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详细阐述智能物联的概念和内涵。

内容简介

物联网被称为全球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自1999年概念被首次提出后,先后经历了局部物联、开放物联的阶段,并开始走向智能物联的新阶段。

本书从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平台三方面对智能物联技术展开分析和研究,并对典型的智能物联应用进行介绍。

最后,本书从政策、技术和理念多角度,对智能物联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物联网在中国》(二期)编委会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物联网的产生背景
  • 1.2 物联网发展历程
  • 1.3 物联网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相关标准现状
  • 1.4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形势
  • 1.4.1 技术分析
  • 1.4.2 市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智能物联的概念与内涵
  • 2.1 智能物联的概念
  • 2.2 智能物联的特点
  • 2.3 智能物联关键技术
  • 2.3.1 智能物联总体架构技术
  • 2.3.2 智能物联设备技术
  • 2.3.3 智能物联网络技术
  • 2.3.4 智能物联平台技术
  • 2.3.5 智能物联标准体系
  • 2.4 智能物联产品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感知技术
  • 3.1 物联网感知单元
  • 3.1.1 传感器概述
  • 3.1.2 可穿戴传感器
  • 3.2 微能源管理技术
  • 3.2.1 摩擦纳米发电机
  • 3.2.2 压电能量收集器
  • 3.2.3 电磁能量收集技术
  • 3.2.4 能量管理电路
  • 3.3 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
  • 3.4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 3.4.1 多传感器数据自适应加权融合估计算法
  • 3.4.2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多传感器加权融合算法
  • 3.4.3 同类多传感器自适应加权估计的数据级融合算法研究
  • 3.4.4 基于信任度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应用
  • 3.4.5 提高测量可靠性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有偏估计方法
  • 3.4.6 基于小波去噪和数据融合的多传感器数据重建算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网络技术
  • 4.1 物联网通信技术
  • 4.1.1 WLAN
  • 4.1.2 WWAN
  • 4.1.3 LPWAN
  • 4.1.4 LAN
  • 4.1.5 其他通信技术
  • 4.2 软件定义网络
  • 4.2.1 SDN架构
  • 4.2.2 OpenFIow关键技术
  • 4.2.3 NFV关键技术
  • 4.3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
  • 4.4 网络协同自治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平台技术
  • 5.1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 5.1.1 云计算及面临的问题
  • 5.1.2 边缘计算
  • 5.1.3 典型边缘计算平台
  • 5.2 物体接入与管理技术
  • 5.2.1 物联网传输协议
  • 5.2.2 物体描述模型
  • 5.2.3 物体标识和解析
  • 5.2.4 接入管理平台
  • 5.3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
  • 5.3.1 事件驱动体系架构
  • 5.3.2 事件驱动的SOA
  • 5.3.3 基于WSN的物联网发布/订阅中间件
  • 5.4 物联数据管理技术
  • 5.4.1 海量物联数据统一存储管理技术
  • 5.4.2 多模态物联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 5.4.3 分布式物联数据融合共享技术
  • 5.4.4 物联数据语义派生与知识计算技术
  • 5.5 物联数据呈现技术
  • 5.5.1 面向服务的物联网组态软件
  • 5.5.2 物联网监控可缩放矢量图形(SVG)
  • 5.5.3 地理信息系统(GIS)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物联的典型应用
  • 6.1 智慧城市应用
  • 6.1.1 智慧城市物联感知系统
  • 6.1.2 智慧城市实施方案
  • 6.1.3 系统功能
  • 6.1.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6.2 智慧农业应用
  • 6.2.1 智慧农业概述
  • 6.2.2 实施方案
  • 6.2.3 系统功能
  • 6.2.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6.3 跨境电商应用
  • 6.3.1 跨境电商应用概述
  • 6.3.2 实施方案
  • 6.3.3 系统功能
  • 6.3.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6.4 智慧园区应用
  • 6.4.1 智慧园区应用概述
  • 6.4.2 实施方案
  • 6.4.3 系统功能
  • 6.4.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6.5 跨域应急物流一体化应用
  • 6.5.1 跨域应急物流一体化应用概述
  • 6.5.2 实施方案
  • 6.5.3 系统功能
  • 6.5.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6.6 危化品流通监管应用
  • 6.6.1 危化品流通监管应用概述
  • 6.6.2 实施方案
  • 6.6.3 系统功能
  • 6.6.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6.7 智能家居及智慧管廊应用
  • 6.7.1 智能家居与智慧管廊应用概述
  • 6.7.2 实施方案
  • 6.7.3 系统功能
  • 6.7.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6.8 智慧展馆应用
  • 6.8.1 智慧展馆应用概述
  • 6.8.2 实施方案
  • 6.8.3 系统功能
  • 6.8.4 项目成果及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智能物联的未来发展
  • 7.1 智能物联相关政策
  • 7.2 智能物联新技术
  • 7.3 智能物联新领域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物联网在跨境电商应用,跨境综合服务平台是项目的愿景建设内容

