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7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论述美国犹太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指出其笔下的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地理位置的含义,是场所与空间状态的双重结合,既指代特定的地点与建筑意象,也强调美国犹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美国犹太属性。
奥斯特笔下空间的这一属性不仅反映了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与前两代美国犹太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还揭示了“犹太性”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提要
- 保罗·奥斯特:一位讲究空间叙事且晦涩隐忍的美国犹太作家(代序)
- 前言
- 绪论 保罗·奥斯特与空间理论
- 第一节 关于奥斯特
- 第二节 批评家笔下的奥斯特
- 第三节 空间理论
- 第一章 纽约与身份追寻
- 第一节 异化的纽约社会:自我的迷失
- 第二节 封闭的房间:犹太身份的象征
- 第二章 末世之城与大屠杀历史记忆
- 第一节 禁闭空间:反犹势力对犹太人的屠杀
- 第二节 三类空间:犹太人的希望成为虚妄
- 第三章 庄园与自由幻想
- 第一节 庄园中砌墙的工作:美国社会资本的控制
- 第二节 庄园中的墙形契约:上帝的规训
- 第四章 自由女神像与政治主张
- 第一节 参观自由女神像:美国政治的想象性建构
- 第二节 跌落自由女神像:美国政治理想的幻灭
- 第三节 毁灭自由女神像复制品:美国政治的犹太化
- 第五章 爱伦·坡故居与边界观
- 第一节 犹太家庭生活与美国社会生活的交叉:边界身份建构
- 第二节 美国与波兰的结合:“边界文化”诞生
- 第六章 城市变体与共同体思想
- 第一节 欧洲城市:不运作的共同体
- 第二节 生存饭店:乌托邦
- 第三节 布鲁克林:以边界身份归属为核心的沟通共同体
- 结语
- 附录 保罗·奥斯特年谱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