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1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刘艳红教授经典代表作,根据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全面修订,新增大量案例及新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深受古典黑格尔法哲学(而非新黑格尔主义法哲学)和现代新康德主义法哲学(而非古典康德主义法哲学)的影响,但又对它们的法哲学立场与观点进行了基于当下时代与作者个人立场的扬弃。基于犯罪论体系对刑法研究范式之影响,主张我国刑法学研究应实现从经验论到规范论之转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编委会
- 总序
- 上篇 实质的犯罪论之提出
- 第一章 犯罪论体系的去平面化与阶层化
- 一、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如何促进平面四要件体系形成
- 二、主客观相统一体系核心问题:平面化之分析
- 三、主客观相统一平面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危害
- 四、结语
- 第二章 三阶层抑或二阶层:阶层体系之选择
- 一、三阶层vs二阶层:当下中国犯罪论体系新争点
- 二、中国三阶层的性质:形式古典犯罪论体系
- 三、实质二阶层:中国三阶层“分离命题”破解之必然
- 四、结语
- 第三章 罪刑法定原则与实质二阶层的法治根基
- 一、我国刑法目的、任务与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功能、使命的错位与社会保护功能的强化
- 三、实质二阶层体系与经典罪刑法定原则法治理念之契合
- 四、结语
- 第四章 犯罪概念“但书”与实质二阶层的出罪功能
- 一、《刑法》第13条犯罪概念“但书”出罪功能之肯定
- 二、“但书”出罪功能于平面四要件体系定位之尴尬
- 三、实质二阶层体系与“但书”出罪功能之自洽性
- 四、结语
- 中篇 实质的犯罪论之本体
- 第五章 实质二阶层的客观违法性理论:结果无价值论
- 一、人的主观要素、结果/行为无价值论与阶层犯罪论体系
- 二、主观要素的性质与地位争点:违法性要素抑或有责性要素
- 三、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之批判:对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冲击
- 四、少数特殊主观的违法要素:结果无价值论立场的展开分析
- 五、结语
- 第六章 实质二阶层客观违法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
- 一、问题的由来
-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定位:因果关系理论抑或构成要件理论
- 三、客观归责理论作为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理论的系列质疑与批判
- 四、实质二阶层体系下因果关系理论的方向:相当因果关系说
- 五、结语
- 第七章 实质二阶层主观责任构成要件中过失犯的本质
- 一、过失犯的本质:结果预见义务抑或结果回避义务
- 二、新过失论之提倡:以结果回避义务作为过失犯本质
- 三、新过失论立场定位:结果无价值论或行为无价值论
- 四、如何运用新过失论限定过失犯的刑法处罚之范围
- 五、结语
- 第八章 实质二阶层主观责任构成要件之期待可能性理论
- 一、实质二阶层规范责任论视野下的期待可能性理论问题
- 二、主观责任视野下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现实情况与功能分析
- 三、调节性刑罚恕免事由:期待可能性理论应有的功能定位
- 四、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刑法调节性法律原则之调节范围
- 五、结语
- 下篇 实质的犯罪论之展开:以共犯论为链接
- 第九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实质二阶层体系的试金石
- 一、共(正)犯理论发展动向:客观实质共(正)犯论
- 二、客观实质正犯论的学说态势:当今正犯理论主流学说
- 三、实质二阶层犯罪论与客观实质正犯论体系上的一致性
- 四、兼论——区分制正犯体系之提倡与单一制正犯体系之反对
- 五、结语
- 第十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视野下的共谋共同正犯论(一)
- 一、共谋共同正犯:以客观实质共犯论为背景
- 二、共谋共同正犯理论的来源、发展变化与现状
- 三、中国刑法语境下共谋“共同犯罪”到共谋“共同正犯”
- 四、共谋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基于限缩之立场
- 五、结语
- 第十一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视野下的共谋共同正犯论(二)
- 一、我国刑法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误区及成因分析
- 二、共谋共同正犯论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一致性
- 三、共谋共同正犯的处罚原则:部分行为全部责任
- 四、结语
- 第十二章 客观实质共犯论视野下共犯脱离的判断基准
- 一、案例引发的思考:如何认定共(同正)犯关系的脱离
- 二、规范的因果关系遮断说:共犯脱离的判断基准
- 三、脱离基准的具体化:规范的因果关系遮断说之贯彻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代跋 实质二阶层体系与中国刑法研究范式转型
- 后记
- 第二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