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7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配位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由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联合编著,系统介绍了配位化学的形成与发展,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学中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反应性能与反应动力学,与生命过程相关的配位化学,以及配位化学在新材料、新领域方面的前沿进展,兼顾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与热点的介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配位化学发展简史
- 1.2 配位化学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2.1 配合物的定义
- 2.2 配体的类型
- 2.2.1 经典配体和非经典配体
- 2.2.2 单齿配体与多齿配体
- 2.3 中心原子的特征
- 2.4 配合物的类型
- 2.4.1 经典配合物与非经典配合物
- 2.4.2 单核、多核配合物与配位聚合物
- 2.5 配合物的命名
- 习题
- 第3章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 3.1 群论基础
- 3.1.1 群的定义与子群
- 3.1.2 相似变换与共轭类
- 3.1.3 群的表示与特征标表
- 3.1.4 直积与约化
- 3.1.5 对称性匹配线性组合
- 3.2 价键理论
- 3.3 晶体场理论
- 3.3.1 晶体场理论概述
- 3.3.2 弱场与强场
- 3.3.3 弱场极限:自由离子的谱项
- 3.3.4 弱场:谱项的分裂
- 3.3.5 强场极限:d轨道分裂产生的组态
- 3.3.6 强场:组态直积分解出的谱项
- 3.3.7 谱项能级相关图
- 3.3.8 f轨道能级在晶体场中的分裂
- 3.3.9 j-j耦合方案导出的谱项
- 3.3.10 双值群
- 3.4 配位场理论
- 3.4.1 分子轨道形成条件
- 3.4.2 中心原子的原子轨道
- 3.4.3 配体的群轨道
- 3.4.4 配合物的分子轨道
- 3.4.5 分子轨道、对称性与光谱
- 3.5 配合物的理论计算
- 习题
- 第4章 配合物的合成化学
- 4.1 经典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4.1.1 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
- 4.1.2 非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
- 4.1.3 利用反位效应制备配合物
- 4.1.4 加成和消去反应
- 4.1.5 热分解合成
- 4.1.6 氧化还原合成
- 4.1.7 模板合成配合物
- 4.1.8 原位合成配合物
- 4.1.9 固相合成和微波辐射合成
- 4.2 非经典配合物的制备
- 4.2.1 二元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制备
- 4.2.2 取代的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制备
- 4.2.3 茂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4.2.4 环戊二烯基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制备
- 4.3 配合物单晶的培养方法
- 4.3.1 常规的溶液法
- 4.3.2 扩散法
- 4.3.3 水热或溶剂热法
- 4.4 手性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4.4.1 用光学活性的有机配体(即手性配体) 与金属离子配位
- 4.4.2 利用固有手性的八面体金属配合物
- 4.4.3 使用光学活性的轴手性配体和使用螺旋或扭曲的有机配体
- 习题
- 第5章 配合物的空间结构
- 5.1 配位数和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 5.1.1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 5.1.2 配位数和空间构型的关系
- 5.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 5.2.1 立体异构
- 5.2.2 构造异构
- 习题
- 第6章 配合物的反应性
- 6.1 配合物的稳定性
- 6.1.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测定
- 6.1.2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稳定性
- 6.1.3 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 6.2 配体的反应性
- 6.2.1 配体的亲核加成反应
- 6.2.2 配体的酸式解离反应
- 6.2.3 中心离子活化配体的反应
- 6.3 配位催化反应
- 6.3.1 配位催化体系的类型
- 6.3.2 配位催化基本原理
- 6.3.3 配位催化循环
- 6.3.4 配位催化中的基本反应
- 6.3.5 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6.3.6 配位催化反应举例
- 习题
- 第7章 配合物的表征方法
- 7.1 电子吸收光谱
- 7.1.1 金属离子的d-d/f-f跃迁
- 7.1.2 电荷迁移光谱
- 7.1.3 配体内的电子跃迁
- 7.1.4 实例解析
- 7.2 荧光光谱
- 7.2.1 基本原理
- 7.2.2 实例解析
- 7.3 红外光谱
- 7.3.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7.3.2 实例解析
- 7.4 拉曼光谱
- 7.4.1 拉曼散射的产生
- 7.4.2 配合物拉曼光谱实例分析
- 7.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7.5.1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 7.5.2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化学位移
- 7.5.3 XPS 谱在配位化学中的应用
- 7.5.4 实例解析
- 7.6 核磁共振
- 7.6.1 基本概念
