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4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一部缅甸学者对当地华人寺庙与民间信仰研究的成果。
内容简介
全书拟分三篇:
上篇追溯中国民间信仰传播历史、途径、分布情况和奉祀的神祈及类型。作者以图片介绍缅甸几个重大城市(如仰光、曼德勒、丹老及其他市镇)的华人寺庙览胜(亮点有1965年被收归国有的两座庙:①曼德勒观音古庙,目前经缅甸政府教育部允许广东公司领头正在修复。②政府归还板庭梧市主祀王爷神明的护福宫,福建族群已重建该庙);
中篇主要是寺庙社会活动及功能研究,华人寺庙对缅甸社会尤其是当地华人社会的影响;
下篇主要是作者近几年对缅甸华人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如泉州马甲与仰光岱枝两地以“兴福尊王”王公信仰结缘,缅甸吴氏后裔反哺祖籍马甲镇的文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总序
- 图片目录
- 序言
- 谢启
- 前言
- 上篇 定义 研究 传播
- 第一章 定义、研究、传播
- 第一节 民间信仰的定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第二章 缅甸华人民间信仰传播
- 第一节 早期移民与民间信仰
- 第二节 民间信仰传播的途径
- 第三节 神祇和类型
- 第三章 华人寺庙传播历史
- 第一节 缅王统治时期
- 第二节 英属缅甸帆船贸易兴旺时期
- 第三节 汉传佛教植根仰光
- 第四节 早期家族庙
- 第五节 缅甸政府资政时期
- 第六节 1964年收归国有政策的产物
- 第七节 宗亲香火转型公庙
- 中篇 功能 仪式 影响
- 第四章 寺庙功能和活动
- 第一节 宗教场所
- 第二节 庙宇与坟山:凝聚和整合社群
- 第三节 社会功能:慈善、教育、文化三大元素核心价值
- 第四节 与时代同行:关怀当地和国际交流
- 第五节 建立国内外神缘网络
- 第五章 仪式
- 第一节 传统节庆
- 第二节 神明诞辰祭拜仪式
- 第三节 祭祀祖先
- 第四节 古刹建庙仪式
- 第五节 重建或重修庙宇落成开光仪式
- 第六节 国际信仰文化联谊会
- 第六章 对缅华社会和当地社会的影响
- 下篇 作者相关研究论文
- 第七章 庙宇篇
- 第一节 缅甸华人庙宇:连接缅甸与东南亚和中国的寺庙信任网络
- 第二节 保存和保留缅甸华人历史古刹
- 第三节 沿革与模式:浅析缅甸华人古庙管理
- 第八章 民间信仰篇
- 第一节 浅析观音菩萨信仰在缅甸的传播与传承
- 第二节 缅甸仰光甘白离散华裔的玄天上帝信仰
- 第三节 闽南神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民间文化使者
- 第九章 信俗篇
- 第一节 缅甸华人“王公”信俗:从吴氏香火到“非遗”展演
- 第二节 “朱府王爷”下南洋再到仰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