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他到底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还是阴险毒辣的野心家?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对雍正的整体介绍,而是就雍正朝的若干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一反前人对雍正的过度美化,从史实层面分析了雍正朝的政绩,并与康乾时期进行了比较。本书作为历史通俗读物,既区别与小说等"戏说"风格,又不同于严肃的学术研究,从史料入手,为读者点评当时的朝政措施,及其带来的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治国理念
  • 一、康熙帝的治国理念
  • (一)从《庭训格言》《圣谕十六条》说起
  • (二)个人气质、性格对施政之影响
  • (三)忠臣与良臣孰优孰先
  • (四)“天人感应”说之运用
  • (五)“为君难”的思想理念
  • (六)“不生事”的思想理念
  • 二、雍正帝的治国理念
  • (一)重评雍正帝之勤政:雍正帝是累死的吗?
  • (二)康雍二帝勤政之异同
  • (三)以“君即天”“天无二日”的“君本位”统治思想为纲——从头戴假发与《雍正刺虎图》说起
  • (四)忠臣与良臣孰先孰重
  • (五)“为君难”的思想理念
  • (六)“祥瑞”说助长臣下弄虚作假
  • (七)瞎指挥与知人善任之矛盾
  • (八)康雍帝治国理政思想对弘历《乐善堂·序》之影响
  • (九)雍正帝的成功与失败
  • (十)朱批奏折是其勤政、独裁、自负、率性、作秀之见证
  • 第二章 密折制
  • 一、研究密折制不可忽略的两件史料——《朱批谕旨选辑》雍正御制《序》及卷末乾隆御制《后序》
  • 二、密折制是雍正帝特务统治之工具
  • 三、密折制是凸显人治超越法制的畸形政治
  • 四、密折制在雍正时代的历史走向
  • (一)数量数字
  • (二)密折制对中国历史之负面影响
  • 五、密折制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之肿瘤
  • 第三章 秘密立储
  • 一、制度创新还是权宜之计
  • (一)雍正登台后面临的继位合法性危机
  • (二)雍正帝的应对
  • (三)从秘密立储的内容与立储经过分析
  • 二、是政治进步还是历史倒退
  • (一)清前期八王推举议决产生新汗皇太极
  • (二)对比康熙帝尝试用选举产生储君
  • 三、雍正为何急于秘立弘历为储
  • (一)政治利用、玩政治
  • (二)从雍正元年雍正帝的儿子情况分析,雍正当时别无选择
  • 四、康雍帝秘密立储之优劣
  • 第四章 雍正朝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一、日发谕旨十一道
  • 二、禁海禁矿
  • 三、轻视商业
  • 四、闭门自守
  • 五、从雍正朝的财政收入结构说起
  • 第五章 雍正朝的经济问题
  • 一、康雍朝户部存银之简单比较
  • 二、康雍朝米价之比较
  • 三、康雍帝财经理念之比较
  • (一)“国用若足、多取奚为”
  • (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三)口是心非、事与愿违的财经政策
  • (四)“财用充足”“渐见充裕”户银多多益善
  • 四、雍正帝为乾隆朝打下良好经济基础吗?
