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1千字
字数
201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经济信息传播与媒介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2011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经济新闻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经济新闻大赛颁奖大会”的会议论文为基础,又增收了部分相关论文和学院的学术成果。
会议以“融合·发展·创新”为主题,并就“经济新闻报道模式变革与观念更新”“媒介融合与财经媒体发展创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编 经济新闻报道模式变革与观念更新
- “文革”结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新闻报道
- 一、对经济战线揭批“四人帮”的报道
- 二、舆论的正面引导和成绩的报道
- 三、版面、文体的安排
- 四、经济报道的局限性
- 经济新闻报道专栏与传播影响力提升——以《经济日报》“蹲点笔记”专栏为例
- 一、“蹲点笔记”专栏报道特色分析
- 二、“蹲点笔记”专栏的传播影响力分析
- 三、“蹲点笔记”提升传播影响力的思考
- 大众化诉求的背后——经济频道“经济综合”模式的生成及历史意义
- 发展传播学:值得借鉴的经济报道分析视角——以两篇同题经济报道为例
- 一、两篇同题经济报道
- 二、新闻学的基本面分析
- 三、发展传播学的视野拓展
- 经济题材纪录片的文本特征研究
- 一、蕴含着创作者对于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观点
- 二、注重理论性、思想性
- 三、以人物访谈为主,并辅以资料画面与外景拍摄的内容
- 四、注重使用口语语言来进行理性表达
- 五、注重多角度、多层次阐述片子主题,叙事节奏舒缓
- 六、真实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
- 《第一财经周刊》的编辑特色分析
- 一、定位设计:立足公司人群,关注公司成长
- 二、内容设计:关注前沿,注重创新
- 三、版面设计:与内容配合,轻松时尚
- 重新解读《波士堂》的传播策略
- 一、融合多种节目形态元素 使节目结构立体内容丰富
- 二、通过声画符号 制造契合节目娱乐化风格的场域
- 三、以丰富的话题设置体现节目内容的专业诉求和情感诉求
- 四、塑造真实、亲近、生活化的嘉宾形象契合节目娱乐化风格
- 《中国经营者》成功原因探析
- 一、节目内容特色
- 二、节目风格特色
- 三、结语
- 中国电视理财节目的三种形态研究
- 一、三种节目形态特点透析
- 二、三种理财节目形态并存的原因分析
- 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 一、推进直播常态
- 二、创新互动交流方式
- 三、加强服务和培养品牌效应
- 四、新闻的多样化、信息化
- 五、立足本地以增强推进性
- 浅论我国电视财经栏目的改版策略
- 一、电视财经栏目的发展背景
- 二、国内电视财经栏目的发展现状
- 三、我国财经栏目改版策略
- 提升电视财经新闻栏目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以央视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栏目为例
- 一、《环球财经连线》推出的背景分析
- 二、《环球财经连线》栏目特征解读
- 三、提升电视财经栏目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
- 第二编 经济新闻舆论引导与政府信息公开
- 2012年“两会”报道观察
- 一、报道形式:微博取代博客
- 二、报道内容:搭建公共平台
- 三、报道风格:“时尚”继续
- 中国媒介体制的转型问题简述
- 一、中国当代媒介和它的政治主导历史
- 二、媒体市场化和经济体制改革
- 三、媒介赢利与社会分化
- 四、媒体角色多样化和中国政治意识的变迁
- 五、中国社会转型的推力作用
- 六、媒介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从微博自媒体看舆论的新闻化
- 伦敦奥运会微博与公共外交
- 一、微博研究背景
- 二、微博研究情况
- 三、奥运契机所输出的价值观
- 四、对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微博外交启示
- 对财经电视中金融危机报道的内容分析——以《财经郎眼》为例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与假设
-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说明
- 三、金融危机脉络梳理
- 四、统计结果及分析
- 五、结论
- 浅析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的作用
- 一、财经媒体的调查性报道
- 二、中外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的典型案例
- 三、财经媒体资本市场调查性报道的作用
- 对财经类栏目《经济信息联播》的内容分析
- 一、分析方法说明
- 二、金融危机时期《经济信息联播》的节目特点分析
- 三、金融危机时期《经济信息联播》内容变化的原因分析
- 四、结论
- 第三编 媒介融合与财经媒体发展创新
- 中国电视新闻三网融合下发展的瓶颈分析
- 一、电视新闻发展的政策瓶颈
- 二、电视新闻发展的业务瓶颈
- 三、电视新闻发展的理念瓶颈
- 四、电视新闻发展的技术瓶颈
- 五、电视新闻发展的利益瓶颈
- 数字技术引发的影像传播的变革
- 一、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影像传播的发展
- 二、数字技术带来的传媒格局变化
- 三、数字时代影像传播体系的重新划分
- 校园文化的融合传播模式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学门户网站的新闻内容编辑为例
- 一、北京工商大学门户网站现状
- 二、北京工商大学“北工商新闻网”分析
- 三、结论
- 北京卡酷动画卫视跨区域发展策略分析
- 一、不断进行落地拓展,扩大卫视有效覆盖范围
- 二、实行精品策略,打造原创品牌栏目
- 三、合作共赢,搭建“三位一体”跨区域播出平台
- 四、开拓全产业链,实现多业态跨区域发展
- 五、以大型活动促品牌全国推广
- 北京电视台传媒品牌塑造策略
- 一、塑造北京电视台传媒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北京电视台目前市场现状分析
- 三、塑造北京电视台传媒品牌的策略
-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跨区域发展战略
- 一、品牌塑造:跨区域发展的基础
- 二、产业关联:跨区域发展的支撑
- 三、资源整合:跨区域发展的助推器
- 全球报刊发行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从发行增长速度来看,亚非地区增长迅速,欧美发达国家呈现负增长
- 二、从国家分布来看,印度、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成为报业发行大国
- 三、从报刊种类来看,免费报刊迅猛增长
- 四、报纸纸质版发行转向网络等新媒体渠道
- 第四编 全媒体型经济新闻人才培养
-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一、对“全媒体”的认识
- 二、“全媒体”型财经新闻人才竞争力
- 三、全媒体时代的财经新闻教育模式
- 试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的“三驾马车”齐驱策略
- 一、媒体从业者或准从业者: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从业理念
- 二、高校:加快融合型师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三、传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加强传媒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 财经新闻专业教育应坚持“双财经”特色
- 一、财经新闻专业教育的特色化“陷阱”
- 二、何为“双财经”特色
- 三、如何坚持“双财经”特色
- 对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 一、国际多元化交流的发展趋势
- 二、广播电视专业其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目标
- 三、培养方式的理解与途径
- 四位一体协同创新传媒教育的思路和实践
- 一、台报校网四位一体协同创新传媒教育的背景和思路
- 二、台报校网四位一体协同创新传媒教育的阶段和路径
- 三、台报校网四位一体协同创新传媒教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