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26千字
字数
202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颜之推、王通、韩愈、李翱为代表,阐明了隋唐儒家心性论思想的变化与特点。佛教是隋唐哲学的重要代表。
内容简介
隋唐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互动与思想交织颇为频繁,特别是佛道两家思想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为隋唐哲学思想的典范。隋唐儒家努力消化与融合佛道两家的思想创造,重新阐发儒家的心性思想。
本书分别就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及禅宗的哲学思想,如三论的二谛说、天台的判教与性恶说、法相的万法唯识、华严的性起与法界圆融说等,进行了详密的阐释。而对禅宗由印度禅到中国禅的思想转型,尤其是禅门中的顿渐之争及禅法思想中的一行三昧、游戏三昧等观念,书中进行了新的阐发。
隋唐道教在心性学理论方面有非常系统的观念,特别是在佛教影响下的重玄思想,把道教哲学推到一个高峰。本卷对隋唐道教之道与气、道体与心体、体道与行道、穷理尽性、安静心王等理论,以及道德相须、体用双举、三一为归、形神合一等辩证思维,都作了系统说明。
从三家思想之交互关系这一整体出发,对隋唐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与特色加以观察,这不仅对于理解隋唐哲学思想关系甚大,也关系到对宋明理学的深刻把握。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儒家哲学思想
- 第一节 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
- 第二节 王通及其《中说》
- 第三节 韩愈及其“五原”
- 第四节 李翱及其《复性书》
- 第二章 天台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智顗与天台宗的判教思想
- 第二节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
- 第三节 天台宗的“性恶”说
- 第三章 三论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三论”的译传与吉藏
- 第二节 “破邪显正”基础上的判教论
- 第三节 “八不”基础上的中道观
- 第四节 三论宗的“二谛”说
- 第五节 三论宗的“佛性”说
- 第四章 法相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玄奘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法相唯识宗的传承与典籍
- 第三节 “万法唯识”说与三时判教
- 第四节 奘传唯识新学
- 第五章 华严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华严宗的创立与哲学主题
- 第二节 法藏的缘起理论与教相判释
- 第三节 “六相圆融”与“十玄无碍”说
- 第四节 澄观的“四法界”与“三圣圆融”说
- 第五节 宗密的“绝对真心”论与禅化华严学
- 第六章 禅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 第二节 禅宗思想中的“方便通经”
- 第三节 中国禅门中的顿与渐
- 第四节 慧能与《坛经》诸问题
- 第七章 禅宗有关“坐禅”思想的中国化
- 第一节 初期禅宗史中的“一行三昧”
- 第二节 “一行三昧”与“念佛”“守一”
- 第三节 从“一行三昧”到“游戏三昧”
- 第四节 “游戏三昧”与戒相
- 第五节 南宗对“坐禅”批判的意味
- 第八章 成玄英与李荣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成玄英与李荣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论“玄”与“玄之又玄”
- 第三节 论“玄道”
- 第四节 论“有无”
- 第五节 论“动静”
- 第六节 论“三一”
- 第九章 王玄览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王玄览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论“道体”
- 第三节 论“道物”
- 第四节 论“心性”
- 第五节 论“有无”
- 第六节 论“坐忘”
- 第十章 司马承祯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司马承祯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服气精义论》中的道性论
- 第三节 《坐忘论》中的道性思想
- 第十一章 唐玄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唐玄宗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明道德生畜之源”说
- 第三节 “道性清静”说
- 第四节 “因学知道,行无行相”说
- 第五节 “理身理国”说
- 第十二章 吴筠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吴筠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道至无而生天地”
- 第三节 “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 第四节 “神仙可学”
- 第十三章 张志和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张志和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为物之宰曰造化”的本体论
- 第三节 “至道非有无之殊”的辩证法
- 第四节 “无心可知道之妙”的认识论
- 第五节 “死生有循环之端”的生死观
- 第十四章 杜光庭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杜光庭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重玄思想的清理及其理论旨趣
- 第三节 “道通一气”
- 第四节 “体用相资”的辩证思维
- 第五节 “穷理尽性”与“安静心王”
- 第六节 理身与理国
- 第十五章 《无能子》与《化书》中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无能子》与《化书》
- 第二节 《无能子》中的自然论
- 第三节 《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 第四节 《化书》中的“虚化”论
- 第五节 《化书》的社会批判思想
- 第十六章 罗隐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罗隐的生平与著述
- 第二节 “贵贱之理著之于自然”
- 第三节 《谗书》的批判性质
- 第十七章 隋唐重玄学说与内丹学说
- 第一节 道教的重玄学说
- 第二节 道教内丹学与神学思辨
-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的“还丹”说与“数”论
- 第十八章 隋唐时期的三教关系
- 第一节 佛与儒的关系
- 第二节 道与佛的关系
- 第三节 道与儒的关系
- 第四节 唐代道教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