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创伤疗愈大师皮特·沃克经典之作,针对各个层面的疗愈方法,帮助你从创伤中复原。

内容简介

创伤事件不仅仅包括偶发的、严重的刺激性事件(如战争、天灾、恐怖事件),还包括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羞辱、贬低、欺凌、背叛、情感忽视、过度控制等伤害。这些伤害或许你难以诉说,但带来的创伤却可能远甚于单一事件。

有太多的人因为忽略了这样成长过程中的创伤,“莫名”地产生了人际关系障碍、情绪上的痛苦,甚至被误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本书作者皮特·沃克是享誉国际的创伤疗愈大师。他曾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根据自身的疗愈经历和三十多年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验,他写下了这本经典之作。

在书中,他深度剖析了CPTSD的起因、症状和类型,并提供了有效的自我疗愈工具,以帮助读者打破在情绪、思维与身体层面的恶性循环。这种完整、系统的多元化疗法,让读者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状况,突破盲点,取得疗愈进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读者须知
  • 推荐语
  • 一部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识别与治疗的图谱
  • 创伤不是你的错,但复原是你自己的责任
  • 译者序
  • 中文版序
  • 前言
  • PART ONE 第一部分 疗愈概述
  • 第一章 CPTSD的疗愈之旅
  • CPTSD的主要症状
  • CPTSD的其他症状
  • CPTSD的成因
  • 可能出现的误诊
  • 更多关于创伤的信息
  • 4F反应:战、逃、僵、讨好
  • 第二章 康复的各个层面
  • CPTSD中关键的发展停滞
  • 认知疗愈
  • 情绪疗愈
  • 灵性疗愈
  • 身体疗愈
  • 第三章 改善关系
  • 预先警告
  • CPTSD是一种依恋障碍
  • 寻找足够好的关系型帮助
  • 再抚育
  • 第四章 疗愈的进程
  • 疗愈的阶段
  • 康复的迹象
  • 从求生到茁壮
  • PART TWO 第二部分 疗愈的细节
  • 第五章 如果我不曾被打呢?
  • 否认和“最小化”
  • 生长迟滞综合征
  • 停止对情感遗弃的“最小化”
  • 第六章 我属于何种创伤类型
  • 恰当地使用4F反应
  • 作为依恋障碍的CPTSD
  • 战类型和自恋型防御
  • 逃类型和强迫型防御
  • 僵类型和解离型防御
  • 讨好类型和关系依赖型防御
  • 混合的创伤类型
  • 自我评估与康复
  • 第七章 从基于创伤的关系依赖中康复
  • 比较讨好类型的成因与战、逃和僵类型的成因
  • 基于创伤的关系依赖症
  • 关系依赖的亚型
  • 再谈从极端的讨好反应中康复
  • PART THREE 第三部分 疗愈的方法
  • 第八章 管理情绪闪回
  • 管理情绪闪回的13个实用步骤
  • 诱因和情绪闪回
  • 闪回的迹象
  • 治疗过程中的闪回
  • 进阶的闪回管理
  • 第九章 缩减内在批判者
  • 内在批判者的成因
  • 应对14种常见的来自内在批判者的攻击
  • 由内在批判者引发的闪回
  • 利用愤怒对内在批判者进行思维阻断
  • 思维替换和思维纠正
  • 第十章 缩减外在批判者
  • 外在批判者:人际关系的敌人
  • 外在批判者在媒体中的示范
  • 外在批判者与亲密关系
  • 在外在和内在批判者之间切换
  • 外在批判者:法官、陪审团和刽子手
  • 正念和缩减外在批判者
  • 哀悼能够阻断外在批判者
  • 通过外在批判者进行健康的发泄
  • 第十一章 哀悼
  • 哀悼能够拓展洞察力和理解力
  • 哀悼父母关爱的缺失
  • 哀悼能够改善闪回
  • 内在批判者会阻碍哀悼
  • 哀悼的四种方式
  • 愤怒:减轻羞耻感和恐惧
  • 哭泣:疏导情绪的有效方式
  • 口头宣泄:通向亲密关系的最佳路径
  • 感受:被动地化解悲伤
  • 使用并加强哀悼的技巧
  • 第十二章 管理遗弃抑郁的地图
  • 反应循环
  • 父母的遗弃造成了自我遗弃
  • 抑郁思维与抑郁感受
  • 疗愈是渐进的
  • 用全方位的疗愈工作来应对闪回
  • 第十三章 通过关系来治愈遗弃创伤
  • 心理治疗的关系维度
  • CPTSD中的关系型治疗
  • 共情
  • 真诚地展现脆弱:“真实的关系造就健康的关系”
  • 对话性
  • 合作型关系的修复
  • 寻找治疗师
  • 寻找线上或线下支持团体
  • 互助咨询
  • 第十四章 原谅:从自己开始
  • 真正的原谅
  • 原谅是一种爱的感觉
  • 第十五章 阅读疗法与图书社群
  • 推荐阅读
  • 第十六章 自助工具
  • 一号工具箱:康复意图建议
  • 二号工具箱:公平与亲密的指导原则
  • 三号工具箱:针对内在批判者常见攻击的内在反击建议
  • 四号工具箱:有爱地化解冲突
  • 五号工具箱:感恩
  • 六号工具箱:CPTSD疗愈最基本的原则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30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走出阴影