  • 第六章 雍正朝的反腐
  • 一、贪污、亏空与反腐惩贪的必要性
  • (一)雍正元年满文档
  • (二)雍正朝的头号“大老虎”年羹尧
  • (三)“大老虎”隆科多:国格、人格、勇气均胜出年羹尧
  • 二、雍正朝反腐的时代肯景与局限性
  • (一)雍正朝反腐肃贪的时代背景
  • (二)雍正朝反腐肃贪的局限性
  • 三、雍正帝与权贵官啇
  • (一)李煦——康雍朝炙手可热的官商
  • 四、康熙帝为何反对“火耗加派”
  • 五、对养廉银政策得失之思考
  • (一)养廉银的若干要害问题
  • (二)再论康熙帝反对火耗加派
  • (三)雍正帝支持将“加派”这个权宜之计玩大玩强
  • 六、对养廉银制度优劣得失之再思考
  • (一)雍正帝的养廉银改革理念与决断
  • (二)雍正帝推行养廉银制度的最大缺陷,是混淆了法与非法的界限
  • (三)试与康熙帝、康熙朝薪俸作比较
  • 第七章 雍正朝的几个文化现象及反思
  • 一、雍正朝文字狱
  • (一)汪景祺案
  • (二)查嗣庭案
  • (三)陆生楠、谢济世案
  • (四)曾静、吕留良案
  • (五)屈大均案
  • (六)“清风不识字”案
  • 二、雍正朝文字狱的第一位受害人与最屈受害人
  • (一)雍正朝文字狱的第一位受害人
  • (二)雍正朝文字狱还有一位最屈的受害人——隆科多
  • 三、大字报、大批判之发明者与推行者
  • (一)钱名世案
  • (二)雍正帝在政敌墓碑上刻字“雪恨”
  • 四、清代最大的著作权案
  • 五、雍正帝与寺庙、方丈
  • (一)雍正帝与大觉寺交往
  • (二)雍正与性音的交往及恩怨悬念
  • (三)柏林寺、福生寺与大觉寺关系
  • 六、雍正朝的祥瑞说与造假风
  • 七、康熙帝的南苑书房
  • 八、康雍朝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损害
  • 第八章 雍正帝生活奢侈远超康熙帝
  • 一、象牙席
  • 二、鼻烟壶
  • 三、衣食奢华远超康熙
  • 四、圆明园之谜
  • (一)雍正何时正式入住圆明园
  • (二)雍正何时扩建圆明园
  • (三)雍正为什么要扩建圆明园
  • (四)雍和宫与圆明园之关系
  • 五、再说《十二美人图》
  • 六、另建西陵
  • 八、痴迷炼丹、企求长生
  • 第九章 来华使节与传教士对康熙帝之评价
  • 一、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的记载介绍
  • 二、法国传教士张诚的记载介绍
  • 三、法国传教士白晋的记载介绍
  • 四、法国传教士宋君荣
  • 五、俄国特使萨瓦
  • 六、美国学者恒慕义
  • 七、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的《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
  • 八、《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之诸多矛盾
  • 第十章 雍正帝骂名之根本原因:人心所向
  • 一、骂名由内而外的传播
  • (一)从皇室内部由内而外
  • (二)从宫内到宫外,从京城到内地
  • (三)从中国到外国
  • 二、骂名自上而下的扩大与热播
  • 三、违背儒家传统价值观
  • 四、雍正帝本人的成败与失落
  • 五、雍正朝国土的大量流失
  • 六、雍正朝经济滑坡
  • 七、雍正帝的阴险、残暴
  • (一)雍正帝与生母皇太后乌雅氏的母子关系
  • (二)雍正帝与嫡福晋
  • (三)雍正与钮氏真相
  • (四)雍正与年贵妃
  • (五)雍正帝与兄弟关系逆转
  • 八、雍正帝过河拆桥、众叛亲离
  • 九、未处理好宗教人士、外交人士的关系
  • 第十一章 伟人耶,小人耶?
  • 一、雍正帝即位前后的自评及对执政业绩自述之评估
  • 二、对康熙帝死因之分析
  • 三、从雍正帝对后宫妻妾真实心态与行为、看雍正帝其人
  • 第十二章 余论:浅议近年来雍正研究之得失
  • 一、浅析康熙帝的优势、强势与局限、遗憾
  • (一)善于学习,刻苦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终身学习不息
  • (二)在海内外筑有崇高威望和人格魅力
  • (三)历史局限与人生遗憾
  • 二、雍正帝的优势、强势与局限、遗憾
  • 三、对雍正帝承上启下之再认识
  • 四、拜读冯尔康先生《雍正传》
  • (一)十一月十三日“是康熙帝多次召见四阿哥,还是四阿哥多次进见康熙帝”?
  • (二)畅春园父子相见,是要传位四阿哥胤禛吗?
  • (三)隆科多是受命辅君及传诏之人吗?
  • (四)康熙“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究竟意指何人?
  • (五)从康熙帝与皇十四子满文朱批奏折看康熙的所言“可托之人”是谁
  • (六)关于“十”不可能改“于”的所谓清代书写“制度”
  • (七)关于“不能以皇帝的是非为是非”
  • (八)康熙晚年“不立太子”,还是“秘立太子”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本社以 “严肃的思想,典雅的学术”为出版己任,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 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心理等各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地方志(含年鉴)等。设有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文学、心理教育、社科人文智库和教辅六个编辑室,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世界历史文化、心理学、方志等出版特色。我社曾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此外,被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在图书市场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