    由于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跨地域、多主体、多环节等特征,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条上各实体内容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供应链自身的脆弱性,从而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性能和绩效。跨境电商供应链是一项融合多种服务和知识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在申报通关、商品溯源和跨境物流等方面还远远无法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鉴于此,建设一站式通关平台、形成跨国追溯机制和加强物流态势分析等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 申报通关 2015 年,海关总署发布紧急通知(〔2015〕121 号文件):海关对跨境电商监管实现 “全年(365 天)无休,货到海关监管场所 24 小时内办结海关手续” 的作业时间。然而,海关内部管理还存在瓶颈,难以长久保证 “全年 24 小时内结关” 的目标。一是海关现有的通关、商检等服务模式,既难以满足物流企业高效运作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个人直邮便捷通关的需要,严重影响了通关效率。二是各地海关监管方式及力度不统一,存在监控盲点,如查验的方式、力度与效率之间的匹配,导致直邮进口贸易大多无法纳入海关的统计口径中,容易造成走私漏税。三是目前许多直属海关拥有了自行开发的邮递物品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各自独立、重复建设、无法共享,面临监管资源需要整合、作业流程需要进一步规范的状态。2. 商品溯源随着跨境电商成为外贸企业迅速获取利益的重要手段,假冒伪劣商品也找到了滋生的温床。由于商品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证,出问题后取证不便,导致出现投诉无门、维权费用昂贵等状况。因此,商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问题在跨境电商中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现状,海关总署提出了 “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质量可靠、责任可究” 的 16 字跨境电商监管原则。然而,目前商品溯源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商品在生产、交易和流动过程中的信息尚未全面共享,不能实现全球化的商品定位和跟踪。3. 跨境物流与外贸企业传统的 “集装箱” 式大额交易不同,跨境电商主要满足的是小批量外贸订单需求,存在订单周期短、批次多、批量小和单票金额小等特点,主要通过邮政小包、国际快递等方式进出口。目前,跨境电商物流周期通常是一周至一个月,物流效率已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另外,不同于境内物流服务,跨境业务处理涉及电商平台、电子口岸、海关、保税仓、物流商、支付平台、集货渠道及政府机关等环节,协调困难、缺乏联动,物流状态跟踪也有待提升。实施方案 1. 总体框架图 1)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是本项目的愿景建设内容,主要提供跨境电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与电商、物流、支付等企业的协同作业平台,实现对跨境电商贸易活动的全流程监管,并无缝衔接 “客户到用户” 的交付。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功能齐全、网络化、统一化的信息支撑体系。数据接入层负责接入企业备案、交易、物流和支付等跨境电商相关信息。数据存储层提供面向跨境电商基础信息、动态接入信息和决策支持信息的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业务处理层实现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地区的数据交换,为海关、商检、外汇和国税提供直接审批、间接监管等功能,同时为跨境电商进出口多种业务模式提供快速通关功能。数据分析层提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跨境电商信息分析挖掘功能。数据服务层对外提供多方面的标准接口,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更深入、更专业的服务。保障服务层提供安全防护、运行管理等运维服务。2)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总体架构本项目重点建设的内容是基于智能物联体系架构的跨境电商供应链智能服务平台,主要提供跨境电商供应链整合和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跨境电商供应链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及全流程监管,并支撑跨境电商物联网典型应用。该平台分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物联网支撑服务、公共服务和应用 4 个层次。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总体架构如图 6-6 所示。物联网基础设施层利用智能物联体系架构,搭建全局统一 TNS 系统及跨境电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 TNS 中间件。支撑服务层围绕跨境电商交易资源提供统一编码注册服务,实现不同类型信息的统一接入,并对信息接入服务运行进行管理。