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已经从制造环节转向流通环节的大趋势下,为了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抢占产业控制权,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有力实施,必须大力实施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

内容简介

全书在梳理流通企业国际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状况与影响因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流通企业国际化经验、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动因和实现路径以及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理论来源
  • 一 垄断优势理论
  •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三 内部化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马克思国际投资理论
  • 六 价值链理论
  • 七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目的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流通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流通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流通企业国际化的内涵
  • 二 流通企业国际化的动机
  • 三 流通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 四 流通企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五 流通企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 六 流通企业国际化的撤资
  • 第二节 国内流通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 “走出去”战略研究
  • 二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 三 国内学者对流通企业国际化的研究
  • 四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状况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状况
  • 一 中国流通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二 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 三 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 四 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 第二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 一 天客隆投资莫斯科
  • 二 国美进军中国香港
  • 三 苏宁的国际化
  • 四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 第三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政府对海外投资的干预
  • 二 各种投资促进政策
  • 三 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 第四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流通企业专业技能的转移
  • 二 流通企业的实力
  • 第五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 二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 第六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 一 中国流通企业竞争力弱
  • 二 中国流通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 三 中国流通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 四 中国流通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 五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流通企业国际化经验
  • 第一节 全球流通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 一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二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 三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 四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 五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 六 零售业经营国际化
  • 七 流通业的零售数字化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一 美国零售国际化
  • 二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 三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 四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 一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 二 泰国流通业的国际化
  • 第五章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发展情况
  • 一 “走出去”的内涵
  • 二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 三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概况
  • 第二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宏观动因分析
  • 一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提高流通业竞争力的需要
  • 二 掌握全球价值链与助力制造业实现价值链升级的需要
  • 三 顺应对外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
  • 四 扩大开放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需要
  • 五 做大做强流通企业和提高流通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 六 助力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需要
  • 七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需要
  • 第三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微观动因分析
  • 一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 二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 三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 第六章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 第一节 跨境电子商务
  • 一 跨境电子商务的含义
  • 二 跨境网络零售
  • 第二节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 一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 二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 一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 二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 三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 四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 五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 第四节 跨境电商是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 一 成本低、周期快
  • 二 跨境电商辐射范围更广
  • 三 适应性强
  • 四 避免劳资纠纷
  • 五 避开贸易保护
  • 六 降低风险
  • 第五节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 一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二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 三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 四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 第六节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一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 二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三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 四 提升物流效率
  • 五 巩固制造业基石
  • 六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 第七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
  •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 一 相对于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比较优势
  • 二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流通业的比较优势
  • 三 流通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 四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给流通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 第八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 一 流通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 二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 一 中亚五国
  • 二 东南亚十一国
  • 三 南亚八国
  • 四 独联体七国
  • 五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 六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七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国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 一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二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 三 印度的进入方式
  • 四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 五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 第五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 第九章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 第一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一 高度重视流通产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二 完善对外投资立法,规范对外投资行为
  • 三 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提高对外投资的管理效率
  • 四 与东道国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加强海外投资利益保护
  • 五 重视商会作用,加强与各国商会的联系
  • 六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外投资服务水平
  • 七 调整学科设置,培养国际化流通人才
  • 第二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 一 制造业支撑
  • 二 金融业支撑
  • 三 物流业支撑
  • 第三节 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 一 回归商业本质,重塑核心竞争力
  • 二 树立强势的品牌
  • 三 全面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实力
  • 四 打造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 五 流通企业制定好国际化战略
  • 六 立足母国市场
  • 七 做好本土化,承担流通企业社会责任
  • 八 推动品牌商先“走出去”
  • 第十章 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目前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 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 二 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 三 中国流通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 四 跨境电商是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创新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