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管理资产超9万亿美元的投资智慧和常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博格毕生珍视的作品,他甚至在2019年去世前,仍孜孜不倦地对内容进行了大幅增订,在保留原版投资精华的基础上,不仅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全面更新,还全新增添了面向个人的资产配置和退休计划方面的内容。
首版2007年问世,此后金融市场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剧烈波动,但博格创建的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指数基金,已经被市场充分证明和认可。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只要按照本书的理念与方法,买入并长期持有低成本指数基金,就一定能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本书是博格毕生投资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受到全球投资者的热捧,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赞誉
- 全新增订10周年纪念版前言 基金投资的圣经点燃指数投资革命
- 第1章 听巴菲特讲故事 谁偷走了本属于你的奶酪?
- 指数基金核心优势:将成本降到最低
- 持有企业,然后什么也不做
- 第2章 股市收益 企业内在价值变化+市盈率变动
- 股市收益与企业收益趋向必然一致
- 股市短期无序波动,长期则均值回归
- 以10年为期,投资收益稳定且为正值
- 以10年为期,投机收益波动巨大
- 企业内在价值主宰股价长期走势
- 忽略噪声,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 第3章 指数基金 一次买到所有上市公司股票
- 什么指数是衡量股票总体价值的最佳指标?
- 指数基金优势表现在每年、每月、每周
- 标普500指数优于97%同类主动型基金
- 不辞劳苦挑选股票,收益却未知
- 第4章 成本 长期收益的“胜负手”
- 扣除成本,投资收益必然低于市场收益
- 金融中介管理他人资产却实现自己财富梦
- 50年投资期,61%收益被成本吞噬
- 永远记住:复利收益敌不过复利成本
- 第5章 单一指标挑选基金 持有费率最低
- 相比基金历史业绩,更应重视持有成本
- 换手率越靠后,基金业绩越靠前
- 10年为期,费率最低赚8倍,费率最高赚6倍
- 寻找表现好的主动型基金,无异大海捞针
- 第6章 股利 年均股利占股市年收益的42%
- 90年为期,股利复投收益超不复投34倍
- 主动型成长基金费用吞噬100%股利收益
- 低成本价值型基金费用只侵蚀2%股利收益
- 第7章 双重惩罚 投资时机不佳和基金选择不当
- 基金表现好吸引资金流入,反之则流出
- 1991—2016年,股票基金落后指数基金50%
- 为何低位割肉,高位加仓的情景反复出现?
- 基金公司挖空心思,推出迎合潮流的新基金
- 第8章 税金 经常被投资者忽略的重要成本
- 短线投机会大大增加税费
- 指数基金具有高度的节税效应
- 通货膨胀是击垮主动基金的最后一根稻草
- 第9章 经济增长瓶颈 树不可能长到天上
- 市盈率若处于历史高位,超额收益存疑
- GDP增长率放缓,股市收益率也会走低
- 未来债券收益同样可能低于平均
- 低收益率环境,平衡型基金年收益可能是0.1%
- 高成本主动型基金将是糟糕之选
- 第10章 选出长期赢家 如同草堆寻针
- 46年里,80%的基金不复存在
- 只有两只基金收益超标普500指数2%
- 彼得·林奇成名基金现在也持续落后大盘
- 资产规模越大,主动型基金表现越差
- 与其草堆里寻针,不如买下整个草堆
- 第11章 均值回归 收益总会向平均值靠拢
- 业绩出众的基金缺乏持续性
- 历史数据表明:大多基金收益是随机的
- 明星基金很少是恒星,多数不过是彗星
- 根据历史业绩挑选基金,结果往往跑输市场
- 第12章 投资顾问 不能为你选出稳赚的基金
- 美国70%的投资家庭依赖专业人士
- 哈佛商学院研究:投资顾问加剧亏损
- 靠顾问赚2.9%,自主投资赚6.6%
- 世界最大股票经纪公司让投资者亏损超80%
