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描中国南北朝文学的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南北朝文学史是中国古代文学通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共分为27章,对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各体文学演变进行了细致描绘和深入分析,材料丰富翔实,叙述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写说明
  • 第一章 南朝文学概说
  • 第一节 南朝的社会和文化
  •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繁荣
  •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特色
  • 第四节 各体文学的发展
  • 第二章 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嬗变
  • 第一节 玄言和山水
  • 第二节 题材的多样化
  •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发展
  • 第三章 谢灵运和谢惠连
  • 第一节 谢灵运的生平
  • 第二节 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
  •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
  • 第四节 谢惠连
  • 第四章 颜延之和谢庄
  • 第一节 颜延之的生平和思想
  • 第二节 颜延之的诗文
  • 第三节 谢庄
  • 第五章 鲍照
  • 第一节 鲍照的生平
  • 第二节 鲍照的乐府诗和其他诗歌
  • 第三节 鲍照的赋和文
  • 第四节 鲍照的影响和鲍集的版本
  • 第五节 鲍令晖
  • 第六节 汤惠休
  • 第六章 江淹
  • 第一节 江淹的生平
  • 第二节 江淹的诗歌
  • 第三节 江淹的拟古诗
  • 第四节 江淹的赋和文
  • 第七章 永明诗风的新变
  • 第一节 从元嘉到永明
  • 第二节 “永明体”的特色
  • 第三节 诗歌声律的探讨
  • 第四节 新体诗
  • 第八章 谢朓和王融
  • 第一节 谢朓的生平和思想
  • 第二节 谢朓的诗歌
  • 第三节 谢朓的辞赋和骈文
  • 第四节 谢朓的影响
  • 第五节 王融
  • 第九章 沈约及范云、任昉
  • 第一节 沈约的生平
  • 第二节 沈约的文学主张和作品
  • 第三节 范云
  • 第四节 任昉
  • 第十章 王俭、张融、孔稚珪和齐代其他作家
  • 第一节 王俭和齐初文人
  • 第二节 虞炎、虞羲及其他诗人
  • 第三节 张融
  • 第四节 孔稚珪和刘绘
  • 第十一章 何逊、吴均、柳恽和梁代前期作家
  • 第一节 何逊
  • 第二节 吴均
  • 第三节 柳恽及其他作家
  • 第十二章 《文选》
  • 第一节 总集的出现和《文选》的编定
  • 第二节 《文选》的选录和分类
  • 第三节 《文选》的影响和后人对《文选》的研究
  • 第十三章 从“永明体”到“宫体”
  • 第一节 宫体诗的出现
  • 第二节 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
  • 第三节 萧衍父子
  • 第四节 庾肩吾和刘孝绰兄弟
  • 第十四章 徐陵、阴铿和梁陈之间文学
  • 第一节 徐陵的生平和作品
  • 第二节 《玉台新咏》
  • 第三节 阴铿
  • 第四节 沈炯、周弘正和陈初作家
  • 第十五章 江总和陈代其他作家
  • 第一节 陈代诗风的变化
  • 第二节 张正见、刘删、祖孙登
  • 第三节 江总、姚察
  • 第四节 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
  • 第十六章 南朝乐府歌辞
  • 第一节 南朝乐府新声的兴起和发达
  • 第二节 “吴声”和“西曲”
  • 第三节 南朝乐府歌辞的文学特色
  • 第十七章 《文心雕龙》和《诗品》
  • 第一节 刘勰和《文心雕龙》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创作论
  •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和文学批评史观
  • 第四节 钟嵘和《诗品》
  • 第十八章 北朝文学概说
  • 第一节 北朝的社会和文化
  • 第二节 北朝文学的发展和分期
  • 第三节 北朝文学的特色
  • 第十九章 “十六国”文学
  • 第一节 “十六国”文学概况
  • 第二节 王嘉和《拾遗记》
  • 第三节 苏蕙、苻朗和僧肇
  • 第四节 张骏和李暠
  • 第五节 汉族民歌
  • 第二十章 北魏和北齐文学
  • 第一节 北魏初期文学
  • 第二节 北魏中后期文学和温子昇
  • 第三节 邢劭、魏收和北齐作家
  • 第二十一章 《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和《颜氏家训》
  • 第一节 《水经注》
  • 第二节 《洛阳伽蓝记》
  • 第三节 颜之推和《颜氏家训》
  • 第二十二章 庾信
  • 第一节 庾信的生平和思想
  • 第二节 庾信前期的作品
  • 第三节 庾信后期的作品
  • 第四节 庾信的成就和影响
  • 第二十三章 王褒和西魏北周文学
  • 第一节 西魏的文化和文学
  • 第二节 王褒
  • 第三节 北周其他作家
  • 第二十四章 北朝乐府和歌谣
  • 第一节 北歌的创作和流传
  • 第二节 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 第三节 《木兰诗》和《敕勒歌》
  • 第二十五章 《世说新语》和南北朝志怪小说
  • 第一节 小说在南北朝的发展
  • 第二节 《世说新语》
  • 第三节 志怪小说
  • 第二十六章 隋代文学
  • 第一节 隋代文学鸟瞰
  • 第二节 卢思道
  • 第三节 薛道衡
  • 第四节 孙万寿和由北齐入隋的文人
  • 第五节 隋代的南方文人
  • 第六节 杨素和隋炀帝杨广
  • 第七节 民歌和农民起义的诗文
  • 第二十七章 南北文风的融合
  • 第一节 南北文风的区别
  •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融合过程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