- 7.6.2 自旋偶合与裂分 (spin-spin coupling)
- 7.6.3 顺磁体系的NMR
- 7.6.4 核磁共振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 7.6.5 固体核磁简介
- 7.7 顺磁共振
- 7.7.1 顺磁共振的基本概念
- 7.7.2 电子顺磁共振谱的多重结构
- 7.7.3 电子顺磁共振实验技术及应用
- 7.8 圆二色谱
- 7.8.1 旋光色散
- 7.8.2 两类ORD曲线
- 7.8.3 电子圆二色性
- 7.8.4 ORD与ECD的关系以及Cotton效应
- 7.8.5 确定手性配合物绝对构型的方法
- 7.8.6 ECD光谱关联法在确定手性配合物绝对构型中的应用
- 7.9 电化学
- 7.9.1 循环伏安法
- 7.9.2 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法研究
- 7.9.3 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 7.10 X射线衍射
- 7.10.1 X 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 7.10.2 X 射线晶体学
- 7.10.3 X 射线单晶衍射法在配合物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 7.10.4 X 射线粉末衍射法在配合物表征中的应用
- 7.11 电喷雾质谱
- 参考文献
- 习题
- 第8章 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
- 8.1 概述
- 8.1.1 活性配合物和惰性配合物
- 8.1.2 动力学研究方法
- 8.1.3 价键理论解释配合物的活性与惰性
- 8.1.4 晶体场理论解释配合物的活性与惰性
- 8.2 电子转移反应
- 8.2.1 外界反应机理
- 8.2.2 内界反应机理
- 8.3 配体取代反应机理
- 8.3.1 缔合机理、解离机理和交换机理
- 8.3.2 平面正方形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 8.3.3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
- 8.3.4 钴(Ⅲ)氨配合物的碱催化水解
- 8.4 立体易变分子
- 8.5 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 参考文献
- 习题
- 第9章 生命体系中的配位化学
- 9.1 生命体系中的金属离子
- 9.1.1 生物必需元素
- 9.1.2 有毒元素
- 9.1.3 金属酶和金属蛋白
- 9.2 典型金属酶和金属蛋白
- 9.2.1 含铁氧载体
- 9.2.2 含铁蛋白和含铁酶
- 9.2.3 含锌酶
- 9.2.4 含铜蛋白和含铜酶
- 9.2.5 含钼酶和含钴辅因子
- 9.3 模型研究
- 9.3.1 含锌酶的模拟
- 9.3.2 含铜酶的模拟
- 9.3.3 固氮酶的模拟
- 9.4 金属药物
- 9.4.1 治疗类药物
- 9.4.2 诊断类药物
- 9.4.3 金属离子与疾病
- 习题
- 第10章 功能配合物
- 10.1 配合物发光材料
- 10.1.1 OLED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0.1.2 发光金属凝胶
- 10.2 荧光探针及分子传感器
- 10.2.1 荧光探针的机理
- 10.2.2 pH荧光探针
- 10.2.3 阳离子荧光探针
- 10.2.4 配合物作为荧光探针
- 10.2.5 阴离子荧光探针
- 10.3 导电配合物
- 10.3.1 低维配位聚合物
- 10.3.2 电荷转移复合物
- 10.3.3 C60的金属盐超导体
- 10.3.4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材料
- 10.4 磁性配合物
- 10.4.1 磁性的基本概念
- 10.4.2 抗磁性
- 10.4.3 顺磁性
- 10.4.4 范弗列克(van Vleck)方程和磁化率
- 10.4.5 铁磁性
- 10.4.6 反铁磁性与亚铁磁性
- 10.4.7 自旋倾斜和弱铁磁性
- 10.4.8 零场分裂
- 10.4.9 近年来配合物基分子磁体的研究前沿
- 10.5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 10.5.1 磁共振成像技术
- 10.5.2 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 10.6 配合物光电转换材料
- 10.6.1 配合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10.6.2 配合物在染料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10.6.3 配合物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10.7 配合物杂化材料
- 10.7.1 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分类
- 10.7.2 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
- 10.7.3 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应用
- 10.8 配合物分子器件
- 10.8.1 分子机器
- 10.8.2 分子开关
- 10.8.3 分子插座
- 10.8.4 分子转子
- 10.8.5 分子刹车
- 10.8.6 分子电梯
- 10.8.7 分子导线
- 附录Ⅰ 配位化学与诺贝尔化学奖
- 附录Ⅱ 常见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 附录Ⅲ 八面体场中d2-d8组态的 Tanabe-Sugano能级图
- 附录Ⅳ 帕斯卡常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化工社)成立于1953年1月,是一家具有突出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出版社。化工社坚持“服务读者、面向市场、立足化工、传播科技”的出版宗旨,秉持“严谨、创新、合作、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实施“出精品、树品牌、创高效”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出版领域涉及专业图书、科技教材、大众读物以及科技期刊、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等几大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