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7千字
字数
2021-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蜚声教育界的语文教师樊阳,倾尽30年时光的讲述,带领我们走入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人文世界,照亮自己,指向来路。
内容简介
古老的东方舞台上,才子佳人故事成为一种新的文学范式,古老的话本重放异彩,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不可磨灭的文学传统;及至明代江山易祚,文人士大夫面临着痛苦的折磨:亡国还是亡天下?
遥远的西方,文艺复兴带来了人文的光辉,探讨人性的主题让欧洲文学极具张力,莎士比亚的戏剧包罗了千姿百态的欧洲世相;启蒙运动让理性之光大彰;浪漫主义高歌猛进;俄语文学小试牛刀;现实主义的余响随着现代社会的焦虑与怀疑潜进了二十世纪……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樊阳的教育文化长征
- 总序 穿越历史与融入民间
- 引言 元明清与西方文明兴起
- 中国专制政治的强化与哲学、宗教、士风的世俗化
- 中国正统诗文的衰落与戏剧、小说的崛起
- 民族融合的中华帝国和走向世界的西欧
- 西方文学: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兴起
- 第一讲 “赵氏孤儿”:元代与文人诗、散曲
- 引:对元代的印象
- 一、元代统治与民族意识
- 元代统治的残酷性
- 元代统治带给中国的巨大影响
- 二、儒士(文人)的处境与创作
- 南宋遗民文人的选择
- 赵孟□与文人画的兴起
- 三、元散曲的兴起
- 第二讲 关汉卿:中国戏剧之父
- 引:杂剧之本意
- 一、中国戏剧的晚熟
- 二、元杂剧的构成与基本特色
- 三、关汉卿生平的谜团
- 四、感天动地《窦娥冤》
- 五、关汉卿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讲 舞台上的才子佳人:《西厢记》
- 引:才子佳人戏的流行
- 一、“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 故事梗概
- 九重波折
- 二、人物分析
- 牵线的红娘
- 痴情的张生
- 大胆的莺莺
- 三、品辞章
- 第四讲 江湖忠义:《水浒传》
- 引:“少不读水浒”?
- 一、水浒故事形成与结构特色
- 二、《水浒传》的多种解读
- 外文译名之难
- 对《水浒传》主旨的传统理解
- “水浒”题名之意
- 现代新解读
- 三、多样的人物形象
- 鲁智深:佛性?
- 武松:天人?
- 林冲:委曲求全的英雄
- 宋江:矛盾的领袖
- 第五讲 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及文化
- 引:我们心目中的《西游记》
- 一、《西游记》的成书与作者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 作者何人
- 二、《西游记》主题的困惑
- 儒?释?道?
- 总主题的困惑
- 三、人物形象的永恒性
- 孙悟空:矛盾的义猴
- 猪八戒:真实的享乐主义者
- 沙僧:没有性格的调和者
- 唐僧:坚定又怯懦的取经者
- 四、《西游记》的魅力所在
- 情节的趣味
- 戏谑风格
- 第六讲 浪花淘尽英雄:再品《三国演义》
- 引:当代人眼中的《三国演义》
- 一、曹操与书籍成书的材料
- 曹操与刘备,孰佳?
- 政治家曹操
- 曹操形象的复杂性
- 二、刘备与所谓“拥刘反曹”之主题
- 儒家仁义的典范
- 兄弟情深
- 三、品品关羽
- 关羽的勇义
- 关羽的另一面
- 四、诸葛亮与全书主旨
- 诸葛亮的智与忠
- 诸葛亮形象塑造背后的创作节奏
-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英雄
- 五、《三国演义》的成书
- 历史命运的咏叹: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 从史官传统到说书演义传统
- 历史演义类小说的特点
- 第七讲 昙花绽放:晚明文艺别兴
- 引:明代的著名人物
- 一、百年沉喑——被朱元璋腰斩的文艺
- 二、微光绽现
- 吴中四才子:唐寅
- 前后七子、唐宋派和归有光
- 三、离经叛道
- 奇人徐渭
- 狂人李贽
- “隐士”陈继儒
- 四、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第八讲 人欲之河:“三言二拍”与晚明市井
- 引:晚明江南社会
- 一、冯梦龙——作家?书商?
- 二、从“三言”看人欲的解放
- 大团圆结局背后的真实人性
- 爱情诚可贵
- 三、儒士笔下的晚明市井生态
- 凌濛初:儒?商?官?
- 晚明繁荣的商业和贸易
- 第九讲 明清易代:天崩地解中的生命抉择(钱柳顾黄背后的士者追求)
- 引:天崩地解之际
- 一、“天下”观
- 二、从东林到复社:士者同党
- 东林书院和东林党
- 东林士者的气节
- 复社与张溥
- 几社:陈子龙与柳如是
- 钱谦益与复社
- 三、天崩地解:降还是战?
- 不同的人生选择
- 四、微光永逝:悲、幻、狂?
- 五、日知待访:行—承?