    本书是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治愈,我心理阳光健康,没心没肺,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我认为真要是有病,需要看医生,看书没用,但是鉴于美国人把什么都上升到专业程度,对中国人来说 CPTSD 就是属于童年阴影和原生家庭戕害,总之属于现代城市病,传统农耕社会因为有信仰和家族亲情抚慰,而且人主要为生存温饱奋斗也没时间精力顾及精神创伤,现代化工业化社会后问题越来越多。人的愤怒源于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发泄,如果事如所料自然不会愤怒,原生家庭的戕害是父母因困于水泥钢铁森林中传递危机感,子女无力承接,子女的自杀倾向是反向的厌恨极致反击。脸皮厚的钝感,需要强大的自信,远离负能量,晒太阳看新闻联播。治愈不是原谅是忘却。

      2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原谅也没关系

      非常推荐!!!和解和原谅,大概是心理疗愈书籍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了。不和解,不原谅,你就永远会被关在一间三面敞开的 “监狱” 里。可强行和解和原谅,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心理上的霸凌形式呢?有多少人,敢有勇气说,不原谅,也没关系?作者说了,也做到了。掉进深渊里又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出来的人,他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关于原谅,最健康的认知态度可能是:一边进行大量的哀悼,一边允许原谅自然地出现。这种态度若要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必须符合一个条件:不强迫或假借原谅的感觉,来掩盖未被解决的伤害或愤怒。最常见的情有可原之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我们的父母往往会盲目地复制他们自己被养育的方式,并用这样的方式养育我们;其二,他们病态的养育方式往往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然而需要再次强调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在充分消除由父母的虐待和遗弃造成的创伤性影响之前,我们不要急于替他们辩解。原谅就像爱一样,是一种暂时的感觉体验。然而,当我们彻底宣泄出对过去的愤怒时,我们就更容易感受到原谅。当我们学会通过哀悼把自己带离被遗弃的闪回时,我们就会重新获得对世界的归属感和对世界的爱。随着我们的情绪弹性变得更成熟,失去的爱和原谅的感觉便会踏踏实实地回归,成为我们自主选择的价值观。处于以下情况时,就意味着你应当已经逐渐取得了疗愈进展,治愈了部分来自 CPTSD 的多重伤害:1. 正念增加了,无意识的反应性 4F 行为减少了;2. 内在批判者缩减了;3. 大脑对自我更加友好;4. 能够在哀悼童年的损伤的同时,培养情绪智力;5. 身体放松,心理变得更加平和了;6. 健康的自我(Ego)成长为了健康的自我意识;7. 人生叙事中变得具有自我怜悯和自我肯定了;8. 用情绪脆弱面建立起了真诚的亲密体验;9. 获得了 “足够好” 的安全关系。管理情绪闪回的 13 个实用步骤 1. 告诉自己:“我正在经历闪回。”2. 提醒自己:“虽然感到害怕,但我身边没有危险。此时此刻我很安全。”3. 你需要,并且有权利设定界限。提醒自己不必容忍他人的虐待。你可以自由地离开危险的环境,并抗议不公平的行为。4. 安慰你的内在小孩。5. 破除 “闪回无休无止” 的观念。6. 提醒自己现在已经拥有了成年人的身体,还有童年时不曾拥有的盟友、技能和资源,能够保护自己 7. 慢慢回到身体里。①柔和地引导身体放松:②慢慢地深呼吸:③放慢速度:④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放松并舒缓自己:⑤感受身体中的恐惧,但不做出反应:8. 抵制内在批判者极端化、灾难化的思维。①运用 “思维阻断” 制止内在批判者,停止其无休止地夸大危险和试图控制不可控事情的行为。②运用 “思维替换” 和 “思维纠正” 的方法,9. 允许自己哀悼。10. 培养安全的关系并寻求支持。11. 学会识别触发闪回的诱因。12. 弄清闪回的根源。13. 对缓慢的康复过程要有耐心。书中第十六章介绍了六个工具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使用。一号工具箱:康复意图建议 1. 我想与自己建立一种更加持续的、充满爱和接纳的关系;我想增强自我接纳能力。2. 我想学着做自己最好的朋友。3. 我想在生活中建立基于爱、尊重、公平和相互支持的关系。4. 我想实现完全的、不受约束的自我表达。5. 我想尽可能保持身体健康。6. 我想实现热情与平静的平衡。7. 我想吸引有爱的朋友和社群。8. 我想逐渐摆脱毒性羞耻感。9. 我想摆脱不必要的恐惧。10. 我想做有回报且充实的工作。11. 我想要思想、精神、灵魂和身体获得充分的平静。12. 我想提升玩乐和享受的能力。13. 我想在生活中为欣赏美和自然留出足够的空间。14. 我希望有足够的物质和金钱。15. 我希望得到足够的帮助(来自自己或他人),以获得我需要的东西。16. 我希望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爱、馈赠和祝福。17. 我希望在工作、休息和娱乐之间取得平衡。18. 我希望在稳定和变化之间取得平衡。19. 我希望在有爱的互动和健康的自给自足之间取得平衡。20. 我想要笑与泪平衡的、完整的情感表达。21. 我想获得意义感和成就感。22. 我想通过有效且非虐待性的方式来处理愤怒。23.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一切。二号工具箱:公平与亲密的指导原则 1. 我有权受到尊重。2. 我有权说不。3. 我有权犯错。4. 我有权拒绝不请自来的忠告或反馈。5. 我有权为寻求改变而协商。6. 我有权改变我的想法或计划。7. 我有权改变我的状况或行动方案。8. 我有权拥有自己的感受、信仰、观点、喜好等。9. 我有权反抗讽刺、破坏性的批评或不公平的待遇。10. 我有权感到愤怒,并以非虐待性的方式来表达愤怒。11. 我有权拒绝为别人的问题承担责任。12. 我有权拒绝为任何人的不良行为承担责任。13. 我有权感到矛盾,并且偶尔表现得不一致。14. 我有权玩耍、浪费时间,不总是追求高效。15. 我有权偶尔像个孩子,表现得不成熟。16. 我有权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平和不公正。17. 我有权偶尔在安全的前提下不理智。18. 我有权寻求健康和相互支持的关系。19. 我有权向朋友寻求适度的帮助和情感支持。20. 我有权适度地抱怨和口头宣泄。21. 我有权成长、进步和成功。“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尼布尔的祈祷文慢慢来,勇敢接纳一次次的闪回,直到它力量耗尽的那一刻。毕竟,现在的我,早就是一个总有很多资源可以保护好自己的成年人了。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是去克服,而是去和解

