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译文纪实系列第一本原创作品,关于生死的中国当下故事。

内容简介

《生死课》是袁凌的短篇记录合集,记录了各色生存地面上辗转的小人物,或是历史地层中叠压的无名氏。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长经历、采访调查,以及公益探访中邂逅的,有乡土的长辈,也有都市的边缘人;有历史中的失踪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独症阴影下的白领。有逝者,有生者。他们的人生遭际,或可谓曲折,或简略潦草。生活场景或者算得别致,或者平凡。他们不是时代聚光灯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情。袁凌记录这些人的生与死,不仅为了他们的人生,也为了对自我生命的理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蔡姐的苹果树
  • 火屋里的远方
  • 命不好的长安姑儿
  • 古城脚下三人行
  • 路旁的变色龙
  • 擂鼓台下的尼姑
  • 望京病房里的货郎
  • 孤单的爆料人
  • 工人欠钱
  • 矿工雪夜逃生记
  • 拾穗者
  • 有娃子和奥菲利亚
  • 不做浪荡子
  • 智障奴工的儿子
  • 新世界的流浪小孩
  • 寂静的儿童
  • 鹅儿坪的母子
  • 猜火车
  • 老道与少年
  • 探望慈悯
  • 大路旁的湿润
  • 我肺里的真菌
  • 天花
  • 在悲痛最深处寻找宁静
  • 没有故事的盲女
  • 儿童病房里的窗户纸
  • 北大校园里的燕京过客
  • 亭子间里的哥哥
  • 锻炼的父子
  • 父亲的房间
  • 旷野动物园
  • 树上的瘾士
  • 戴手铐的三姐妹
  • 桂姐和秀姐
  • 桃儿过溪
  • 她的房间
  • 志愿者一龙
  • 雪覆盖了这个家族
  • 父亲的最后一个电话
  • 首富之死
  • 抬棺之路
  • 画家头顶的利斧
  • 战栗的少年
  • 血手
  • 编县志的异乡人
  • 有裂纹的肖邦手模
  • 敬老院的“右派”
  • 无梦楼窗前的绞索
  • 樱桃沟的念佛女子碑
  • 我不敢亲吻的头部
  • 被叫走的母亲
  • 忠家公的八字
  • 床与棺之间
  • 找妈妈的奶奶
  • 民歌手大舅
  • 纪念墙上的一家人
  • 最后一瓶氧气
  • 在弟弟坟前
  • 勇儿的梦
  • 草莓地上的林娃
  • 打工女孩的墓志铭
  • 不反光的房屋
  • 拾壹
  • 林中空地的烧痕
  • 一杯香飘飘奶茶
  • 核桃树下逝去的
  • 老菜园
  • 青潭眼中的大鱼
  • 山里的狼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美好的世界,他们曾来过

    🍀滚滚的历史洪流中,有太多无人知晓的无名氏:他们或是留守儿童,或是失意的白领,或是城市的边缘人,若是没有人写下他们的故事,将会无人知晓,这世界,他们也曾来过。🍀蔡姐的苹果树,是家乡给远在他乡的游子内心最大的安定。🍀无论你身在何处,经历过什么,世间喧嚣让你无法面对。那些抑郁和痛苦的情感,只有回到老家,住在你从小就倚靠的苹果树下,才会渐渐归于平静。🍀老和旧的东西,其实都是我们割舍不了的过去。🍀走失了儿子的那个女人,永远地守着老屋里,她盼着孩子回来,但又轻易不敢说出口。可能她无法面对别人同情而怜悯的眼光。她说:我不是等他,但内心分明又盼望着。🍀那些平凡的故事,一个又一个淡淡的,总是戳中你心灵的某一个小小的角落。你感觉,我也经历过那些;你想到,我理解故事中的那个人。🍀人生短短几十年,生死过后,我们何尝又不是历史中,那一个被淹没的无名氏呢?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借他平凡一生

