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0个经典不败的关键绘画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整理了100多位日本一线原画师的作品,总结出了200种日系动漫绘画关键技法和应用场景解析,并按照角色形象、服装与道具、数字绘画中的线描与上色等类别用实例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了绘画的诀窍。这些技巧全部都是在描绘动漫人物时能派上用场的各种各样的思路和技巧。
与常规的动漫绘画书不一样的是,本书包括了传统手绘及数字绘画技巧,涵盖了构图、人体形态、姿势的魅力、线条的区分、CG表现、氛围的渲染、颜色的使用方法、细节刻画等动漫绘画的关键要素,旨在通过“图鉴 技巧说明”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读者快速应用200种实用技巧提升绘画技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本书使用说明
- Chapter 1 角色形象
- 001 用“十”字辅助线确定眼睛的位置
- 002 面部轮廓先画圆形再勾勒下巴
- 003 脸部的长度与摊开的手掌长度一致
- 004 用三角形辅助线保持面部五官对称
- 005 眼、鼻、口的间距越小越显得年幼
- 006 面部三庭均匀分布可显得五官端正
- 007 可爱系的鼻子和下巴要画得小巧、尖细
- 008 画侧面时要注意美人线
- 009 3/4侧面可打造五官的立体感
- 010 将人脸理解为长方体有助于把握五官的位置
- 011 双眼间距以眼睛大小为参照标准
- 012 根据眼睛的位置确定耳朵的位置
- 013 绘制耳朵时要保留一定的倾斜度
- 014 绘制眼睛时要突出眼球的立体感
- 015 用瞳孔和上眼睫毛来强调眼睛的变化
- 016 缩小眉眼间距让五官显得更立体
- 017 细长的眼睛显得酷,大而圆的眼睛显得可爱
- 018 大眼睛的瞳孔呈椭圆形看起来更谐调
- 019 画一个点来表现鼻头
- 020 嘴部线条留出空隙可表现嘴唇的质感
- 021 牙齿要避免细节过于写实
- 022 掌握五官的透视法则,轻松画好俯视和仰视角度
- 023 仰视时眼角下垂
- 024 侧面的外侧眼球要向内侧靠近形成对焦
- 025 通过肌肉线条体现角色的特征
- 026 只用眉毛和嘴唇也能表现Q版角色的情绪变化
- 027 用两种表情表达复杂的情感
- 028 通过眼神的方向来表达情感
- 029 遮挡一只眼睛可以突出视线
- 030 可爱系角色应尽量避免脸部线条有过多起伏
- 031 将发型分区画更容易描绘
- 032 把发束想象成带状长条
- 033 从头顶顺着头部的轮廓线条画长发,更能表现出流动感
- 034 发梢部分增加层次感看起来更自然
- 035 通过增加细线条来表现头发的蓬松感
- 036 用不规则的锯齿形线条来描绘发际线
- 037 扎起的马尾越细,看起来越年幼
- 038 打破节奏可表现长发的飘逸感
- 039 手臂下垂时手腕的位置与臀部大致齐平
- 040 肩宽大于头宽的2倍显得更健壮
- 041 肚脐的位置接近腰部最细处
- 042 大腿和小腿的长度基本一致
- 043 脖颈的线条要有一点弧度
- 044 席地而坐时身高是全身的一半
- 045 通过骨盆的形状区分男女体型
- 046 锁骨一直延伸到肩膀的两端
- 047 张开的手指呈扇形
- 048 手指根弯曲时手掌也会跟着弯曲
- 049 翘起第一指关节让手更有表现力
- 050 发达斜方肌可凸显男性魅力
- 051 锁骨下方有一块脂肪较薄的区域
- 052 以文胸形状为辅助线画胸部
- 053 深度弯曲的肘部有尖角而屈膝没有尖角
- 054 腿部线条呈S形曲线
- 055 用重心线确定姿态的稳定
- 056 小腿外侧的肌肉略高于内侧
- 057 通过剪影检查问题
- 058 用长方形辅助确认透视及平衡
- 059 用椭圆形的截面图来表现角色的立体感
- Chapter 2 服装与道具
- 060 被衣服遮盖的身体也要先画出草图
- 061 关节处的衣服褶皱较密集
- 062 意识到支撑布料的部位更容易画好褶皱
- 063 通过衣服褶皱数量来体现布料的厚度
- 064 绘制衣服时必须掌握的基本规则
- 065 掌握衣服接缝的位置有助于表现衣服的细节
- 066 衣领线条不闭合让衣料显得厚实
- 067 把衬衣衣领分成两部分绘制更简单
- 068 从裙摆开始画裙子
- 069 衣服的图案能够凸显身体的曲线
- 070 花卉图案大小的差异化
- 071 图案可以通过变形来贴合布料
- 072 帽子向后斜着戴在头上
- 073 让服装线条随运动曲线表现动感
- 074 营造头发和衣服随风飘动的场景氛围
- 075 统一左右眼镜框的范围可提高绘画效率
- 076 提前设计好道具造型可避免后期出错
- 077 通过道具引导视线
- 078 适合手持的道具
- 079 提高色彩饱和度让食物看起来更美味
- 080 花瓣飘散的背景可以烘托角色的情绪
- Chapter 3 数字绘画中的线描与上色
- 081 运用“手颤修正”功能画线更轻松
- 082 线条有粗细变化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 083 控制落笔、提笔的流量让线条显得生动
- 084 通过“橡皮擦”工具修改粗糙的线条
- 085 用小黑色块表现线稿的明暗