- 智能顾问增长迅猛,或许成为顾问领域重要参与者
- 第13章 利润之源 尽可能低的总成本
- 50年后,仅2%主动型基金胜过指数基金
- 跟踪同一指数,不同公司收费却不同
- 要确保收益归你,而不是归基金公司
- 追逐热门基金,往往是失败的开始
- 第14章 债券市场 指数化产品同样优势突出
- 当市场暴跌时,债券可以提供保护
- 垃圾债券比例越高,风险越大
- 主动型债券业绩大多落后其基准指数
- 债券指数基金与股票指数基金具有相似价值
- 第15章 ETF 脱离了指数基金创立的初衷
- ETF会让投资者陷入频繁买卖的陷阱
- ETF增长迅猛,其风险直追个股波动
- 实时交易ETF,只会徒增摩擦成本
- 即使业绩优秀的ETF,仅有1只股东收益占优
- 如果不能长期持有ETF,注定成为输家
- 第16章 承诺高收益 理性和历史的双重违背
- 基金公司为了赚钱,巧立新指数基金
- 嘴上说着为投资者好,却掏走投资者收益
- 加权因子指数基金,看似很美却是水中月
- 过分追求高收益必然招致失败
- 第17章 证券分析之父教诲 选择防御型投资
- 指数基金理念起源于格雷厄姆
- 真正的财富不是靠交易,而是源于价值的增长
- 坚守多元化投资策略,获取属于自己的蛋糕
- 超额收益必承担额外风险,且增加交易成本
- 第18章 资产配置1 构建组合的普遍原则
- 关注股债配置比例,少考虑具体基金
- 配股比例应与自己的风险容忍度一致
- 聪明投资者的四项抉择
- 成本,还是成本!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 资产配置没有唯一答案,自己舒适就好
- 第19章 资产配置2 制定退休规划
- 较长投资周期,配置100%指数基金
- 根据自己年龄,弹性构建投资组合
- 筹划退休收入的所有可行途径
- 配置海外资产要慎之又慎
- 首选低成本、基于指数的目标日期基金
- 社会保险在组合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 资产配置和支取要随环境而保持灵活性
- 第20章 坚守指数基金 永不过时的投资常识
- 巴菲特:指数基金能击败大多数专业人士
- 相信常识,拿走本属于自己那份收益
- 博格与富兰克林跨时空对话
- 不要行动——待着就好
- 致谢
- 博格的传奇人生 一个人塑造一个行业
- 附录 博格50年投资心得
出版方
中资海派
从出版第一本书至今,中资海派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感谢大家一路的携手相伴,见证我们从小到大的历程。 多年来,我们以创建“人与知识的美好链接”为己任,紧跟时代脉络,引领阅读风向,出版的图书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人文科普/政史军事、心理励志/生活两性、家庭教育/少儿出版”四大知识领域,总数达千余种。 中资海派擅长打造系列化作品,力图为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策划出版了“数字新经济全渠道增长”系列、地缘政治三部曲、大航海时代三部曲、二战三部曲、“奇迹”系列、“轻疗愈”系列、“iHappy投资者经典”等优质品种,打造了《魔鬼经济学》《优势谈判》《早起的奇迹》《国家兴衰》《美元陷阱》等现象级畅销书,更有《最寒冷的冬天》《中国,被遗忘的盟友》《未来黑科技通史》《躁动的帝国》等获国家奖项,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一线媒体报道的作品,获得读者的认可和业界同仁的一致肯定。 中资海派一直秉承趋势、洞察、敏捷、向善的准则,与美、英、德、加、法、意、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与传媒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家、培训机构、媒体保持着良好互动,获得了国内外作者和译者的认可和支持,同国内十余家优秀出版社建立了友好合作的战略联盟,更有国内数十位阅读推广人和数百家经销商成为我们的坚强后盾。 一直以来,我们将在香港金融行业上市公司10年管理经验与出版相结合,带领团队深入研判全球及国内经济趋势、相关产业趋势,在文化产业中寻求创新,未来,我将继续遵循“关联、互动、衍生”的商业生态逻辑,带领中资海派在第二个20年创建新的文化与教育全产业链矩阵,实现内容传播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