      《生死课》记录了很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篇篇都是不被关注的沉默的边缘个体,但我想不被关注本身,就值得关注。作者在引言处谈及为何写下这些生命故事,他说不仅为了记录他们的人生,也是为了 "对自我生命的理解"。"在命运的钟声下,每个个体的生存是相通的,回避、漠视他人的在世经验,也就不能真实地面对自我。" 刘擎老师说人在精神层面有两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一个是死亡,一个是贪欲。《生死课》的书名似乎在回应这两个难题。他们似乎没有太多人类 "动物性" 的欲望,生活本身已经很苦了,被磨去了许多吧。就如劳苦一生的货郎袁大爷,他说北京的冬天很冷。冬天骑电动车,他把牙齿都咬坏了。他的愿望很朴实简单,就是陪心爱的孙女回老家上学,然而也没有达成。作者问及缘由,欲言又止的袁大爷挂上了早年挑布转山时机械客套的微笑。这也许就是他的答案吧。而死亡,则印在了这本书的一页又一页。有时代的阵痛,文 革、计划生育、矿难等;也有个人的苦难,癌症、抑郁症、尘肺病等。作者在记录几位表姐的经历时,他说 "瘦似乎是我表姐们出嫁后的必然","除了一个‘苦’没有其他形容"。多年后再见到表姐时,他说 "那天我还看到了死,和苦一样,它离贫穷很近"。书中也有不少温暖的光芒。《旷野动物园》里的老奶奶就很热爱生活,在院子里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生机盎然。她的生活也苦,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孙子,她 "磕头作揖" 在临近国界的荒凉的旷野上筹借了二十多万。老奶奶每到年末,就在风雪中 "远远近近地去还",让人感到慰藉心暖的是 "没有人上门催账"。其实,本书最温暖的力量是作者。虽然他的情感表达是克制的,笔下都是平实的语言,唠家常一般的叙事风格。作者会在拜访一位残疾贫困户后,发短信关心他的近况,还有他养的生病的猪,问他 "猪康复没有"。但我觉得真实的记录,就很温暖,很有力量。最后,我想分享一首歌,毛不易的《借》。借一盏午夜街头 昏黄灯光照亮那坎坷路上人影一双借一寸三九天里 冽冽暖阳融这茫茫人间刺骨凉借一泓古老河水 九曲回肠带着那摇晃烛火 漂往远方借一段往日旋律 婉转悠扬把这不能说的轻轻唱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见众生,见自己

        这是一本写 “众生” 的书,也是一本写 “自己” 的书,书里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这些人却又是你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拾穗者》中虽然写的是一名患病的老妇人,但却能看到每年秋收之后,农田里各色不一的人,包括幼时因为好奇而参与其中的自己。那是既定年代,农村特有的风景。不需要特意去体会米勒的《拾穗者》,在茫茫金色的映衬下,那河谷盆地中行走的人,就是当世最美的风景。在《首富之死》中,看到了父亲好友的影子,因为赶上开矿潮,从一个很普通的人一跃成为千万富翁,那是二十世纪初的千万富翁,他应该也是我们村的 “首富”。后来国家矿业整顿,他又染了赌瘾,最后矿场倒闭,妻子离婚。完美的诠释了 “用运气赚来的钱,最后都会靠实力输光”。后来随父亲再次见到他时,是在他曾经的 “豪宅” 里,家里空阔异常,除了一套见证这里曾经辉煌过的木质沙发,据父亲说当时花了十几万,好友对他爱护有加。而曾经跟着他一起发了财的那些人,却已很少与他来往了。还有《桂姐和秀姐》中因读不下去书,决心去江苏打工的十六岁新娃子,也有《不做浪荡子》中十九岁的周杰与其出去陪酒的女友,他们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环,一个我看不懂的环。而《没有故事的盲女》是整本书最平凡的故事,平凡到好似白开水加自来水,毫无味道。但却是最接近生活的故事。我们见过太多有故事性的人与事了,而真实生活就像王清兰平淡寡味,简直让人记录下去的欲望都没有,正常的生活,普通的疾病,安然的死亡。这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情,在社会中激发不出一点涟漪。而作者的记录,就让这平淡中多出了一抹光彩,即使很快就消散无踪。这是我读到世界,我相信你也能在书里读到你的世界。我想人生就是一条直面死亡的旅程,这趟旅程中,无论是王宫贵胄,还是平头百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非要有什么不同,无非是有人步子迈的大一些,有人小一些。而书名叫做《生死课》,就是在记录生与死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生与死!

          转发
          1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