- 086 画长线条时转动的不是手腕而是手臂
- 087 画线时眼睛不要盯着笔尖而要看向终点
- 088 倾斜画布有助于绘制高难度的线条
- 089 高难度的粗线条可以先勾轮廓再填充
- 090 将轮廓底稿显示为蓝色有助于画正稿
- 091 在矢量图层画线稿
- 092 用“橡皮擦”工具打造手绘风的线条
- 093 在数位板上贴张纸可防止画笔打滑
- 094 用图层蒙版进行非破坏性修改
- 095 开放式线条可营造眼泪与汗水的透明感
- 096 水平翻转图像便于检查问题
- 097 用“变换”工具修改底稿
- 098 将彩色草图作为调色板
- 099 将彩色稿转成黑白稿来检查图像的对比度
- 100 突出细节、制造反差有助于引导视线
- 101 面部表情分层处理有助于后期修改
- 102 用剪贴蒙版上底色
- 103 色彩鲜艳度一致让图像有整体感
- 104 在基础阴影1上叠加阴影2可加深阴影效果
- 105 用渐变色打造立体感
- 106 在阴影中加入冷色可使颜色更鲜亮
- 107 阴影减少时要画出投影
- 108 添加暖色的反射光更鲜明
- 109 用清晰的高光打造光泽感
- 110 在轮廓线上添加高光显得更闪耀
- 111 渐变瞳孔的暗部在上方可避免阴郁感
- 112 在眼白上画出眼皮的投影让眼睛更有立体感
- 113 深色的眼睫毛可突出视觉效果
- 114 添加暖色的眼睫毛让角色更温柔
- 115 添加冷色让皮肤更通透
- 116 质感坚硬的配饰可衬托出皮肤的柔软
- 117 腮红的常用画法
- 118 关节部位加入粉色显得更可爱
- 119 画黑发时添加红色或蓝色
- 120 画“头顶高光”时先画弧线
- 121 刘海加入肤色会显得更通透
- 122 头颈后面的头发加入光效后更有层次感
- 123 将部分刘海透明化处理以免妨碍视线
- 124 服装颜色加入肤色能体现衣料的轻薄
- 125 在阴影中画上反射光可增加真实感
- 126 用模糊滤镜表现光芒的真实效果
- 127 强化阴影边缘可突出立体感
- 128 在光的边缘添加高饱和度色彩会更鲜艳
- 129 双色调+强调色使画面更有整体感
- 130 用互补色作为强调色使画面更醒目
- 131 红色显得近,蓝色显得远
- 132 厚涂要从暗色开始
- 133 笔画走向贴合角色的面可打造立体感
- 134 通过“叠加”混合模式给灰色图像上色
- 135 先点涂再平涂可以再现真实阴影
- 136 选用大号“喷枪”工具绘制色彩渐变
- 137 从色彩分界处拾取中间色
- 138 光源方向可改变画面风格
- 139 不同的配色可以表现不同的时间段
- 140 用合并复制图层进行非破坏性处理
- 141 利用图层的不透明度调整细节
- 142 色调调整图层可以先设置再调整
- 143 用3D模型辅助分析光影效果
- 144 快速蒙版有助于限定绘画范围
- 145 在底色中加入深色便于检查是否漏色
- 146 通过“叠加”混合模式调整画面的明暗
- 147 用“滤色”混合模式打造柔和的空气感
- 148 用“线性加深”混合模式表现强光
- 149 用“颜色减淡(发光)”混合模式修改局部阴影
- 150 调整局部色调可突出重点
- 151 用渐变映射变换颜色
- 152 羽化边缘让线条更加柔和
- 153 用空气层突出角色形象
- 154 聚焦脸部营造舞台效果
- 155 光晕效果让角色闪闪发光
- 156 用“线性加深”混合模式制作套色偏移效果
- 157 用逆光轮廓突出角色
- 158 模拟纸质效果
- 159 通过反射光的强弱来表现材质的硬度
- Chapter 4 姿势与构图
- 160 对立式平衡可增加姿势的美感
- 161 扭转身体表现跃动感
- 162 舒展姿势可体现豪迈感
- 163 内收的姿势让角色显得端庄贤淑
- 164 S形脊椎让姿势更自然
- 165 身体动作范围应遵循自然动态规律
- 166 侧转头时肩膀也应随之转动
- 167 回头时从眼睛、颈部、肩膀依次扭转
- 168 抬头仰视时背部同时后仰
- 169 双手和背部向后伸展显得更有活力
- 170 通过剪影确认动作是否表达明确
- 171 奔跑时身体前倾幅度越大速度越快
- 172 定格动作开始或结束的瞬间更能体现动感
- 173 双手环抱头部的姿势更有魅力
- 174 将手贴近脸部有聚焦的效果
- 175 给配合动作的手留出空间
- 176 指关节微微弯曲显得放松
- 177 轻轻握拳可表现可爱感
- 178 食指可以表现不同的姿势
- 179 绷直脚尖让角色看起来像悬浮在空中一样
- 180 画单脚站立姿势时要联想三角形构图
- 181 提前设置角色与场景可提高效率
- 182 通过脸部朝向来表现情感
- 183 对齐地平线让角色像站在水平的地面上一样
- 184 脸部在画面正中偏上的构图更稳定
- 185 脸部特写应包括肩膀
- 186 脸部周围的背景要保持简洁
- 187 中心构图可强调角色的存在感
- 188 参考辅助线来保持画面平衡
- 189 倾斜地平线可增强角色的动作气势
- 190 三角形构图法的启发
- 191 用“之”字形构图强调画面的韵律感
- 192 在角色视线前方留白让画面更稳定
- 193 对角线构图能有效引导视线
- 194 用参照对象突出主体的庞大
- 195 用缩略图做构图分析
- 196 仰视角度可突出角色的强势
- 197 俯视角度可包括角色全身
- 198 用透视效果突出角色的气场
- 199 用鱼眼镜头透视改变画面风格
- 200 用视线说明双人场景的角色关系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