- 钱、柳之死
- 顾炎武:日知行
- 黄宗羲:待访录
- 第十讲 故园无此声:清诗文的最后辉煌
- 引:最后的辉煌
- 一、文人风尚的转变:博学与世俗
- 二、清词三大家
- 陈维崧:豪放与缠绵
- 朱彝尊:无果爱情的至死不渝
- 纳兰性德:满洲贵族的忧愁伤感
- 三、诗派纷纭的诗坛
- 王士禛和“神韵说”
- 袁枚和“性灵说”
- 沈德潜和“格调说”
- 四、清文与桐城一统
- 《浮生六记》:重新发现文言文
- 桐城派:因顶峰而末路
- 古典诗文的谢幕
- 第十一讲 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到法国
- 一、什么是文艺复兴?
- 蒙娜·丽莎的微笑
- 关于文艺复兴的三种说法
- 二、文艺复兴的原因
- 三、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
- 生平经历
- 彼特拉克的诗
- 四、卜伽丘与《十日谈》
- 卜伽丘创作《十日谈》
- 《十日谈》的故事和主题
- 五、拉伯雷和《巨人传》
- 第十二讲 《堂·吉诃德》:庸碌现实中非现实的梦
- 引:你眼中的《堂·吉诃德》
- 一、走进上下册中的堂·吉诃德
- 二、堂·吉诃德的两双眼睛
- 堂·吉诃德的理性
- 真正的骑士精神
- 三、塞万提斯:悲剧性的一生
- 四、永恒的堂·吉诃德
- 对《堂·吉诃德》评价的变化
- 反思探讨
- 五、写得沉重,还是轻松?
- 现象学
- 文学创作
- 阅读:笑的背后
- 六、艺术成就
- 第十三讲 人性追问:永远的莎士比亚
- 一、认识莎士比亚
- 真有“莎士比亚”吗?
- 各色评价
- 二、哈姆雷特的重重矛盾
- 亲情还是责难?
- 复仇还是延宕?
- 三、《哈姆雷特》的主旨
- 血腥还是庄严?
- 真疯还是假疯?
- 生存还是毁灭?
- 四、《李尔王》的情节设置
- 故事结构
- 戏剧冲突
- 瞎子?疯子?傻子?
- 五、李尔王的疯狂
- 暴风雨中的疯言疯语
- 从疯狂中升华
- 不同视角下的《李尔王》
- 第十四讲 《浮士德》:对人类的审视
- 一、歌德和“狂飙突进运动”
- 二、《浮士德》:近代人的圣经
- 《浮士德》简介
- 天上序曲
- 三、《浮士德》第一部:小世界
- 知识悲剧
- 爱情悲剧
- 四、《浮士德》第二部:大世界
- 政治和求美的悲剧
- 事业悲剧
- 五、诗剧结局与浮士德精神
- 六、浮士德难题与对人类文明的审视
- 第十五讲 激情奔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 引:你心目中的浪漫主义
- 一、什么是浪漫主义?
- 浪漫主义的三大特征
- 浪漫主义出现的原因
- 二、湖畔派诗人
- 华兹华斯
- 柯尔律治
- 三、拜伦
- 生平
- 拜伦式英雄
- 四、雪莱
- 五、济慈
- 第十六讲 德法浪漫主义:离经叛道的精神探索
- 引:被忽视的德法浪漫主义群体
-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 诺瓦利斯:歌颂夜和死的诗人
- 格林兄弟:日耳曼民族意识的唤醒
- E.T.A.霍夫曼:奇异的现实
- 荷尔德林:诗意地栖居
- 二、法国浪漫主义
- 在尘世里仰慕天堂
- 对比反差中的真性情
- 革命与人道主义
- 第十七讲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巴尔扎克与司汤达
- 一、现实主义的诞生
-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 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
- 二、文学中的拿破仑——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 生平——悲剧?喜剧?
- 19世纪法国的社会全貌:《人间喜剧》
- 三、《高老头》:悲剧还是喜剧?
- 拉斯蒂涅的“三堂课”
- “社会研究”与情感表达
- 四、生活中的“于连”?——司汤达
- 五、《红与黑》:红还是黑?
- 于连的一生
- “红”与“黑”
- 爱情存在吗?
- 我们都是于连吗?
- 第十八讲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狄更斯与勃朗特姐妹
- 引:向现代过渡的维多利亚时代
- 一、书写“市民理想”的狄更斯
- 二、人道主义的闪光:《双城记》
- 情节梗概
- 两座城与三场官司
- 人道主义与基督圣爱
- 时代的回响
- 三、璀璨而悲苦的星辰:勃朗特三姐妹
- 四、现代女性的独立宣言:《简·爱》
- 我们是平等的
- 信仰的转变
- 五、以激情超越庸常:《呼啸山庄》
- 情节梗概
- 叙述时间和角度
- 凯瑟琳的爱和希刺克厉夫的恨
- 第十九讲 俄国文学: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
- 引:俄国和俄国文学
- 一、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的萌芽
- 普希金的生平
- 作品的永恒纪念碑
- 二、果戈理:继往开来
- 果戈理的一生
- 荒诞的《鼻子》
- 从《外套》里走出来
- 笑中带悲的《死魂灵》
- 三、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期
- 托尔斯泰的一生
- 不同叙事角度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 《复活》与托尔斯泰主义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微言传媒
北京微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言传媒),成立于2016年。由知名独立出版人周青丰创办,是一家以“出版为媒”“灵魂重铸”为理念, 以“互联网+”“文化+”为路径,专注图书与文创出版策划的文化传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