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作,精释精译体大道!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为版本依据,收录《老子》全文。正文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一章
  • 二章
  • 三章
  • 四章
  • 五章
  • 六章
  • 七章
  • 八章
  • 九章
  • 十章
  • 十一章
  • 十二章
  • 十三章
  • 十四章
  • 十五章
  • 十六章
  • 十七章
  • 十八章
  • 十九章
  • 二十章
  • 二十一章
  • 二十二章
  • 二十三章
  • 二十四章
  • 二十五章
  • 二十六章
  • 二十七章
  • 二十八章
  • 二十九章
  • 三十章
  • 三十一章
  • 三十二章
  • 三十三章
  • 三十四章
  • 三十五章
  • 三十六章
  • 三十七章
  • 三十八章
  • 三十九章
  • 四十章
  • 四十一章
  • 四十二章
  • 四十三章
  • 四十四章
  • 四十五章
  • 四十六章
  • 四十七章
  • 四十八章
  • 四十九章
  • 五十章
  • 五十一章
  • 五十二章
  • 五十三章
  • 五十四章
  • 五十五章
  • 五十六章
  • 五十七章
  • 五十八章
  • 五十九章
  • 六十章
  • 六十一章
  • 六十二章
  • 六十三章
  • 六十四章
  • 六十五章
  • 六十六章
  • 六十七章
  • 六十八章
  • 六十九章
  • 七十章
  • 七十一章
  • 七十二章
  • 七十三章
  • 七十四章
  • 七十五章
  • 七十六章
  • 七十七章
  • 七十八章
  • 七十九章
  • 八十章
  • 八十一章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个有注音吔

    据统计,《老子》是仅次于《圣经》的,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名著。街头随便拉个人,都能来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关于老子,我们知道 “老子” 名李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其实,关于老子的生平,历史记载很混乱,光《史记》里就有三个截然不同的版本。老子的身世,至今是个谜。《老子》又名《道德经》,一般认为是老子所作。但通过发现的古文献可以断定:《老子》并非成于一人一时,而是在相当长时间里,经不同人之手,不断积累完善而形成的。既有道家后学的发挥,也有注释混入正文,更有后人因看不懂文义而妄加的修改…… 不要把道家和道教混为一谈。老子的思想,在后世演变为道家和道教两途。道家从 “黄老” 并称,到 “老庄” 并称,极力推崇老子;道教是融合了道家和神仙方术的思想而形成的宗教,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但又安排出很多 “上级” 神仙,使老子沦为一个普通高管。现在人总愿意从养生、修道的角度解读《老子》,但事实上,《老子》最初是写给统治者的,讲的是治国方略。那些玄而又玄的哲思,都是在为政治思想打地基。老子政治思想的精华是两个字 ——“无为”,要求统治者减少对国家的干预,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其他诸子学派都有一套严密的治国方略,道家则是 “以无招胜有招”,只有寥寥的基本方法论。 但 “无为” 不是什么都不干,更不是怂恿统治者不理政事、吃喝玩乐,而是不瞎动、不乱动,要效法自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采取具体的行动。老子的 “无为而治”,背后的理论基础是:政府不枉加干预,社会会自发形成和谐的秩序,能发展得很好。有点儿自由主义的味道了。看似美好,但老子的政治哲学里,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统治者减少干预,社会的流动性和不安定性就会增大。但为了便于统治,老子又追求社会稳定,呼吁回到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两者相互矛盾,所以虽然黄老之术很有效,但在后世除了汉初,很难得到长期重用。《老子》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面,对立双方会随时间的推移相互转化。福祸相倚、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相反相成…… 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与儒家强调 “内圣外王” 不同,《老子》认为人的理想状态是退回到婴儿。这与其统治思想是一致的:老百姓都拥有大人的身体、婴儿的心智,这个国家就太好统治了。虽然道家将 “老庄” 并称,但其实《老子》和《庄子》的内容存在巨大差异:《老子》是写给统治者的进言;《庄子》更多关注个人,是一部货真价实的 “心灵鸡汤”。《老子》每一章都很简短,给后世留下了广阔的解读空间:有人看出了统治术、有人拿它当兵书、有人靠它来养生…… 其中玄之又玄的内容,更是众说纷纭。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