        认识自己是看似简单,但往往充满偏差和误解的一件事。因为并不是只有身体才会生病、会受伤、会流血,我们的精神,同样也会有脆弱而易受伤的问题。对于所有经历过创伤的人来说,接受心理治疗是勇敢面对自身问题的行为。面对自己的缺陷与不堪,感知自己的状态、感知身边美好的一切,需要巨大的精力与勇气。如果难以对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诉说自己一直隐瞒在心里的痛苦过去,或是难以负担费用,去阅读心理学的书籍或多或少也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心理学并不是帮助人遗忘和刚强的一种手段,而是让人去接纳创伤、脆弱和不完美的自己的一种途径。就像书的封面写的那句 “你不必原谅,但必须释怀”,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教育的是,坚韧、勇敢、顽强才是好的品质,还要学会情绪管理、自我掌控、不动声色的本事,而脆弱、焦虑、哭泣、退缩、恐惧都是不应该出现的行为。但人不是机器,一味地压抑所谓的 “坏行为” 只会放大创伤、并留在心里长时间地发挥作用。心理学的工具让我们从科学的层面,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的精神,探及自己的意识。作为一本自我疗愈圣经,本书涵盖了复杂性创伤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包括战争经历、自然灾害、家庭暴力、童年虐待、遗弃等各种复杂性创伤的病因、机制类型,自我疗愈的分类、方法,到各种认知方式、细节,在详细的理论讲解和分析基础上,提供了许多有实操性的方法和 “工具箱”。

          2
          5
        • 查看全部80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 1981年10月, 已于2010年度转制为企业,成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本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传播科技知识,创造精彩生活”的方针,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出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普、少儿、生活、文化教育、大众社科类图书及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