公共服务层为满足跨境电商供应链智能服务上层应用的需求,提供多源异构数据共享交换、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网关等技术保障。应用层提供直邮通关管理、商品溯源管理和跨境电商信息统计分析等跨境电商供应链智能服务的典型应用。综合信息共享与处理平台、信息交换网关、公共应用服务平台部署于跨境电商物联网体验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对跨境电商供应链各业务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进行管理,保障各业务主体物联信息的正确接入和传输,支持信息分析和检索等基础服务,面向外贸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决策部门等类型的用户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TNS 系统部署于北京物联网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提供一套编码体系,支持物品编码的注册和分配。商品生产 TNS 中间件、通关 TNS 中间件和跨境物流 TNS 中间件部署于应用演示节点,并分别搭建生产企业、海关、跨境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原型,部署相关数据库系统。这些 TNS 中间件的主要职责是提供跨境电商商品及其流转的物联信息,并进行有效处理,实现与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电商交易仿真平台、外贸企业部署于跨境电商物联网应用演示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提供跨境电商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交易唯一编码、订单等,保证跨境电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一致性。1)物联网基础服务物联网基础服务主要提供统一编码注册、商品信息接入、通关信息接入和跨境物流信息接入等服务。统一编码注册服务基于物品编码体系,实现以订单为核心的交易资源编码注册、分配。各种物联信息接入服务实现跨境电商数据的接入,包括数据服务调用、数据接收、数据缓存、数据封装等功能。2)信息交换网关信息交换网关主要提供数据服务目录、数据服务查询及数据交换传输等服务。数据服务目录负责建立和维护跨境电商供应链上的业务主体所提供数据服务的统一视图。数据服务查询服务提供查找、定位所需数据服务的功能;数据交换传输服务为数据按需传输提供基础传输和控制服务,负责向使用方信息交换网关发送或接收数据。3)综合信息共享与处理云服务综合信息共享与处理云服务主要提供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交换管理、数据整合、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和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检索等服务,实现跨境电商供应链上业务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支持海量、多源、异构跨境电商数据的高效分析。数据资源管理提供对各类型跨境电商数据的查询、维护与同步功能,构建数据资源的全局统一组织视图,实现分布式数据的注册、定位、发现和提取。数据整合实现数据抽取、清洗、转换和装载等功能,形成可用的数据资源;数据交换管理负责实现数据资源的访问检索,支撑各业务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提供面向海量跨境电商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检索提供面向海量跨境电商数据的快速查询功能。4)直邮通关管理直邮通关管理主要提供商品信用管理、报关管理与查验管理等功能,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境直邮商品通关信息的快速处理。商品信用管理负责进出口商品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有关商品质量的信用评级;报关管理支持报关单证的自动生成,实现通关电子数据的快速审核;查验管理实现对进出境直邮商品查验,记录和管理查验结果和验放指令。5)商品溯源管理商品溯源管理主要提供商品信息发现及跟踪等功能,进而监控商品流转轨迹,提供商品定位、商品追溯、海关通关状态查询和物流信息查询等服务。商品信息发现实现在跨境电商供应链上业务主体信息系统的发现和定位;商品信息跟踪管理以用户订单为核心,建立和维护跨境电商供应链上各业务主体所提供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对商品基本信息及其流转信息的查询。6)跨境电商信息统计分析跨境电商信息统计分析主要提供面向海量、多源、异构跨境电商信息的统计分析功能,并对跨境电商交易态势、物流态势进行多维度展现,支持基于地理空间或位置信息、产品属性信息、产品移动路径信息等维度的统计和展现。2. 使用流程和模式跨境电商 B2C 直邮进口是跨境电商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在该模式下,外贸企业直接面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然而,目前大多跨境电商 B2C 直邮进口交易未纳入海关监管,存在通关效率低、商品流转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因此,本项目依托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在业务层次上主要支持两种跨境电商 B2C 直邮进口的典型流程,即快捷通关和商品溯源。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