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创伤疗愈大师皮特·沃克经典之作,针对各个层面的疗愈方法,帮助你从创伤中复原。

内容简介

创伤事件不仅仅包括偶发的、严重的刺激性事件(如战争、天灾、恐怖事件),还包括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羞辱、贬低、欺凌、背叛、情感忽视、过度控制等伤害。这些伤害或许你难以诉说,但带来的创伤却可能远甚于单一事件。

有太多的人因为忽略了这样成长过程中的创伤,“莫名”地产生了人际关系障碍、情绪上的痛苦,甚至被误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本书作者皮特·沃克是享誉国际的创伤疗愈大师。他曾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根据自身的疗愈经历和三十多年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验,他写下了这本经典之作。

在书中,他深度剖析了CPTSD的起因、症状和类型,并提供了有效的自我疗愈工具,以帮助读者打破在情绪、思维与身体层面的恶性循环。这种完整、系统的多元化疗法,让读者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状况,突破盲点,取得疗愈进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读者须知
  • 推荐语
  • 一部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识别与治疗的图谱
  • 创伤不是你的错,但复原是你自己的责任
  • 译者序
  • 中文版序
  • 前言
  • PART ONE 第一部分 疗愈概述
  • 第一章 CPTSD的疗愈之旅
  • CPTSD的主要症状
  • CPTSD的其他症状
  • CPTSD的成因
  • 可能出现的误诊
  • 更多关于创伤的信息
  • 4F反应:战、逃、僵、讨好
  • 第二章 康复的各个层面
  • CPTSD中关键的发展停滞
  • 认知疗愈
  • 情绪疗愈
  • 灵性疗愈
  • 身体疗愈
  • 第三章 改善关系
  • 预先警告
  • CPTSD是一种依恋障碍
  • 寻找足够好的关系型帮助
  • 再抚育
  • 第四章 疗愈的进程
  • 疗愈的阶段
  • 康复的迹象
  • 从求生到茁壮
  • PART TWO 第二部分 疗愈的细节
  • 第五章 如果我不曾被打呢?
  • 否认和“最小化”
  • 生长迟滞综合征
  • 停止对情感遗弃的“最小化”
  • 第六章 我属于何种创伤类型
  • 恰当地使用4F反应
  • 作为依恋障碍的CPTSD
  • 战类型和自恋型防御
  • 逃类型和强迫型防御
  • 僵类型和解离型防御
  • 讨好类型和关系依赖型防御
  • 混合的创伤类型
  • 自我评估与康复
  • 第七章 从基于创伤的关系依赖中康复
  • 比较讨好类型的成因与战、逃和僵类型的成因
  • 基于创伤的关系依赖症
  • 关系依赖的亚型
  • 再谈从极端的讨好反应中康复
  • PART THREE 第三部分 疗愈的方法
  • 第八章 管理情绪闪回
  • 管理情绪闪回的13个实用步骤
  • 诱因和情绪闪回
  • 闪回的迹象
  • 治疗过程中的闪回
  • 进阶的闪回管理
  • 第九章 缩减内在批判者
  • 内在批判者的成因
  • 应对14种常见的来自内在批判者的攻击
  • 由内在批判者引发的闪回
  • 利用愤怒对内在批判者进行思维阻断
  • 思维替换和思维纠正
  • 第十章 缩减外在批判者
  • 外在批判者:人际关系的敌人
  • 外在批判者在媒体中的示范
  • 外在批判者与亲密关系
  • 在外在和内在批判者之间切换
  • 外在批判者:法官、陪审团和刽子手
  • 正念和缩减外在批判者
  • 哀悼能够阻断外在批判者
  • 通过外在批判者进行健康的发泄
  • 第十一章 哀悼
  • 哀悼能够拓展洞察力和理解力
  • 哀悼父母关爱的缺失
  • 哀悼能够改善闪回
  • 内在批判者会阻碍哀悼
  • 哀悼的四种方式
  • 愤怒:减轻羞耻感和恐惧
  • 哭泣:疏导情绪的有效方式
  • 口头宣泄:通向亲密关系的最佳路径
  • 感受:被动地化解悲伤
  • 使用并加强哀悼的技巧
  • 第十二章 管理遗弃抑郁的地图
  • 反应循环
  • 父母的遗弃造成了自我遗弃
  • 抑郁思维与抑郁感受
  • 疗愈是渐进的
  • 用全方位的疗愈工作来应对闪回
  • 第十三章 通过关系来治愈遗弃创伤
  • 心理治疗的关系维度
  • CPTSD中的关系型治疗
  • 共情
  • 真诚地展现脆弱:“真实的关系造就健康的关系”
  • 对话性
  • 合作型关系的修复
  • 寻找治疗师
  • 寻找线上或线下支持团体
  • 互助咨询
  • 第十四章 原谅:从自己开始
  • 真正的原谅
  • 原谅是一种爱的感觉
  • 第十五章 阅读疗法与图书社群
  • 推荐阅读
  • 第十六章 自助工具
  • 一号工具箱:康复意图建议
  • 二号工具箱:公平与亲密的指导原则
  • 三号工具箱:针对内在批判者常见攻击的内在反击建议
  • 四号工具箱:有爱地化解冲突
  • 五号工具箱:感恩
  • 六号工具箱:CPTSD疗愈最基本的原则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 1981年10月, 已于2010年度转制为企业,成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本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传播科技知识,创造精彩生活”的方针,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出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普、少儿、生活、文化教育、大众社科类图书及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