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剖析中国立法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提供对提升立法质量的有益参考。

内容简介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立法与其他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做好立法工作、提升立法质量是一个关乎全国人民利益的重要问题。本书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大维度解读我国立法的逻辑,不仅展现了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也阐述了当前我国立法的制度设计与实然状况,为理解、思考及改善我国的立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篇 历史逻辑
  • 第一章 我国古代的中央“大一统”立法
  • 一、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传统
  • 二、封建中央集权统一立法体系的形成
  •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演变
  • 一、关于新的民族国家构建的三种思路
  • 二、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
  • 三、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
  • 四、1949年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考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曲折探索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与地方
  • 二、1949—1956年:过渡时期的立法体制
  • 三、1957—1978年:中央高度集权的立法体制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发展
  • 一、1979—1991年:中央与地方两级立法
  • 二、1992—2012年:中央与地方立法体制的正式确立
  • 三、2012年至今:新时代的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
  • 第五章 新中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特点和启示
  • 一、理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当代中国特色
  • 二、处理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三、走出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内卷化”怪圈
  • 第二篇 理论逻辑
  • 第六章 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一般理论
  • 一、中央集权主义
  • 二、 地方分权主义
  • 三、中央与地方均权主义
  • 四、集权与分权的相对主义
  • 五、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理论
  • 第七章 各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主要类型
  • 一、单一制国家
  • 二、联邦制国家
  • 三、单一制与联邦制国家的比较
  • 第八章 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理念、方法和模式
  • 一、划分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两种理念逻辑
  • 二、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划分的主要模式
  • 三、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标准、方法和内部构成
  • 第九章 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特点和改革思路
  • 一、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分析
  • 二、 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事权划分的主要特点
  • 三、改革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基本思路
  • 第三篇 实践逻辑
  • 第十章 “人大主导立法”的可能与限度
  • 一、“人大主导立法”内涵之辨析
  • 二、从立法原理到制度设计
  • 三、“人大主导立法”的实然状况
  • 四、制度设计与事实疏离的症结所在
  • 五、“人大主导立法”的现实可能与限度
  • 第十一章 政府部门联合立法的规范化问题
  • 一、我国部门联合立法的基本状况
  • 二、部门联合立法的功能分析
  • 三、部门联合立法的规范化原则与路径
  • 第十二章 认真对待地方法治
  • 一、关于地方法治正当性之辩
  • 二、自上而下:中央立法的意义与局限
  • 三、自下而上:地方立法的价值与功能
  • 第十三章 地方立法的形式主义之弊及其治理
  • 一、地方立法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二、 地方立法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分析
  • 三、关于地方立法形式主义治理的几点思考
  • 第十四章 制度与能力:备案审查制度的困境和出路
  • 一、我国现行备案审查制度的基本构成
  • 二、现行备案审查制度的特点与能力分析
  • 三、制度与能力的统合: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的基本思路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