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本期收录王铭铭《新中国人类学的“林氏建议”》、孟刚《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等文章。

内容简介

本期主要文章:王铭铭《新中国人类学的“林氏建议”》、李零《北京中轴线》、李隆国《穿过针眼:一曲别样的教会胜利史》、段志强《看脸时代》、陈宗坤《“敢于追求幸福”》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新中国人类学的“林氏建议”
  • 清臣的贡品
  • 北京中轴线:
  • 谢万的生卒年
  • 穿过针眼:一曲别样的教会胜利史
  • 构建日常生活的叙事
  • 杨家沟
  • 眼光、格局与境界
  • 纽约晨边高地的今昔
  • 审美忠实与“捧金鱼”
  • 从“外史氏曰”到“畏庐曰”
  • 从东游日记看晚清中国人的日本观
  • 意大利歌剧《中国英雄》改编源头考辨
  •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 珠穆朗玛命名之争
  • 看脸时代
  • 打捞民族多元一体的集体记忆
  • 一个探险家妻子的边疆故事
  • 也曾寻访谢六逸
  • 王阳明和大礼议
  • “敢于追求幸福”
  • 当理性作为赌注:
  •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 变局与抉择: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类学往事

    第一篇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中国人类学的“林氏建议”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驻岛 “国军” 被解放军肃清,厦门解放,三日前被当作 “共匪嫌犯” 抓捕入狱的大学教授林惠祥幸免于难。“喜看一夕满江红”,林惠祥热切拥抱新政权,出于高度期待,他匆忙准备了一份旨在说服新政府支持其学术事业的 “建议书”——《厦门大学应设立 “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 及 “人类博物馆” 建议书》(以下简称 “林氏建议” 或 “建议”)。他将文本递交给军管会代表萧同志,恳请其 “转呈教育部”…… 一年后,林惠祥得到时任厦大校长的著名学者王亚南的支持,部分实现了他的愿望,开始筹办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但因人类学当年被认为 “有资产阶级色彩”,他建立系、所、馆综合体的理想未能全面实现。改革开放后,为实现先师遗愿,时任厦大历史学系教授的陈国强(林惠祥曾经的弟子兼助手)便忙碌了起来。他四处奔走,一九八一年在厦门成功召集了 “首届全国人类学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九十多人,来自全国各地。他安排印制了 “林氏建议”,并提交讨论会。一九八三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上下而求索 —— 林惠祥教授及其人类学研究》(《读书》一九八三年第七期)的文章,纪念老师,呼唤学科重建。一九八四年,陈老师如愿以偿,办起了人类学系和研究所。讨论会举办那年,我年方十九,在其结束三个多月后才到厦大考古专业读本科(一九八四年,这个专业从历史系搬到人类学系,我们成为人类学系的第一届本科生)。大学期间,我得以在人类博物馆自由进出,不记得是何时,我 “顺手牵羊”,在走道上取了一份没有发完的 “建议”。离开厦大前,我将这份打印件与杂七杂八的书本物件一同装箱,送回泉州老家。去年暑假回乡,闲着无事,我翻箱倒柜,这份文献重现在我的眼前!它不是原件(原件藏于厦大图书馆),但我还是如获至宝,带着那叠发黄了的字纸回到北京,多次翻阅,思绪万千。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