗传、生死、厌世等观念的阐述中,人们能清晰地了解到生命问题核心的内容以及对宇宙现象根本的解答。虽然叔本华的观点有些悲观,但我们不能因为悲观,就选择逃避。我们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地解决它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叔本华其人与本书
-
一 性爱的哲理
-
生存意志的核心——性欲
-
恋爱的激情
-
爱与憎
-
恋爱结婚与凭媒撮合
-
恋爱是人生解脱的叛徒
-
二 漫谈男性性倒错
-
《性爱的形而上学》补述
-
三 谈禁欲
-
禁欲的礼赞
-
禁欲的进阶
-
圣者们
-
基督教的道德观
-
印度人的道德观
-
心灵的喜悦境界
-
圣人的心灵挣扎
-
痛苦的解脱
-
四 生命的理念
-
五 素质与遗传
-
六 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七 求生意志的肯定
-
八 谈死亡
-
叔本华年谱
展开全部
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加,痛苦也愈多
每日一书:《爱与生的苦恼》。本书是叔本华论文集中最具分量的作品,在叔本华对爱情、意志、性格、遗传、生死、厌世等观念的阐述中,人们能清晰了解生命问题的核心以及宇宙现象根本的解答。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加,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苦恼最多。— 叔本华。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我把生殖器冠名为 “意志的焦点”。不独如此,甚至人类也可说是性欲的化身,因为人类的起源是由于交合行为,同时两性交合也是人类 “欲望中的欲望”,并且,唯有借此才得以与其他现象结合,使人类绵延永续。归根结底,两性之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紧密的联系,是种族求生意志的表现。这时的意志,已预见到他们所产生的个体,很适合意志本身的目的和它本质的客观化。人在恋爱的时候,往往呈现滑稽的、悲剧的现象,当事者已被种族之灵所占领、所支配,已不是他原来的面目,他的行动和原本的个性完全不一致。恋爱达到更深一层的阶段后,他的思想不但非常诗化并带着崇高的色彩,而且也具有超绝的、超自然的倾向,所以,整个人看起来完全脱离人类本来的、形而下的目的。西班牙有一句谚语说:“恋爱结婚的人,必定生活于悲哀中。” 因为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 “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佛教把生存意志的否定,称为 “涅槃”,指根绝人生各种欲望所达到的一种至高至乐的境界。这也是人类一切认识力永远不能达到的境地。世上最伟大、最重要,而且意义最深的现象,并非 “世界的征服者”,而是 “世界的克服者”。唯有他们才能放弃那充满整个世界、无时无刻不蠢蠢欲动的求生意志,学会否定的认识,平静地度其一生;唯有世界的克服者,始能表现其意志的自由,因而他们的言语行动才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人类为了性欲的满足,才有对异性的深刻观察,或者为了选择终身伴侣而神思恍惚,产生缠绵悱恻如痴如狂的恋爱。最后,再演变成双亲对子孙的爱。这种爱的真正本质与其说出自个体,莫若说直接出于种族。这意味着动物也有种族有赖于子孙而得以保持,必要时得有牺牲自己生命的意识。所以,它和性欲的情形相同,这里的求生意志也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升华,由超越意识本原的个体及于种族。人们经常在自然界中或是在任何事情中回复自我,造出诸神,乞求、谄媚神灵,想获得唯有借自己的意志力量才能成就的东西,但却无济于事。这就是因为唯有痛苦和缺乏才有积极的感觉,因为它们都能自动呈现。反之,幸福不过是消极的东西,例如,健康、青春和自由可说是人生的三大财宝,但当我们拥有它们时,却毫无所觉,一旦丧失,才意识到它们的可贵,其中道理正是在此,它们是消极的东西。一个人的道德性质、性格、性向、心地皆得自父亲;而智慧的高低、性质及思想倾向则来自母亲。以上的假定可由实际或经验中得到确证。这不是光凭闭门造车式的物理实验就能决定,而是根据我多年来缜密深刻的观察,同时参考史实所得的结论。人类对生命的强烈执着,是盲目而不合理的。这种强烈的执着充其量只在说明,求生意志就是我们的全部本质。对意志而言,不管生命如何痛苦、如何短暂、如何不确实,总把它当作至高无上的瑰宝;同时,也说明了意志本身原本就是盲目、没有认识力的。反之,认识力却可能暴露生命毫无价值,而反抗对生命的执着,进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基督教告诉人们 “万物复生”;印度人认为梵天反复创造世界;希腊哲学家也有类似说法。这些教训都可显示出存在与非存在的巨大秘密,即它在客观方面构成无限的时间,在主观方面形成一个 “点”—— 不能分割、经常存在的现在。康德的不灭说中曾明白地说明:“时间是观念性的,物自体才是唯一的实在性。” 每一个个体都含有 “不灭的胚芽”,经过 “死亡” 后再被赎取回来,于是产生新生命,这就是它的本质。如果能连通两者之间的桥梁的话,也许生物生死之谜就迎刃而解了。叔本华常自豪地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有权威、很光荣地讨论一切的缘故。人类的问题不能单独研究,一定要和世界的关系连带研究,像我那样,把小宇宙和大宇宙联合起来。基督教和佛教的苦修生活,是一种否定意志的状态,因为求生意志最显著的现象,不外是个体保存欲望、种族繁殖欲望和利己心,清修生活的三大要件就是粗食、禁欲、清贫。能严守此三者,即谓之 “圣者”。如此,可望勘悟万法如一之理,而归于完全的无为,从吠陀所谓 “梵我一体” 而进入 “涅槃” 的境界。也唯有达到这个境界才是永恒而完全的解脱状态。
珍爱生命,远离叔本华“邪说”
” 人世的痛苦,其摄人心魂之深远非单薄的语言可以形容。另外,人的心理有种自然的倾向,快乐的体验,一旦时光境迁,则完全抛之脑后;而对痛苦的回忆,却常常刻骨铭心,鲜少磨灭。对于痛苦和不幸的遭遇,一个百试不爽的安慰方法,便是向周围寻找比我们更加不幸之人,以求心理平衡。““爱情的主要目的,不是爱的交流,而是相互占有,即肉体的享乐。纯洁的爱若脱离肉体的爱,是无法维持和保存的。落到这般境地,人多半是以自杀了却一生。” 人们常常处于爱与生的苦恼之中,或许是没有理解爱的本质,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别人,或者误以为拥有了别人的心 —— 于是,结果通常是 “找不回” 自己的意义,或者是 “找不到” 自己的意义。读叔本华时,最好确保家中无管制刀具,天花板无可承重可悬挂的支架,天然气已销户,高层住户还请确认窗户已安装防盗网。
尽管由于时代局限,有些观点显然过时了(如关于遗传),但叔本华洞幽烛微的观点,在任何时代都能给人以启迪。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紫云千阅
北京紫云千阅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自成立伊始便以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打造高效的图书出版发布平台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成为大众阅读市场中领先的出版策划商与高效的出版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